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失业以及由失业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的稳定,因此,针对失地农民失业问题展开了实地调查,并通过对所获数据的处理、分析,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刘波 《经营管理者》2011,(22):146-14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成为社会的一个新的群体。本文以广西桂林、广州番禺与无锡市锡山区三个地区的个案为研究分析的对象,从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现状、失地农民失业的原因以及对策为分析的突破点,得出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关键是以人为本,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失地农民自身素质,以提高其就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十几年的圈地运动造成我国农村2000余万农民“下岗”,遗留了许多社会问题:一,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没有将失地农民纳为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范围。没有一个村将土地征用款用于解决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二,缺乏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机制。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许多农民因征地从农业转产后,主要从事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体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失地农民日趋增多;土地以各种理由被征用后,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严重地表现出来,许多失地农民面临生活压力大、再就业困难、缺乏社会保障、补偿费偏少、心理失衡等问题,生活在城市的边缘,成为新的弱势群体;为解决这些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应采取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扶持失地农民就业、健全法制、促进农地征用规范化、加大监督力度等措施,以满足建设所需的土地,切实维护好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确保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李秀伟 《经营管理者》2009,(24):115-115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农业人口众多;农民再就业是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对成都市青羊区近郊4个小区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近郊区失地农民获得的补赔偿金与就业积极性呈负相关;近郊区失地农民倾向于找就业半径小的工作;近郊区失地农民对收入的期望值越低,就业的可能性越高。  相似文献   

6.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焦点,究其原因在于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因素。本文从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机制等方面就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晟 《经营管理者》2013,(25):290-290
为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国家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农民的土地,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随之而来的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日益严峻,这不仅影响到失地农民的自身利益,还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对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不仅有利于维护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更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本文在论述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失地农民养老得不到保障的深刻原因,进而提出解决我国现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失地农民问题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对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失地农民的规模以及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了解了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和市民化问题,并从社会保障制度、征地制度和就业促进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解决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日益增多,并逐渐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边缘人和弱势群体。失地农民在就业、安置、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济源市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推进济源市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藏失地农民的问题日益成为一个社会焦点最问题,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这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因此,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理论也得到,不断的发展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与现有的社会保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现有社会保障的必要补充。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过渡;但是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失地农民的市民化问题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现目前,研究的焦点大部分集中在失地农民征地或者补偿方面,极少有人关注到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失地农民在融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在社区构筑失地农民的就业支持网络、生活支持网络和精神支持网络,有效促进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接受了现代化的洗礼,分化出了"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他们为推动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捐出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但一些合法权益却无法得不到保障。笔者根据自身积累知识通过调查取证,对失地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进行了深度分析。另外,本文结合以前学者对失地农民维权所提出的路径,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建立失地农民自己的组织是维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而且,建立失地农民自己的组织无论对整个社会还是对失地农民自身来说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劳动再就业成为近期人们关注的热点,促进再就业,是经济危机下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河南省劳动再就业的现状,提出了扩大农民工再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将占用大量的耕地,并导致农民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本文以失地农民的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现行土地流转制度的分析,从以下几个方对土地流转制度和失地农民利益问题进行研究:农民失地的必然性,产生失地农民的原因,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城市规模的外延式扩张,出现了大量失地农民,如何在土地城市化过程中顺利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成为我国城市化由粗放式向内涵式转变的重要问题。然而,本文基于浙江富阳、德清和宁波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即使在发达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远滞后于土地城市化,失地农民普遍存在被城市化的感受。为探究其中原因,本文利用方差分析方法,从两个维度对失地农民市民化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尽管发达地区失地农民获得了丰厚的物质补偿,但失地农民对市民身份的认同度较低,这其中虽与失地农民个体特征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制度性因素,其中,较低的征地过程信息透明度和农用地征转用增值收入分配决策民主化程度是关键因素,缺乏长效的失地后就业安置是重要原因。前者影响了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心里认同,后者制约了失地农民的市民身份归属。两者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延滞了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大力推进,大量的农民失去了全部或部分土地。近年来,绵阳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无地、无业、无保障的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各种问题和矛盾日趋激烈,如何解决失地农民安置问题是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本文以绵阳市失地农民经济生活状况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形式对274户失地农民家庭进行了统计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加大征地补偿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加强村转社区软硬件建设以及为失地农民提供全方位心理辅导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以失地农民为访谈对象,对失地农民的家庭经济情况、居住条件、补偿安置、劳动就业、权益保护及社会保障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调查,从中展现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提炼生活特点,发现生活问题,进而提出解决失地农民生活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失地农民大量出现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现象,失地农民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现状,对如何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更好更快的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是较为重要的问题,其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活水平,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着极大的影响。要想保证城市化发展不会受到影响,则必须要解决城市化进行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只有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国家城市化发展政策的实施才能得到保证。本文主要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论述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长安 《决策》2011,(10):I0014-I0015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大量增加,失地农民的安置和生活出路问题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