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意象叙事是指以"事意象"写意的叙事,诗词中常见的"物意象"在叙事过程中会渗入事件元素而转化为事意象。意象叙事依据借事意象写意的性质而分为事意象层、叙述层和意图层三大层次。事意象层次包括造意和补意类;叙述层次包括微意图元、意图元序列、人生意图元序列和叙述者意图元四个序列;意图层次包含内意图与外意图两类。内意图与外意图间的复杂关系形成意图契合式、意图分离式与意图超越式三种结构形态。贯穿于事意象、叙述、意图三大层次间的是表现事件长度与意义深度两种功能关系,而对于明清小说而言承载核心意图的核心事意象犹如层次结构的中轴和灵魂。通过以上分析,发现两条叙事规律:内意图愈是大于外意图,其艺术感染力愈高;人物实践意图的结果与其原初意图距离愈远,故事所引起的记忆便愈深而长久。  相似文献   

2.
陶原珂 《中州学刊》2004,(5):100-102
<玉台新咏>中的诗作常常借助颜色词语意象描写女性人物,包括肌肤、化妆、服饰等,从而使女性的形象表现得更加明艳;诗人们已经比较有意识地将颜色词语意象融入比兴、铺陈、对仗等表现手法之中,与<诗经>、<楚辞>对颜色词语的运用相比,已表现出明显的艺术自觉,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达方式,也为后代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有益的诗歌意象资源.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的小说对于性的描写与叙述,无论是在表现范围的广度上,还是在对性作意象性处理的深度上,都不囿于通常所界定的性描写范畴,而是把一般的性特征、涉性情节作意象化处理,通过不同作品对性意象的重复叙述,表达了作家对人类生存的抽象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左传》虽工于叙战,但人物刻画亦富有光彩.作者以白描、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艺术手法刻画女性人物,姜氏、怀赢、穆姜等女性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5.
壮族当代小说中的民族风情描写总是与时代风云相交融,与故事情节相融合,与人物活动相联系,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以风情描写深化主题、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丰富人物个性的叙述视角,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狂人日记》叙事特色的形成主要得益于鲁迅对中国文学叙事艺术养分的汲取。二者间的联系表现在:开端叙事方面,"文言小序"承续了《史记》列传的故事起始叙事传统、《游仙窟》的开端叙述者模式和戚本《红楼梦》第一回的"托言+预叙"结构方式;反讽叙事方面,《狂人日记》在叙述声音、人物描绘、修辞三方面承续了明清奇书的多种反讽叙事策略;意象叙事方面,"月光""赵家的狗""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书房"意象,对相关传统意象的内涵和叙事功能既有承续,也有创新。对《狂人日记》与中国文学叙事传统关联的厘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狂人日记》叙事艺术的民族性特征及其从传统叙事向现代叙事过渡的继往开来的文学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仙境描写以宗教目的为主,人间生活和世俗情感并没有成为主体。唐人则"有意为小说",关注和反映现实人生。唐人笔下的仙境和神仙意象是唐代特殊社会现实的曲折反映。唐人小说中的壶天仙境描写少了许多虔诚的宗教信仰,更多的表现出文人"作意好奇"的游戏精神;人间"仙境"扬州意象表现了唐人求长生和求富贵时代心理;"神仙"窟的艳遇故事则是唐代文人狎妓冶游和交游女冠的时代风貌的曲折写照。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4,(9):216-221
传统人物观关注人物的性格塑造、思想内涵,以及人物所属社会类型、道德价值和社会意义等,强调"叙述为人物服务"。而叙事学认为只有"人物"参与的事件才构成"叙述",所以强调"人物为叙述服务"。人物作为叙事的基本要素,具有两大基本特性:虚拟性和行动性。人物的行动是叙述的内在动力,推动着叙述往前发展,并且促进人物的生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到人物在叙述中的意义,并且从叙事学角度拓展对人物的研究:从人物的行动性出发去探寻人物在叙述中的各种功能性作用及其叙事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物通讯是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系统地报道现实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较强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是它区别于其它新闻文体的重要特征。而突出这一特征,仅靠叙述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叙述的任务是用比较简练的语言去概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很难同时做到具体、生动、可感,而议论和说明的表达方式则更加无法做到形象性,唯有细节描写才能使通讯中所表现人物的言行、神态、情绪变化跃然纸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细节,便没有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究竟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呢? 第一,要抓住人物…  相似文献   

10.
张立群 《人文杂志》2008,(2):113-117
青年作家格非曾经由于叙述的独特性而被划入到先锋作家的行列,这既与格非的小说观念有关,同时,也与格非的生存环境及其诱发的情绪有关.本文是从所谓南方的"水"意象进入格非的小说世界的.经过深入的阅读,"水"意象不但是格非小说中描写的现实之物,同时,也与格非小说中表达的记忆经验和时间认识有关,而从更为深层的角度上讲,它还关乎一种生命和欲望意识.上述内容构成了"水"意象在格非小说中的三方面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阎秀萍  许建平 《河北学刊》2002,22(4):104-107
《金瓶梅》创造了一种大不同于前的新的小说叙述模式范本 :叙事顺序与结构由单线纵向式演变为多线纵横交叉式。叙事的空间与时间展示由平面线性的跳跃式 ,演变为立体展放式。叙事意象结构在做纵向叙述的同时 ,更注重意象间的横向联系 ,在组合、穿插意象过程中 ,采用遮蔽、节略、象征、对映、借代等手法有意造成叙述者与作者在价值取向上的疏离和矛盾 ,从而出现一系列的象外之象 ,象外之意。叙事焦点则是由事向人再向人的本质的个性化的转换。  相似文献   

