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环境责任保险自产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优势从环境损害风险社会分担机制中脱颖而出。作为侵权责任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拥有坚实法理基础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对传统民事侵权法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促使其在无过错责任原则、因果关系推定原则、不完全赔偿原则等方面积极做出调整,藉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侵权问题。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对环境侵权实行经济与法律的综合控制,弥补了现有法律制度在环境权益保障方面的不足,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各类风险管理工具中,商业保险机制在应对环境污染风险方面有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潜力。环境责任保险有利于保险业的发展、环境保护和维护环境污染受害人的权益。不仅如此,商业保险机制还可以抑制企业制造污染而具有代理监管的职能。基于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自发性环境责任保险市场难以建立,可以考虑实行间接强制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模式。环境责任保险是主体,民事侵权责任制度是环境责任保险发展的基础,政府支持是发展环境责任保险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3.
从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环境侵权责任制度无法实现环境公平正义。要使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得以真正实现,必须构建综合救济途径。在制度建设上,主要是完善侵权责任法中的环境侵权排除危害责任制度与商业保险法中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社会保险法环境社会保障制度及行政法中的环境侵权行政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4.
责任保险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普遍化对侵权诉讼程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受害人提起侵权之诉的激励、诉讼的减等以及诉讼程序本身的进行等.在责任保险的影响下,现代侵权诉讼程序已经发生了诸多微妙的变化.关注这些影响和变化,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对责任保险制度和侵权诉讼制度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环境责任保险需求不足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责任保险能够分散企业的环境污染风险,补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减轻财政负担。企业的排污行为具有负外部性,目前我国责任侵权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社会公众索赔意识不强,以及保险公司承保技术的局限性致使环境责任保险需求不足,因此应采取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政府提供财税政策支持、提高社会公众保险和环保意识等措施刺激环境责任保险需求。  相似文献   

6.
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难以在我国真正建立和运行,制度构建所需的理论研究不足是其重要原因。因此,文章就环境侵权责任保险的概念、属性、累积性污染事故的可保性、保险模式的选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行使等相关理论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7.
关于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环境问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在解决环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的时候,便要求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实践表明,运用现有的侵权行为法及救济制度去解决这一问题,效果已不尽如人意。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出现,恰恰符合了现实之所需,正日益展现出它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从法的角度给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定位以及分析其存在的价值,从而指出构建与之相关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环境污染事故日益频繁,由环境污染导致的环境侵权救济方式问题也日显突出。文章在考察和分析国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实践与发展、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责任保险的日渐盛行,越来越多的侵权行为人受到责任保险的保障。在处理侵权纠纷时,法官逐渐意识到侵权人背后的保险公司拥有更深的口袋和更大的赔付能力,并且在对侵权人义务范围的判定、赔偿数额的评估等方面已经把责任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策纳入司法考量范围。充分认识责任保险对司法裁判的影响以及影响方式对于我国侵权责任体系的完善、商业保险制度的发展乃至整个司法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试论在我国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责任保险是一新型的保险品种.建立环境责任保险有利于环境保护、保险业的发展和保障环境污染受害人的权益.保险法上的近因理论与环境侵权严格责任、推定因果关系多有冲突,因此有必要修正传统的保险理论以适应保险业的发展.环境侵权责任与产品责任竞合也是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必须重视的问题,鉴于产品责任从理论到实践都比较成熟,在同时投保了环境责任险与产品责任险的情况下,产品责任险应当优先赔付.  相似文献   

11.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不仅关乎环境污染事件受害人的利益,也涉及到了社会公众的利益。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的重要途径之一。2013年,环发[2013]10号《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颁布,明确了我国将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引发了有关强制性责任保险的选择理由,强制性责任保险的优势,实施强制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可能存在的困难以及应对建议等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市场需求不足是其重要表现之一.购买动力不足、购买能力有限、国家政策导向不明晰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增加环境责任保险市场需求,关键是要加大环境规制力度,提高公众的保险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加保险产品市场供给,制定合理的保险费率,完善关于强制投保的法律法规,从而推进环境责任保险的发展,完善环境侵权损害救济社会化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对环境侵害赔偿采取社会化责任的理论基础,而后,通过对多个国家环境立法的考察得出一个结论:所谓社会化责任,其表现形式主要就是保险。最后,通过比较各国关于环境责任的保险制度,结合我国目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现状,笔者提出如下立法建议:我国应建立自愿投保的专门环境责任保险和环境强制责任保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法律规定中,强制保险包含了无过错保险制与责任保险制的元素,具有混合保险制模式的某些特点,但从其他先进国家在其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各自发展阶段上的法律经验来看,纯粹的责任保险制与纯粹的无过失保险制都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在完善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时,应以侵权责任保险制为基础,合理吸收无过失保险制的某些优点,重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交通事故受害人权利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目前发展仍然十分缓慢。存在法律缺位、政策支持不够、污染损害的赔偿标准尚未建立等问题。推进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发展,必须立法先行,实施强制保险,此外还应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建立风险分散机制,提高保险公司经营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志愿者侵权责任分配应坚持志愿服务组织替代责任为主、志愿者个人责任为辅的原则。我国志愿者侵权责任分配及免除制度还存在立法体系不完善、保险体系不健全、经费保障不到位等问题,需要尽快制定《志愿服务法》加强对志愿者侵权责任分配及免除制度的法律保障,并通过健全志愿者侵权公众责任保险等方式优化志愿者保险体系内部结构,加强志愿服务经费保障力度,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志愿者侵权责任分配及免除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