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合理而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不但能够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更能成为现代文明的标志。因此,如何做好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医保行业的当务之急。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杨艳霞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4,(3):155-158
当前,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中的异地就医问题十分突出:报销流程复杂、监督管理困难、报销比例低、待遇兑现难等等。文章针对异地就医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在认真分析异地就医待遇兑现不畅通的现状和根源的基础上,深入探索解决路径,探索构建异地就医待遇兑现的畅通机制,进而提出解决异地就医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我今年70岁,曾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现因我儿子被调到外地工作.为便于照料我,儿子要求我一同前往。这本是好事,但我依然犹豫不决。主要问题是我体弱多病,而又不可能随时回原地医疗保险机构指定的医院就医。请问: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1):39-51
随着老年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医疗服务供给模式难以适应流动人口现状。借助2015年度"流动老人医疗卫生服务专题调查"数据,对老年流动人口的异地就医行为进行分析,发现患病流动老人选择异地就医的比例达六成。目前老年流动人口的参保地路径依赖影响其就医流向,且门诊费用未能异地直接结算阻碍老人异地就医习惯形成,其"边际人"身份容易催生消极就医心态。本文认为,老年流动人口实现异地就医有赖于"家庭-社交网络"提供的支持体系与异地就医制度保障:家庭为流动老人提供情感支持、亲属照料与代际资源转移,社交网络则具有获取信息、病友共情与朋辈示范的效应;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系统解决了异地就医的技术难题,同时医保待遇整合使跨省结算成为可能。建议继续强化家庭支持,鼓励流动老人重建社交网络,扩大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的知晓度,优化备案流程,逐步完善"住院+门诊"的全方位医疗费用结算体系,帮助流动老人更方便有效地实现异地就医。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论述了异地就医报销程序及异地就医看病难、报销周期长、参保个人负担过重等问题,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实行全国医疗保险统筹,建立异地就医结算制度。 相似文献
6.
陈利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7,17(5)
为解决我国医疗保险的结算制度跨区域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医疗保险异地结算制度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从人口流动性增大、老龄化问题严峻以及不平衡的区域医疗资源分布三个路径分析异地结算制度产生的社会根源,总结出当前我国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费用结算的主要方式.深入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剖析我国异地就医的社会现状,并提出改革和完善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8.
文章基于社会生态理论框架,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混合线性模型探讨影响跨省异地就医肿瘤患者住院费用的社会生态因素。结果表明,跨省异地就医消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占比最高(18.66%),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次均住院费用最高(45 535.24 元);住院费用受个人特征中的肿瘤类型、个人行为中的住院天数、环境层次中的就医距离、政策层次中的实际报销比例的影响(P<0.05)。需从跨省异地就医肿瘤患者个体及其所处生态环境层面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引导患者有序就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吉林省异地就医和总体就医数据,采用数据描述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了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对于医疗行为和费用的影响,认为:异地就医结算平台所服务的人群和资金规模不断增加;相对于非平台数据,平台数据中的三级医院占比从87% 提高至93%,这样的结果主要是由于硬件条件较好的三级医院率先和平台实现联网,以及平台结算的异地就医人员类型不同所导致的;平台导致异地就医人次数和异地就医医保支出的增加,但是由于异地就医和本地就医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总体就医人次数和总体医疗费用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宋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4):11-1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属性界定模糊是制度推广中诸多问题的源头,解决这些问题亟需认真反思新农合的制度归属和未来发展方向。新农合建立之初选择沿袭合作医疗的名称和传统,随着制度的推广,某些“合作性”的制度设计已愈发不利于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对制度进行深入的学理分析显示新农合在政府责任、参保原则、统筹层次、保障内容等制度环节均具有明显的社会保险属性。新农合制度今后发展方向应该是逐渐向社会保险蜕变,真正规范为农村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立法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祖祥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39-141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主要是依靠高度集中统一的行政干预和行政政策,缺乏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法制建设已成为制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瓶颈。从我国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的三个方面予以论述,即一是要树立正确的立法目标和原则;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的框架和主要法律制度的构想;三是如何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立法。 相似文献
13.
孙淑云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6):104-107
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必须把中国国情和国际经验相结合。从借鉴医疗保障制度国际建设经验的宏观视角看,我国“转型”时期所建立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属国家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范畴,其“初级”和“过渡”的状态,决定了保障的目标应定位在“大病”上,并与农村公共卫生制度以及其他医疗保障制度相对接,依法构建由多层次、多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组成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侯玉花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51-5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项新兴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是我国政府实施新农村建设,追求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本质上讲,应属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医疗保险,由我国国情与现实所决定。它是具有过渡性质的、以基本医疗为着眼点的、非典型的社会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范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柳钦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5)
自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为部分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进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农民参合积极性还不高;管理体制不健全,尚未适应工作需要;合作医疗基金筹资成本大,补偿标准不尽合理,补偿能力有限;医疗监管难度系数较大;立法滞后,政策不过硬;缺乏合理的人才机制等等.在今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范与完善,需要从几个方面着手: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扩大筹资渠道,建立长效机制;改善与外部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尽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制度和管理制度;强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管,提高管理效率;加快相关立法,确保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政策的稳定性;加强新农合人力资源建设,重视乡镇卫生院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6.
农民的参与意愿、参与能力及参与程度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久运行的基础。鉴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保障参合农民权益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必须以参合农民的实际医疗需求为中心,进行筹资管理、补偿监督等制度性建设,构建适宜的农民参与机制,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优化医疗机构服务,让农民真正融入合作医疗制度中并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7.
孙晓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14-19
农村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确保农村“病有所医”的制度保证,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两种制度割裂运行衔接不充分,导致诸多问题产生,给农民尤其是农村贫困群体利用卫生资源带来不便。实践表明,要使医疗救助对象得到最大程度救助的最佳选择,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实现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农合制度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8.
合作医疗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国60年来,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两个发展阶段.回顾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60年的发展变革历程,总结和分析其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完善的制度设计是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保障;主体功能与作用的充分发挥是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适宜的制度环境是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陈爱如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51-55
目前,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三张网",要想实现"城乡医疗社会保障一体化"的目标,每个制度构建本身与制度之间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调查分析W市医疗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现状、问题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按照"制度全覆盖、筹资多渠道、保障分层次、政策可衔接、管理趋统一"的原则,构建"城乡医疗社会保障一体化"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张云燕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4(2):82-86
稳定的资金筹集机制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长效运行的前提基础,所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于解决资金筹措问题.在合作医疗供、需、管三方利益相关主体博弈导致合作医疗出现筹资瓶颈的约束条件下,要在遵循服务可及性、公平性的前提下,通过重视农民的权益保障的立法,形成统一的法律体系并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立法内容上进行积极探索,从法律视角提出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问题的对策,确保合作医疗的良性运行,缓解农村因病致(返)贫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