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隰朋事迹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隰朋是春秋时期齐桓公朝的重要大臣,他与管仲、鲍叔牙、宁戚、宾胥无同为卿大夫。管仲生病之后,隰朋接替管仲的职位,全面管理齐国朝政。根据上博简(五)《鲍叔牙与隰朋之谏》,他和鲍叔牙在一段时间内成功阻止了齐桓公对竖刁、易牙的任用,对齐国继续保持强盛的势头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对联,是集装饰美和意境美于一体的文苑奇葩。烹调对联更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颂扬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烹调技艺。一边品尝美味佳肴,一边吟诵诗味隽永的妙联佳对,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最著名的一副烹调对联是:烹调五味供甘旨;掇拾群芳补太和。  相似文献   

3.
余刚 《四川社科界》2005,(10):F0003-F0003
说起调味的食醋,作为烹调中“五味之首”的“食总管”。人们的生活中历来有重要作用。食醋美容养颜、延年益寿、保健身体,人所皆知。  相似文献   

4.
刀工是根据烹调和食用的要求,运用不同的刀法将多种多样的原料加工成大小一致、厚薄均匀的各种形状,使之便于烹调和食用。刀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影响着菜的色、味、形、质地,是烹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刀工是为烹调做准备,以使原料达到一定的特点要求。如用“氽”、“爆”等烹调方法烹制菜肴,一般以旺火短时间速成,原料以薄小一些为宜。采取炖、焖等烹调方法的,火力较小,烹制时间长,原料以厚大一些适宜。因此,刀工应根据原料的不同性质和烹调的不同需要进行加工。刀的种类很多,有  相似文献   

5.
1974年4月,在吉林省洮安县向阳公社玉城大队七官营子村西南一里许的明代遗址中出土了一方明代铜印。它是当地农民张永庆在耕地时发现的。印为铜铸方形,边长9厘米,厚1.7——2.2厘米,直纽。纽高9厘米,通高11.2厘米。印背左边竖刻两行:“永乐七年九月日”、“礼部造”。印背右边竖刻“禾屯吉卫指挥使司印”;左侧刻“礼字四十三号”。印文为阳铸九叠篆文——“禾屯吉卫指挥使司印”。(见印模)  相似文献   

6.
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与其兄争夺王位时,大臣管仲曾射过他一箭。齐桓公继位后,从大臣鲍叔牙那里得悉管仲博学多智,颇具才华,他就以治国平天下为重,不记“一箭之仇”,拜  相似文献   

7.
烹调对蔬菜营养素的影响 烹调可使蔬菜所含维生素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矿物质溶于水,糖、脂肪、蛋白质一般无甚影响。受到破坏最大的是维生素C。一般来说,烹调对维生素影响是:蒸比煮小,温度高、时间短比温度低、时间长小。 烹调中加碱或使用铜器对维生素有很大的损失。 生食蔬菜虽可减少维生素的损失,但缺点是消化吸收率也低。若洗涤不洁,消毒不净,还会有感染寄生  相似文献   

8.
张福信 《东岳论丛》2003,24(2):109-110
在周室衰退、诸侯蜂起的春秋初期 ,齐桓公于公元前6 85年 (周庄王十二年 )登上齐国君位 ,在管仲的辅佐下 ,励精图治 ,国势日渐强大 ,终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 ,成就了“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的霸业。但齐桓公晚年 ,却十分悲惨。齐桓公一生坎坷曲折 ,既有辉煌 ,也有失败。研究这样一位复杂的历史人物是很有意义的。齐桓公小白的可赞之处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逆境中成才 ,胸怀大志 ,以图大业。齐桓公小白是在齐国动乱中成长起来的。他的兄长齐襄公对外连年征战 ,对内滥杀无辜 ,甚至荒唐到与其妹、鲁桓公之妻私通的地步 ,蛮横到此丑事被鲁桓公…  相似文献   

9.
齐桓公至新疆试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周穆王西征到了今天新疆地区,笔者已在《穆天子传与新疆历史地理相关问题研究》(《西域研究》1998年第2期)一文予以论证。还有齐桓公西征也到过今新疆地区,本文在此试予论证。一、有关齐桓公西征的文献记载有关齐桓公西征,见于《国语》、《管子》和《...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材,特别是中学历史教材应该特别注意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实事求是的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否则将贻误青年.为祸不浅.以现行新编初中历史教材第一册为例,起码有两幅插图明显存在失误.其一,在第7课《春秋五霸》中,有一幅齐桓公拜管仲为相的插图,这是一幅古人之作,本无失误.但编者一时疏忽,在标注说明文字时,竟把左边坐跪持笏板者解作齐桓公,把右边站立拜揖者说成是管仲,恰与史实相反:坐跪者(有须)应为管仲,站立者应为齐桓公.齐桓公拜管仲为相,正当年轻之时,他尊管仲为“仲父”,说明他比管仲年少一辈.鲍叔牙是齐桓公师傅,而管仲与鲍叔牙为同辈好友.古人作画,一般笔触十分简约,但往往在年龄上注意突出特点.比如第18课《西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中的“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一图,骑马者汉武帝就画有胡须,比跪拜受封者张骞  相似文献   

11.
元代烹调辅佐料的消费与生产,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属于天然烹调辅佐料,主要是以植物为主;一类是属于加工烹调辅佐料,主要是利用食物原料,经过一定的工艺技术加工制作而成。了解元代烹调辅佐料的消费与生产,或者可以从更多方面,领略元代饮食文化的风貌。  相似文献   

