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骆潇 《职业》2009,(28)
职业变迁--不仅是社会变革的风向标,而且是社会发展的领航仪,同时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 职业,是人生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它的变迁是在社会宏大叙事背景下另一种视角的群体历史.今天,当我们回顾六十年来中国人的职业变迁时,会发现中国社会的每一次变化都或激烈或柔和地决定着职业的更迭;而职业的演进又反过来给社会变革以巨大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2.
段德罡  王峰 《城市》2009,(2):42-45
城市规划是社会需求的产物,规划工作的本质是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应对当时、当地社会需求作出的一种制度安排.社会变迁是人类社会一切职业变迁的推力,也是规划职业以及作为规划职业指导的规划理论变迁的真正动力.  相似文献   

3.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性伤害,给教师、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这一问题的出现,既有社会原因,又有个人因素.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普通学校相比,问题更多.笔者现就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章娟 《职业》2009,(18)
人们思想活动的基本动力和行为动力基础与源泉来自需要,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在各种各样需要中,社会需要和职业需要是仅次于国家需要之下的两种重要需要.根据社会和职业需要确定培养目标,是现代职业教育把握未来培养方向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杨君 《职业》2017,(23):126-127
职业教育是不同于基础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它是为受教育者获得职业技能、职业知识、能从事该职业的社会生产劳动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由此可见,学生在职业院校学习期间,需要掌握走向社会后所需要的工作技能与工作知识,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安身立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关于职业,亨廷顿在其<士兵与国家>中曾经指出,作为行业的一种特殊类型,职业的突出特征在于其具有专门知识(技能)、责任和法人团体.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更为简洁,即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原本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源自职业.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具体来说,职业能力是职业角色从事一定岗位所具备的个体能力结构,由知识、理解力和技能诸要素构成,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地发挥作用,其中任何一个孤立的能力要素都难以完成职业活动.职业能力是实际就业环境中对职业角色的各种期待,这些期待分解成职业标准的各项具体指标.职业角色所具备的能力要素在相关活动中得以外化的行为结果,将是评判职业能力强弱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宁 《职业》2009,(33)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我国的普通教育基本上是选拔教育、淘汰教育,关注的是学生未来的学术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很少开设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学生对社会的产业结构、技术发展和职业的变迁没有基本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浅议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在一定水平的教育基础上所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教育.它的特点是强调职业道德培养,着重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发展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培训,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  相似文献   

10.
《职业时空》2006,2(6):23
日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向社会发布我国第六批14种新职业.这14种新职业是: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体育经纪人、木材防腐师、照明设计师、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咖啡师、调香师、陶瓷工艺师、陶瓷产品设计师、皮具设计师、糖果工艺师、地毯设计师、调查分析师、肥料配方师.其中不仅有像调查分析师、体育经纪人这样的热门职业被正式规范为职业,而且还有像陶瓷产品设计师、皮具设计师等以主观创意为主的职业也获得了认可.  相似文献   

11.
根据法国职业研究中心的统计,全世界目前有1600余种职业,秘书排在第六位.它涉及行业领域众多,就业范围广泛,社会需求量大.  相似文献   

12.
陈福东 《职业》2016,(28):68-69
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当代职业人要想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实现自我价值,具有职业精神是必要条件.中职院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为社会的发展培育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综合性职业能力,可以在生产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学校应注重学生职业精神的打造,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与行为.本文就培养职业精神的意义、重要性进行概述,对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3.
所谓社会流动,就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地位或社会职业的变化情况。如当前我国农村中有一批青年农民脱离土地,从事工业、商业、运输业等工作,这就是社会流动现象。再如近几年来,我国有一批中青年走上各级领导岗位,这也是社会流动现象。前者是职业变化,后者是地位变化(有些也同时包括职业变化)。一、青年社会流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青年这一社会群体具有较强的社会流动性,他们从一种职业流到另一种职业,从较低的社会地位升迁到较高的社会地位,这在现代社会中是常有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从青年社会流动的  相似文献   

14.
职业流动是劳动者变换劳动角色的过程,是指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从一个职业或职位到另一个职业或职位的变更。随着社会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职业流动日渐普遍。合理的职业流动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利用,也有利于个人的特长发挥。由于社会分层现象——社会等级序列客观存在,而较高的社会等级、社会地位又可以成为人对良好能力表现的一种肯定与褒奖,所以合理的社会流动能够有效激发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进取意识与竞争意识,并增进创造能力和开拓能力。一、职业流动分类职业流动是社会的普遍现象,是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职业性质和…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应是对社会高技能职业、企业高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群、岗位群所需的技能、知识与态度的一种科学编码,应是一种以突出行业特色、以企业高技能职_业需求为导向的建立在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上的教育、教学载体.  相似文献   

16.
刘彦文 《职业》2008,(11):58-59
职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社会分工的形成而逐渐产生的,至今已经细分为数千种甚至数万种。职业是社会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对职业的含义、特点及发展趋势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是在现代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应运而生、蓬勃成长起来的新的教育类型,它的本质特征是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社会职业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广泛性.在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冷静思考,共同探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姜青 《职业》2008,(34)
职业,是人们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职业也是由于社会分工而形成的具有特定性的专业和专门职责.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而职业的更替,又折射出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展开改革开放三十年职业变迁的画卷,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大家原来熟悉的一些职业在消失、萎缩,而与此同时,又有大量的新职业出现.  相似文献   

19.
徐汉文  崔维艳 《职业》2017,(3):29-31
一、全人教育概述 全人教育的智慧来自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们的思想是全人教育的智慧之源.就其理念而言,全人教育是一种整合以往以社会为本与以人为本的两种教育观点,形成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的教育新理念.这是一种理想的教育观念,也是中外教育家的一种理想追求.孔子云:"有教无类."其实就是对全人教育的一种诠释,正如有人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职业能力的建设应承认个体差异,完善指导能力建设的机制,这也是众多学校开办职业核心能力中心(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何群 《现代交际》2012,(6):33-34
选择职业,不仅是选择一种谋生方式,更是选择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时下青年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大背景下存在几种错误的择业观,根据对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思考以及结合社会现实情况,青年在择业时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符合社会、集体利益,选择能够持续热爱、肩负使命的职业,选择能够实现个人和职业本身双方价值的职业。同时,通过对马克思关于社会贡献度的不同解读,作为即将迈入职场的我有了明确的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