12.
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蒲松龄有意无意选择历史性话语进行叙事,流露出用虚构叙事接入历史叙事的企图。从现代叙事学理论来看,《聊斋志异》在叙事话语的选择,“异史氏曰”对“太史公曰”的刻意模仿,花妖狐魅的虚构叙事空同和叙事的寓意等四个方面体现出“以文入史”的叙事策略。搜罗散落在《聊斋志异》花妖狐魅的虚构叙事世界里的生命痕迹,可以窥见蒲松龄吁唏感慨、聊以托寄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3.
陈剑兵 《学术探索》2004,(11):110-114
本文试图从叙述结构和叙事意识入手 ,论述了《废都》叙述上与人物上的三维空间结构 (包括三大意象系统 ) ,结合文本、社会文化背景和叙述主体 ,指出了创作者与《废都》文本透露出来的颓废意识  相似文献   

14.
经济话题是都市小说的一种特殊叙述形态,是市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张爱玲和王安忆的都市小说中,以经济话题剖析人物心理,揭示人物的生存状态,推动了小说的发展,并为叙述提供了一种新的“诗情”。这些都与那些表现家族、伦理的乡村小说构成对比。  相似文献   

15.
张洁的小说表现的是一种“评价性的现实”,即在故事的叙述中,不时穿插着叙述者对人物或事件的评价,这样一来,全知全能的外聚焦叙述与人物内聚焦叙事相结合就形成了特有的意义空间。张洁总是在同一个作品中写几个人物的故事,通过共同的主题形成多人物、多故事的拼盘组接结构。张洁较少注意故事情节的曲折性,而是注意在小说中自觉地设置一些有象征意味的事物或抽象的观念,将读者引向对问题的发现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李春丽 《阴山学刊》2006,19(2):35-37
词以抒情为其主要特征,然而词叙事,也是值得大力探讨的领域。周邦彦词具有突出的叙事特色,主要表现在:1、铺叙过程,包含故事,具有传奇性特征;2、变换视角,绾合叙事,构筑传奇式意境。叙事因素的渗透极大地丰富了词的表现功能,拓展了词体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7.
1950年代小说中的离婚叙事在本年代初期和中期出现,对应着现实中的两次"离婚潮".在初期的作品中,离婚者是一群深受封建包办婚姻之苦的乡村青年女性,但她们的离婚故事只是他人自由恋爱叙事的引子.到了中期,离婚成为文本叙事的重心,但出于道德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规训,创作者不得不让笔下人物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选择,文学作品也最终担负了宣传和教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自19世纪20年代脂砚斋本<红楼梦>被学术界发现并刊行后,对于读者而言,小说<红楼梦>的文本阅读空间较之以前通行的百二十回本,便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脂批从叙事和评点两个层面共同重塑了小说<红楼梦>的阅读空间,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近乎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内在焦点式的叙事效果,这是之前广泛流传的程本系列所未尝具备的,带有了一定的自叙传色彩,不过,与严格意义上的自叙传小说相比较,脂本<红楼梦>虽在某些情节的叙述处,采取了第一人称限制叙事,但这种叙事的使用,是相当有限度的;而评点在强化第一人称叙事者时,由于叙事者指称的混乱,也很难保持内焦式叙事者的一致性.更何况,文本还有大量的全知叙事与之并存,这些都影响了小说的自叙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刘庆邦的短篇小说创作 ,在叙述视角上坚守着平民的人文主义立场和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在叙述内容上则着意开掘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性的美好和丑恶 ,在叙述话语上则追求纯朴清新的语言、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和生动活泼的细节描写 ,体现了其特有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民俗是青年作家肖江虹一直以来最为偏爱的书写主题.肖江虹以充满善意、怜悯的文心与精致、细腻的匠心将故土民俗作为叙事主体,或将民俗植入具体的社会生活事件,予以精细打磨,一步步雕琢出民俗的独特纹理,逼近了个体生命、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的真实镜像,并由此而上通过仪式的消解与坚持,演绎出民俗在城乡对峙和文化焦虑中的异化与陷落,亦让小说文本形成悲怆性、反思性的召唤本质.面对现代文明的种种困境,肖江虹在绵密的书写中通过复原、复魅让民俗回归生活的细流,亦藉此塑造了一系列坚挺的乡间人物,同时借助民俗与死亡的叙事勾连,辟出了一条蕴含了行为复归、精神回乡的救赎之路,实现了民俗叙事的重构与突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