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这两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明清玉器拍卖屡现天价。在香港佳士得的拍卖会上,清乾隆御制碧玉雕"马远四皓图"山子,估价500万至800万港元,成交价高达5666万港元;在北京保利的拍卖会上,清乾隆白玉甪端一对,以5520万元人民币易手。类似的天价比比皆是,这无疑显示出玉器正成为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热门品种。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人往往会从年代去评判一件玉器的价值,但更为重要的还是玉器的雕工。  相似文献   

2.
赵星 《社科纵横》2013,(11):134-136
早在唐代,人们就已经习惯于在祝寿之时观看曲艺演出。延至明清,祝寿已成为戏曲演出的一大契机。在寿辰当日,戏班以演出祝寿类戏曲为主,其中便不乏祝寿杂剧的身影。由于时代环境等原因,在乾隆时期,祝寿杂剧迎来了演出和创作上的高峰。  相似文献   

3.
张照是清代著名书法家,乾隆年间官方书法的代表人物.张照书法深得乾隆帝推重.本文从张照在乾隆初年到乾隆十年去世前的奉敕作书、乾隆在张照去世以后钦定张照书迹成<天瓶斋法帖>、乾隆集张照所书联句制成春帖子词,以及在张照书法作品上大量题跋等方面,考察张照与乾隆的关系,揭示了乾隆帝对张照书法的喜欢的和充分肯定,进而提出张照书法对乾隆朝前期书法风尚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降礼是军礼的一种,包括胜利方的受降礼仪和失败方的投降礼仪。清乾隆时期征战频繁,其秉持着稳固江山,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则,在战争结果的处置方式、降礼的采用上,带有因事、势选择使用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本文讨论这一时期降礼的形式及其内容。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6,(8):127-130
在戏曲史上,迎銮剧是乾隆一朝所特有的戏曲形态,它的出现与乾隆时期较为太平的时局及皇帝本人的好尚密切相关。迎銮剧演出于皇帝南巡期间,叙写皇帝南巡之事,进而歌颂其丰功伟业。虽然在演出上,迎銮剧务求奇巧,在社会功能上却显得十分单一,即歌颂君王、鼓吹升平。迎銮剧的主要作品有厉鹗、吴城合编的《迎銮新曲》及戏班演出本《太平班杂剧》。  相似文献   

6.
正在青岛市博物馆西区三楼有一个专厅——李汝宽家族捐赠陈列,里面的展品全部来自李氏家族近几年的陆续捐赠。其中一件元代黑漆嵌螺钿人物纹盒非常特殊,这一时代的螺钿漆器在国内非常少见。此盒为李氏家族收购于日本,于2010年捐赠予青岛市博物馆,填补了馆藏元代螺钿漆器空白。螺钿镶嵌是中国漆器的传统工艺之一,据考古发现,我国商周时期就已经有镶嵌漆器的存在,唐代时受工艺和材料的影响,螺钿制作一般采用厚贝片镶  相似文献   

7.
东京中央拍卖(Tokyo Chuo Auction)将于2015年3月2至5日在东京圆顶饭店举行春拍,呈献千余件极具收藏价值的珍品,并特别搜罗一系列秘藏东瀛的珍罕画作及御制艺术瑰宝,当中多件更是首现于拍卖市场。本场拍卖最受瞩目的拍品为清乾隆粉青双耳夔龙纹尊,"大清乾隆年制"款,整体施粉青釉,釉色古雅沉稳,釉质坚致细腻;其颈部及足部分别绘蕉叶纹、回纹及如意纹装饰,并以夔龙花纹  相似文献   

8.
正国内的玉器市场,可以说一直是明清玉的天下。诚然,明清玉因玉质清润、雕工讲究而备受人爱,尤其是清三代的玉雕,更是精妙绝伦,而"乾隆工"更是将玉器雕刻的精工细致、繁复华丽发展到极致,实乃雅俗共赏的佳器。在几乎所有玉器相关类的拍卖会上,  相似文献   

9.
乾隆初政时期的对英政策是清代中外关系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阐明这个问题,有利于我们理解清代限关自守政策产生的完整过程。本文从社会环境决定对外政策的性质出发,运用可信的中外文重要史料,从乾隆初政时期中英关系的状况和特点、乾隆执政初年对英温和政策的产生、对英温和政策与乾隆其他内外政策的内在联系,以及对英温和政策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等方面,扼要地考察了乾隆执政初期对英国实行温和政策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国内政治社会基础和个人的思想基础,并肯定了乾隆推行温和政策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86年5月至10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余杭县长命乡雉山村的反山发掘了一处良渚文化的、大型墓地,现发现有十一庄大墓。出土随葬品达1200件(组)之多,其中陶器37件,石器54件,玉器1100余件(组),玉器占随葬品总数的90%以上。反山墓地是一座人工营建的高土墩,高约7米,东西长90米,南北宽30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发轫于新石器时代,历经商周、两汉、唐宋等几个发展高峰期,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明清玉器沿袭唐宋以来世俗化、生活化的风格并加以发扬,日用器增多,且受民间艺术和绘画艺术的影响,雕刻题材更为广泛,特别是吉祥图案大为流行,所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寄托着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望与追求.值此岁末年终之际,特甄选青岛市博物馆收藏明清吉祥玉器精品,通过解读玉器上丰富多彩的吉祥图案和文化意蕴,向读者献上美好的祝福.  相似文献   

