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十年来,苏联农村合作经济的组织形式几经发展、演变。全盘集体化之前,主要是进行所有制形式的变革,建立合作社和集体农庄的组织形式。以后,开始注意和重视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建立作业队(组)的组织形式,实行集体承包制,以扩大劳动者的自主权和使劳动报酬直接同最终成果相联系。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来,由于广泛推行企业承包制,对企业经营机制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实践也表明,承包制确实存在着不少严重问题,除了大中型企业还没有真正搞活、效益没有明显提高、政企没有彻底分开以外,承包制还存在着妨碍政府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问题。表现是:第一,基数递增的承包方式,实行倒累进上缴税利制。超过承包额以后,企业收入越高,上缴财政比例越低。这不仅使财政收入低于工业增长速度,财政也无  相似文献   

3.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多年,人们有褒有贬,焦点集中在企业的各种短期行为。本文在指出承包制实质是一种委托代理制的基础上,概括了承包企业行为特征及产生根源;提出了确定承包基数的较合理方法和成立真正意义上的承包考评委员会,从而完善承包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中国农业合作化虽然以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为师,但两者也存在明显差异。在发展路径上,苏联集体农庄的发展完全取决于政府意志;中国农业合作化过程是政府主导和民间需求相结合,更加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意愿。在所有制上,苏联集体农庄的土地和大型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所有,且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农业生产合作社则根据不同时期生产实际及时调整,并在公有化程度上逐步退却。在富农政策上,苏联主要通过暴力镇压方式消灭富农,并剥夺其全部财产;中国主要采取行政强制,在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其留下了出路。在单干户政策上,苏联强迫单干户加入集体农庄;中国则是引导方法单干户入社。在生产管理上,苏联主要实行集体承包制;中国则采取包产到队的生产责任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种形式的承包制作为实行两权分离、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的有效形式,获得了迅速地发展。然而,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承包制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完美无缺,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因之,我们不能把视线停留在承包制的近期效果上,而要着眼于它的连环效应和远期效果。为此,有必要探究承包制的内在局限性及问题的症结。以便抓住关键,采取相应对策,并选择最佳完善途径。完善承包制的关键所在这里所说的承包制,不是现行概念中的承包制。因而,这里所说的完善,也就不是对现行概念中承包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这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农产品,另一方面也使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要求城镇开放农副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及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从1984年开始,我国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改革是从两方面着手的:一是改革作为“小社会”的国有企业,二是从体制外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的改革先后采取过放权让利、利改、承包制(小型国有企业还实行过租赁、…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承包制受到亿万农民的欢迎,在农业生产中发生过巨大的威力。在工业企业中实行承包行不行?从1982年普遍推行经济责任制以后,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河南等省首先在中小国营企业试点,然后在全国一些大中型企业试行多种形式的承包制,大都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从全国看,1987年4月,中央召开第二次省长会议,总结肯定北京等地实行多种形式承包经营经济责任制的经验,按照“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  相似文献   

8.
一、企业经济责任制及建立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必要性 1981年开始,全国范围内的工业企业普遍推行了“经济责任制”,1984年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深化和发展,按照两权分离的原则,围绕着搞活企业,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中型企业这一中心任务,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代表的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开来,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到1989年底,全国90%以上的预算内工业企业,95%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实行了承包制。但是,由于改革事业,特别是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第二步改革的逐步深入,发端于农村土地承包所带来的效益和热情日渐萎缩,因此,土地租赁制应运而生。本文仅就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向租赁制过渡的几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 我国目前实行的土地承包制,形式上仍然带有中国古代多种土地制度的痕迹。 土地,这个古老而现实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各时代的人们。人们对土地制度作过各种不同的梦,也曾根据生产力的要求,作过种种变换。从原始社会始,曾有过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的交替,也曾有过集中经营与分散经营的轮换。但是总而言之,这种生产关系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从1979年中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涌现了推广承包制的潮流。实践证明,中国的承包制是带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改革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我们不能认为承包制已经尽善尽美,承包制从开始推广到现在,都存在如何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同时,承包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使我们认识到,推行承包制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法,才能体现出承包制的生命力来。现实极大地触动着新时代的企业家,并为他们提供发明创新管理方法的机会,以张兴让、张世伦、李万春为代表的“满负荷工作法”、“群体经营工作法”、“企业效益保证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宏观调控机制的改革,对控制投资规模、紧缩财政信贷方面,取得较好成效。企业改革开始向内部机制配套改革转化,各种承包经营责任制由局部试验转向大面积推广。国营工业企业中,已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占68%。82%的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60%以上的大型国营商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社会总需求仍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我国推行企业承包制后所带来的进步和矛盾,比较了现有承包形式三种可能的发展选择,提出了承包制向股份制过渡的构想。文章认为,承包制推行后的体制特征是:政府和企业之间以收入分配为中心的有限分离,承包者一定程度的自主经营加之以政府的外部行政控制。承包制最有利的发展前途是向股份制过渡:近期内以完善承包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主,中期目标即应是创造规范化条件,实现过渡。  相似文献   

