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念叶圣陶先生诞辰120周年,结合体育课程的特点,重温叶老关于"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习惯"的重要观点,有必要强调:培养良好习惯应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终极目标。体育与健康的习惯可以归纳为:自觉锻炼的习惯,卫生保健的习惯,心理调适的习惯,安全防护的习惯。培养良好习惯,要了解习惯形成原理,强化学习情境刺激;针对习惯心理特点,调动积极学习因子;依据习惯养成规律,抓紧最佳训练时机。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关于培养国家合格公民和社会合格成员的育人观 ,像一条红线贯穿于他语文教育思想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他从年轻时代起 ,就十分注重培养新人 ;后来无论从事编辑工作还是出版工作 ,都始终不忘育人 ;担任教育界重要领导职务后 ,更是大力提倡、大声疾呼要端正教育思想 ,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他在如何进行语文的读写教学和养成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等方面都有诸多精辟的论述。叶圣陶的语文育人观对推进当前的素质教育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感恩教育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有助于学校教育中人本生态的建立。由于家庭教育成为溺爱和望子成龙的工具以及升学就业的工具;社会教育变为欲望和功利的工具,致使目前大学生的感恩认知仍停留在表面上,很少达到实践层次。为此,学校必须与家庭、社会紧密结合,通过各种渠道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思想,组织学生参与感恩活动,帮助学生养成感恩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徐龙年 《兰州学刊》2004,3(4):268-270
叶圣陶是我国 2 0世纪语文教育的集大成者。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 ,系统完整 ,在语文教育的各个领域 ,都有其科学独到的建树 ;尤其在关于掌握语文工具、培养良好习惯和“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三个方面 ,更是作用巨大 ,影响深远。叶圣陶带有前瞻性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当前和今后的语文教学改革中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元代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时代.时代赋予了苏天爵颇具特色的教育思想,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则为他教育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苏天爵的教育思想散见于文集,其中有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关于教育的价值和功用的论述,对于如何兴办教育,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兴教方案.在同时期的教育思想家中,他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为丰富对李大钊的研究视角,探究李大钊教育思想精华,以家庭教育为切入点,对李大钊家庭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认为他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包含理想教育、生活作风教育、学习教育三方面。其思想来源,一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和祖父的言传身教;二是李大钊自身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三是李大钊丰富的教育实践。李大钊的家庭教育思想,是他作为一个伟大思想家的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份极其珍贵的思想遗产。认真研究和学习李大钊的家庭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今天的家庭教育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培养目标、学科性质、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和规定.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语文<新课标>,继承和发扬了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是指导我国现阶段语文学科教学的法规性和权威性的大纲.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前瞻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蒙台梭利是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她提出儿童的发展存在敏感期,家长应抓住敏感期促进儿童的发展;感官教育能够帮助儿童发展感觉技能,使儿童获得多方面的认识;适宜的环境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应重视营造适宜的环境。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港湾,家长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有重要作用。如何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家长面临的现实问题,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对新时代的家庭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准确而精辟地概述了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是为了不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除了知识的传授外,教师还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培养其自觉学习、继续学习的能力,这其实就是完成由“教”到“不教”教学目的的桥梁.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特别是在学生生理、心理正逐步成熟的初中阶段,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就显得特别重要.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由此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而且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将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因为社会、时代的发展需要知识的不断更新,而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学习的能力能促进他们不断地、努力地学习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周小妍  王立新 《理论界》2007,(6):135-136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导向性的作用。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青少年的发展与成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重视并加大力度研究家庭教育中非智力因素培养问题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社会发展与进步对青少年的需求,结合当前青少年自身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从对家庭教育在观念、方式方法、内容及教育主体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入手,着重以青少年价值观、动机与兴趣、意志品质、社会适应能力、习惯等方面的培养为研究目标,提出在家庭教育中培养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6,(4):232-236
我国青少年安全问题发生率很高,但受到的重视或采取的防范措施却不尽如人意。从安全习惯养成的角度入手进行干预,对消减青少年的安全风险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安全知识教育对青少年安全习惯养成的作用微乎其微,通过亲身奖惩和替代奖惩两大路径交叉使用,才能切实地使青少年习得安全行为,养成安全习惯。替代奖惩可拓宽安全习惯养成的广度,而亲身奖惩则可增加安全习惯养成的强度。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最著名的教育家之一。他一生能有连续长达七十六年的时间直接从事、热情关注着语文教育,既教过小学、中学、大学,又编撰过如此浩繁的语文教材,发表和出版了完整系统的语文教育论著,还担任过全国教育机关的重要领导职务,有这样经历的人,据我们目前掌握到的资料,叶圣陶是古今中外第一人。吕叔湘于1980年8月18日撰文首次提出了“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这一全新的学习、研究命题。我们高兴地看到,叶圣陶于1949年8月负责拟定的《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竟然与国家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有许多惊人的相…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社会组织,也是一个伦理道德教育的天然实体。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在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道德经验,其对现代家庭教育极具启示:有耕读传家的家训利于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孝亲忠君的家训有利于感恩品德和责任意识的养成;惩戒性规范教育有利于提升抗挫折能力;道德教育强调循序渐进的方法;教子成人的道德理想主义尤其应当成为现代家教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4.
