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众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是社会成员的观念、行为之相似性和一致性的基础和表现形式,是社会规范与社会秩序得以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前提,是社会生活正常运转的重要机制之一。在社会心理学中,“从众”一词通常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本来主张,改变自身的态度或行为,而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一、从众的类型、性质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道德从众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 ,对大学生在道德领域中的从众现象进行分析 ,可以看到个体在道德选择时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同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一般意义上的从众现象有着共同的本质 ;大学生道德从众的存在是客观的、普遍的 ,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 ;心理归属机制和外部赏罚机制是大学生道德从众的主要原因 ;对大学生道德从众现象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消除 ,而是要积极引导 ,使其纳入弘扬社会正气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一、从众心理及其产生原因在传播学中,从众是指个体在传播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一个群体的真实的或臆想的压力,而在知觉、行为或观点上所发生的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人的心理上的复杂反应,就叫做从众心理。从众可以表现为思想上从众,大家怎么说我也怎么说;也可以表现为行动上从众,大家怎么做我也怎么做。那么,“人为什么会有从众”这一行为呢?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作了以下解释:门)对信息和信任的缺失。一名口渴的旅行家在撒哈拉大沙漠的一个绿洲上,看到阿拉伯人从这口井里打水喝而避免喝另一口井的水,他同样…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求职择业中从众心理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众心理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从众心理的现象、形成产生的内外部因素以及提出消除大学生消极的从众心理的应对措施,有利于促进新形势下大学生的顺利和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5.
关于社会心理从众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为了迎合大多数人的意见,会不加思索地随波逐流或放弃自己的主张。这种屈服于大多数和团体意见的压力而表现的人和人之间相互影响的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从众现象.社会心理学家们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就产生从众现象的多方面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预想,并用实验加以多次验证,从而得出一些结论。研究最初是由前苏联和西方等国家进行的,随后我国也进行了一些研究,结论大体上是一致的。本文着重探讨在匿名环境中,傅息压力下的从众现象,并进一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影响的日台及在不…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5,(5):234-239
网络群体的从众特性是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的普遍现象。用网络世界结构模拟真实世界的人际关系网络,借鉴经典的心理学从众理论,同时引入"网络水军"的概念,构建个体在群体压力下的从众模型,通过模拟仿真研究从众特性对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没有外部影响时,不论初始观点如何分布,都能达到0-1观点相平衡的状态,但网络水军能打破这种均衡,影响网络舆情的最终走向。引导网络舆情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消除网络水军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疏通"与"堵塞"双管齐下,既要传播正确的思想导向,又要及时遏制不良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情演化中的群体极化是个复杂系统,本文运用复杂系统动态行为研究工具——元胞自动机原理,分析网民个体观点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提出网民个体观点的元胞能量概念,构建个体元胞观点能量的测度指标和效能转换模型;根据观点能量级别的不同,将网民分成从众网民、普通网民、领袖网民和潜水网民四种类型,同时对这四种不同能量级别的个体元胞影响下的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现象展开定性分析,并分别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动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 《南方论刊》2010,(7):30-32
理解是和谐的基础。当前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文章认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受动于五大心理因素:一是基本需要受到威胁;第二,群体偏见大量存在;第三,从众心理的本能影响;第四,信息传播失真挥之不去;第五,集群心理难以消除。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需在理解其内在心理动因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校师资队伍中不公平感现象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军 《社会科学家》2000,15(5):88-90
一、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公平理论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 196 3年提出。其核心内容是 :所谓公平是指社会组织中的个体 ,常常将个人贡献与个人所得包括物质报酬与社会荣誉、地位等跟另外和自己条件相等 (或相近 )的个体进行比较 ,如果二者各自的贡献与所得之比值相等 (或相近 ) ,则双方都有公平感 ,此谓之公平 ,反之 ,则认为不公平。这种比较是一个社会比较的过程 ,其结果将在较大程度影响到个体的积极性和进取心。换言之 ,社会组织中的个体 ,其士气及积极性不仅取决于个体的绝对报酬 ,而且还受制于横向比较 (即自卑与其他个体间各自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庸文化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然而在其流传过程中却异化出伪中庸文化并对国人思想及行为方式产生误导。文章将以心理学的视角,运用组织行为学关于权威影响、个体认知、群体意识、群体规范、群体压力、从众及其克服及个体独立性建设等理论,从价值观和方法论两个角度对伪中庸文化背景下群体意志进行探讨,并提出通过个体价值重塑减弱甚至消除伪中庸文化的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社会关系·文化·群体——个体与社会互动中介的社会价值论透视庞景君现代社会日益凸现着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这一永恒话题的重要意义。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几乎人们争论和关注的每一个社会历史问题都可归结于或触及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然而,纵观人类思想史,人们理论思维...  相似文献   