12.
别林斯基曾说:"试拿三四位描写某一时代、某一历史人物的卓越历史家为例:这时代,这人物,在他们每一个人的笔下,不管多么相似,却还是会以特殊的显著的微细差异而有所区别.可见即使是历史,也包含有创作的因素,这就是说,历史家也给自己创造理想."和近代史著相比,中国古代史著的"创作因素"更明显一些. 为了尽可能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美的统一,中国古代史著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想象与虚构.如《国语·晋语》"优施教骊姬谮申生"写骊姬"夜半而泣",并与献公私语,行文委婉,曲尽其妙,刻划出骊姬狡诈、阴险的嘴脸.骊姬、献公枕边耳语,史官何以得知?此处已显出先秦史著中有作者想象、虚构的端倪.柳宗元有《非国语》一文,认为《国语》"文胜而言庞,好诡以反伦","务富  相似文献   

13.
两汉的专卖政策在当时起了较好的作用,又给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理清专卖政策的发生、发展与演变是很有必要的。一官营盐铁始于春秋。齐桓公称霸,曾问策于管子,管子曰:“为官山海。”并解释曰,“海王之国、谨正盐策”①(《辞源》1983年版注:盐策,“食盐者的册籍”)。从此看出,齐国首先从官营盐业开始,然后扩展到铁,这时的官营,主要是管理盐铁户的生产与取税,并征食户税,与后来汉代盐铁专卖不同。汉代国家既掌握生产,又控制运销。因此,傅筑夫先生认为,“这个制度起源很早,是周初由齐国(指太公)开始实行”,②提得太早,  相似文献   

14.
瞽姬是近代岭南地区的失明弹唱女艺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瞽姬依托于"堂口",成为特定的职业群体,但职业生涯艰难,生活困苦。民国初期广州茶楼歌坛兴起后,瞽姬唱曲风靡一时。经过短暂的辉煌,瞽姬职业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衰落,大多数瞽姬重新走上街头卖唱,有的甚至沦落为娼,成为当时广州一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陈鹤琴(180{2一1982)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专家。探究他的“活教育”理论及其创建过程,对我们今天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都有很大的启发。一、“活教育”理论在陈鹤琴教育思想体系中的地位陈鹤琴一生在教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而“活教育”理论是其中最具亮色的部分。留美五年后的陈鹤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从此,他开始了儿童心理和幼儿教育的实验研究。从卫”0年起,他以长子一鸣为对象,进行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和实验,共808天。他把研究成果与西方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相比照,写成们已童心理之研…  相似文献   

16.
春秋时期,奴隶制宗法崩溃,诸侯图谋霸业。齐桓公委政管仲,改革经济、民政、军制,以“赏赐刑罚” 代替周公时代的“明德慎罚”,使齐国迅速强大,造就了一代霸业。  相似文献   

17.
春秋时代的交通相当发达。这种情形由列国之间会盟的频繁和战争的不时发生就可以看到一斑。当时列国之间的交涉最注重会盟。既为会盟,当然参加的不只是一两个国家,会盟的地方也一定要经过选择,确定最适当的处所,注意到交通的条件。即以齐桓公来说,桓公霸诸侯,据说曾举行兵车之屬六,乘卓之会三。其所聚会的地方有的在济水以北,也有的在淮水中游,所涉及的地区相当广大。齐桓公本人在会盟之外,还曾经亲自南伐过楚国,他渡  相似文献   

18.
钱大昕《考异》引如淳注:“姬音怡”钱氏认为庶母为姨,六朝犹然。如虞姬、戚姬之姬皆为姨。只有周王之姓读jī。愚以为周居姬水,以地为氏。古时男有氏,女有姓。周女称姬,齐女称姜。由此形成新概念“姬姜”,意思是大国之女。由此又演化出姬为妇女的美称。再变为美女之称。宫中女官称为姬,又产生了侍妾的意思。这都是由姬jī变来的。应读为jí。姬和姨同时存在,并不通用。姨的本意是妻妹,妻妹只有在群婚时才有小妻的意思。姨与姬与妾不同,姬妾联用,姨妾不能联用,如依钱氏之说,虞姬成了虞姨,戚姬成了戚姨,岂不成了公众的妻妹。又,子女称母之妹为姨,虞姨、戚姨岂不成了公众的姨母。  相似文献   

19.
张淑一 《社会科学》2022,(1):169-174
上博楚竹书《吴命》简8下有"先王姑姊大姬"句,学界较为一致地认为"大姬"即西周初年陈胡公满的配偶及周武王之女大姬。大姬在西周初年的妇女中被较多提及,与周人的"吾女"观念有关,但这种世系关系已经很遥远的"吾女",仅具有某些礼仪上、政治上的意义,"大姬"更多被与周有亲缘关系的诸侯国拿来作为谴责或讨伐陈国的借口。《吴命》中之告劳简文所指应该是鲁哀公元年、六年吴王夫差两次伐陈之事,"大姬"亦是吴国对陈宣示武力时的一个饰辞。  相似文献   

20.
明初,为了巩固西北边陲,防备漠北蒙古南下和漠西蒙古东进。明朝在今哈密以东,青海日月山以西,新疆阿其克库勒湖以东北的地区设置了七个卫,即哈密卫、赤斤卫、沙州卫、安定卫、曲先卫、阿端卫和罕东卫。其中安定、阿端、曲先、罕东四卫,研史者习惯上称其为“塞外四卫”塞外四卫在明代西北边防上占有重要位置,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