12.
穿越半个世纪的时空,位于中山路北端的工艺美术商店曾给几代青岛人带来了无数美好的回忆,在过去多少年里,许多青岛人关于摩登、关于精致、关于琳琅满目的启蒙就是由这里开始的——青岛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创建于1958年,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是岛城从事珠宝饰品、工艺礼品、收藏精品经营的专业老字号商场。在中山路上3000多平方米的四层商场内,荟萃了岛城最精美的珠宝、玉器、牙雕、石雕、抽纱、刺绣、景泰蓝、瓷器、漆器等工艺精品和门类齐全的工艺礼品,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重点工艺品生产厂家的产品,经营品  相似文献   

13.
1986年5月至10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余杭县长命乡雉山村的反山发掘了一处良渚文化的大型墓地,现发现了十一座大墓。出土随葬品达1200件(组)之多,其中陶器37件,石器54件,玉器1100余件(组)。玉器占随葬品总数的90%以上。反山墓地是一座人工堆筑的高土墩,高约7.3米,东西长90米、南北宽30米,面积为2700平方米,土方量约二万立方米,这需用大量劳动力才能完成这个巨大工程,因此考古学家们将其称之为“土筑的金字塔”。这次发掘是五十年来良渚文化发掘成果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14.
《东西南北》2013,(23):F0002-F0002,F0003
清代对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紫檀极为推崇,康雍乾三朝是紫檀艺术发展的巅峰期。根据清官造办处的记载.皇宫中紫檀家具的分量最大,且内檐装饰、小件器物均采用紫檀制作。清代紫檀家具注重华丽装饰以乾隆朝最为典型。乾隆皇帝对紫檀家县的喜好催生出繁复而细敛的雕刻工艺,令人叫绝,被称为乾隆工。  相似文献   

15.
近日报载,原计划在北京拍卖的四件国宝级的文物,被证实一件"战国至西汉年间九镶带钩"和两件"东汉御用漆器"为赝品,另一件"春秋四羊青铜器方壶"的鉴定工作尚在进行中。总估价达7210万元人民币的  相似文献   

16.
乾隆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繁荣时期。当时,继康熙、雍正的励精图活之后,秩序稳定,生产和财富增长,国力蒸蒸日上。乾隆初年面临的政治问题是继雍正的严酷统治以后,社会和官场弥漫着惴惴不安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气氛。乾隆即位之初,采取许多措施,来消除这种气氛,改变雍正苛严的政策,实行“宽严相济”的统治方针,在这一方针下形成了乾隆一代的统治格局和作风。  相似文献   

17.
刘仲华 《唐都学刊》2014,(3):72-75,81
清人黄叔璥于乾隆元年至乾隆五年,任职河南开归道,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撰成《中州金石考》,开创河南地区金石学专门著述之先河.乾嘉时期,著名金石学家翁方纲、钱大昕等人虽然多有指摘,但此书之著录与考证对于今人考察和研究河南各地金石碑刻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陈玉兰 《浙江学刊》2000,(2):118-122
诗人大体的生存状态、心理心态和诗歌形态难免受制于国家总体的文化机制。自乾隆晚期开始,原先倾国家权力和财力支撑着的考据热潮随着国家的启变入衰而渐渐汐退,挤攘于考据之途的文化人口随着也逐渐分流,诗歌于是也逐渐摆脱考据附庸的地位而重新发挥起原有的功能,呈现出了这样一种诗坛总体态势内容上由故实向现实的视点转移,风格上于浮靡与质厚间的调和发展,理论上由森严门户到兼擅众体的多元趋势,价值评判上由庙堂独尊向不废草野的权衡下倾。  相似文献   

19.
童力群 《唐都学刊》2006,22(1):121-124
《红楼梦》庚辰本第57回里有“金西洋自行船”,第63回里有“自行船”,说的都是宝玉房里有西洋自行船模型。当时的自行船就是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试制轮船成功的是美国发明家富尔顿,时在1807年(嘉庆十二年)。由于程乙本亦有“金西洋自行船”和“自行船”的叙述,而程乙本梓行的时间是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早于1807年,因此,宝玉房里的自行船模型,只能仿自于最先试制的轮船。该式轮船的发明家是法国的乔弗莱,时在1769年至1782年之间。因此庚辰本定稿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至四十七年之间的某年。  相似文献   

20.
正扬州是一座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城市,而扬州漆器就是这最具人文魅力的基因。自古就有髹漆成器之说。漆,漆树伤口流出的树脂;髹,以漆漆物之意。髹漆成器,就是把树漆涂抹在器物表面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扬州漆器起源于战国,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扬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漆器的重点产区。与平遥推光漆器、福州脱胎漆器、成都卤漆漆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