12.
王彪 《江汉论坛》2012,(9):141-144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是与关系缔结或纾解相伴生的过程,社会资本的多寡与社会网中关系的强弱紧密相连。人是社会网络中的主体,置于社会网络中,关系可以化约为社会资本,而社会资本也即个体在某种持久性的关系网络中拥有的资源,资本的多寡、关系的强弱对个体的行动影响至深。社会资本的显著差异引起个体交往的欲望和行动,社会关系网络也因此产生,但是社会网中的关系始终处于一种变动的状态,这种状态将影响社会资本的获取,社会资本在关系变迁中也将实现再生产。  相似文献   

13.
胡琦  杨坤  杨扬 《社会科学家》2022,(11):135-141
在全媒体时代,谣言借助现代媒介以新的特征广泛传播,由于网络谣言具有群圈化、图像化、短暂性和非恶意性等特征,容易迅速传播并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网络社会中,控制谣言传播、引导舆论方向将成为治理工作的重点之一。谣言产生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个体层面的主观想象与推测的助力、情绪上恐慌与孤独的综合性效应以及从众心理下集体记忆与压力的社会影响等。故而应着力及时、直接、明确地洞悉谣言内容,并借助立体的“辟谣领袖”与“辟谣平台”叠加和强化辟谣手段,以释放碎片化情景下的恐慌;通过智能算法机制提高辟谣信息的达到率,提升治理谣言的精准度;充分利用全媒体优势,拓展辟谣信息覆盖面,以全程、全息、全效的报道方式降低集体压力。  相似文献   

14.
宋倩 《理论界》2005,(2):167-168
从众心理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就从众心理及原因;从众心理与两次运动的关系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试论态度形成及改变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态度的确立是一个多变量的构架,决非单一途径。在态度的形成及改变中,有四类相互渗透的机制在起作用,其中,原发型机制(需要、期望)是基本诱因,也是任何情况条件下态度确立的必要途径;条件型机制(定势、权衡)则是态度形成及改变所必须的中介因素,影响社会态度的最终确立;习得型机制(从众、模仿)指单纯受社会情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与之相符的态度;人际型机制(平衡、互动、归因)则特指人际态度与他类态度确立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态度的发生机制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态度的发生机制是一个多变量的架构 ,决非单一途径。在态度的形成及改变中 ,有四类相互渗透的机制在起作用 ,其中 ,原发型机制 (需要、期望 )是基本诱因 ,也是任何情况下态度建立的必要途径 ;条件型机制 (定势、权衡 )则是态度形成及改变所必须的中介因素 ,影响社会态度的最终确立 ;习得型机制 (从众、模仿 )指单纯受社会情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与之相符的态度 ;人际型机制 (平衡、互动、归因 )则特指人际态度确立的特殊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7.
社会流动的影响与后果这一主题关注流动经历对个体的行为模式、态度认知所产生的显在或潜在的影响。西方社会流动研究学者对这一主题有着广泛而持续的关注,国内则缺乏相关研究。文章基于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使用在西方流动研究中较为成熟的分析模型———对角线参照模型,对代际流动与个体的主观阶层地位认同、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之间的关联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有着不同代际流动经历的个体在上述认知评价与行为方式上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出身阶级(origin class)对流动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权重大于当前所处阶级(destinationclass),而在主观阶层地位和社会交往上,当前所处阶级的影响权重大于出身阶级;控制了出身和现处阶级地位之后,代际流动对个体生活方式的影响依然显著。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225-230
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对行为的影响有时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与社会支持、个体自我概念、社会技能、工作绩效和身心健康等有密切的关系。其中,社会支持是来自于他人的一般性或特定的支持性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性。社会支持在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中的内在机制表明:职业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不仅起直接影响作用,而且通过社会支持对工作绩效产生间接影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既要开发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也要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去提升工作绩效,从而促进教师及高校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个体—社会关系问题是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方法论集体主义争论的焦点。方法论个人主义认为,只有个体真实存在,因此,对社会及其结构的认识应当还原到个体及其行动来理解;方法论集体主义认为,社会是真实存在的,理解社会的主要对象是社会本身,个体只有在社会之中才能获得解释。而索耶的社会突现范式则提出了一种理解社会的微观—宏观辩证法,在承认个体与社会存在的同时,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呈现出来。这种新的尝试超越了两种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20.
儒家通过“礼”来建构正常的社会秩序。从社会学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儒家礼的形成是对社会失范的回应,礼以正名的方式确立社会个体的地位角色,以内在或外在的方式对个体进行社会化,最后以家庭为桥梁,将对个体行为的规定以实践性“推延”的方式扩展至社会,形成了一个从个体到家庭直至社会的“推延式”社会建构框架。“推延式”的社会建构摆脱了西方社会学理论中的二元对立的纠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