“现在是一切事业要求改革,开创新局面的时期;教育事业必需改革,有心人完全一致。”正是出于这种共同愿望,近来报刊上对大学写作课改革的讨论空前热烈,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喜人景象。在这场讨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叶圣陶先生《关于师范教育》(载1984年2月18日《中国教育报》)一文中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15.
法治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习惯教育。成年人以往固有的习惯与法治的冲突导致了法治教育的形式化和低效性。习惯在孩童时期最容易养成,也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借鉴国外和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改革我国目前固有的法治教育方法,从儿童抓起,有针对性地培养儿童法治习惯意识和法治习惯,对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幼儿阶段是养成各种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师是幼儿的直接教育者,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然而,幼儿即使在幼儿园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也有可能在家庭生活中逐渐被弱化甚至废止,这样一来,幼儿的习惯养成便缺乏一定的延续性。家园共育有利于促进幼儿的习惯养成。因此,应积极研究家园共育中的幼儿习惯养成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陶行知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和贡献(一)地位陶行知先生做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陶行知先生根据国内形势的发展及政治形势的变幻,提出过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国难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等.但生活教育理论是贯穿其全部教育活动的中心思想,生活教育理论正确地批判继承了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的优秀成果.1942年3月徐特立、范文澜代表延安新教育学会给陶行知的慰问信中说:“先生从事教育事业以来,就打起反八股的旗帜,向传统教育和洋教育进攻,创立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学做合一、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力图打破劳心与劳力的分裂.像先生这种进步的教育主张,正是对症下药,为治疗中国教育弊病的良方.”“先生的教育主张及十五年来所辛苦经营的事业,在中国教育史上,实占了光辉的一页.这不仅是对摧毁中国传统教育起了很大的革命作用,同时也为新中国教育树立了一块基石.”在封建思想极端顽固,政治腐败的旧中国,陶行知先生为中国教育能够走向新生,走向光明,艰难奋斗了30年,无论是教育思想,还是教育方法和教育实践,所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都是十分丰富的.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从幼儿教育到成人教育,从家庭教育到社会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从扫  相似文献   

18.
刘伊娜 《理论界》2013,(8):192-194
家庭教育对于每个人来说既是一种最初教育,又是一种终身教育,它会将烙印深深印在每个人的身上,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当今大学生家庭教育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研究和理论指导,还依然处于自发和盲目的阶段。文章将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分析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概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针对大学生家庭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有效性对策,以强化大学生家庭教育的作用,使之能更好地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宝贵的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诸如: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而教育的方法简单;孩子缺乏文化教育氛围,家庭对孩子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家长缺乏与孩子、教师之间有效的沟通,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对教育价值观的认识存在很大的问题等。家庭教育是学校、社会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促进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净化社会风气。而对未成年孩子的教育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未来的命运.为此,我们应该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家庭与孩子之间应建立心连心的沟通;举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采取“反哺教育法”,组织学生评价家长,对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加强孩子的“三农”教育和劳动教育,帮助孩子形成切合实际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社会组织,也是一个伦理道德教育的天然实体。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在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道德经验,其对现代家庭教育极具启示:有耕读传家的家训利于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孝亲忠君的家训有利于感恩品德和责任意识的养成;惩戒性规范教育有利于提升抗挫折能力;道德教育强调循序渐进的方法;教子成人的道德理想主义尤其应当成为现代家教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