13.
如何正确评价与完善作为我国现阶段企业改革基本形式的企业承包制?学术界众说纷纭,观点各异。本文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探讨了现行企业承包制的弊端,并从承包企业行为目标,承包企业行为短期化等方面,详尽地剖析了企业承包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疆兵团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新疆兵团农业经济体制改革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子。兵团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团场企业承包制下的家庭承包制,既发挥了团场统一经营的集团优势,又适应了农业生产的特点,较好地调动了两个主体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双重合约机制中的团场与职工的博弈行为,以及体制中的强团和富民的矛盾关系始终是兵团农业经济体制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此,该文对兵团农业经济体制未来改革的走向进行了展望:理顺团场与职工的利益分配关系,不断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以土地承包利费改革为核心,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子。  相似文献   

15.
<正> 目前,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取得了势如破竹的进展。承包制正从比较狭小的范围,走向普遍推行的阶段。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与此同时,承包制的理论研究也随之深入。现将搜集到的1987年以来有关承包制的新观点、新提法,整理简述如下: 一、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概念和形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刘易斯收敛条件的考察发现,中国不彻底的城镇化破坏了农业部门生产效率提高所必要的人口条件,使得二元经济结构呈现长期化发展趋势。当前土地制度安排引致了双轨城镇化问题,导致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失衡;受损失厌恶行为驱动,农村人口的自主城镇化过程锁定在了“流而不迁”状态;农村人口自主城镇化的失败产生了大量不在承包制形式,而以家庭为基础的不在承包制形式正瓦解集体一致性行动准则,使农村集体所有权的制度运行存在名义化取向,加大了农地制度创新阻力,引致农业生产陷入传统陷阱。基于此提出:要打破土地增值错配格局,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改变不在承包制形式并保护经营权;城镇化建设要允许人口实现农村退出,以适应农业生产率提高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家庭承包制前提下,稳步推进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村.经济第二决飞跃的客观要求和关键环节。本文比较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形式,认为推进土地流转、完善家庭承包制的关键在于改变以往农户对承包地的实物占有为价值占有,因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是土地流转的最优形式。  相似文献   

18.
政府在诱制性制度变迁中起引导作用.随着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农业转移人口进城是一个必然趋势,为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提供了经济社会条件.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进入了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新时期.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政府要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的完善、经济补偿价格的提高和农村社会保障的健全,降低农业转移人口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交易成本,增加制度变迁的利润.新时期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农村内部引导机制主要有:以维护农业转移人口土地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丰富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以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为评估原则,提高承包地退出的经济补偿水平;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安全保证,构建农业转移人口承包地退出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9.
国内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国内现有几种较为典型的农业保险模式的分析,笔者认为农业保险持续稳健发展不仅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动和扶持,还必须因地制宜采取统保、共保、再保等经营方式,依托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平台,实行强制投保与自愿投保相结合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承包经营责任制(简称承包制)以其较明显的近期效果和较小的风险及其灵活性和适应性首先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成为我国企业改革模式的最初选择。截止一九八八年底,全国约百分之九十三的大中型企业已实行了承包制。不可否认,承包制对增强国营企业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起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