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校学术腐败现象日益严重,其表现类型多样,成因复杂,治理困难。本文试着运用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针对高校学术腐败现象,着重分析其构成系统的各要素,探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并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对策,以其对高校学术腐败的治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根源、社会环境、制度因素、科技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学术腐败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民主党派监督遏止学术腐败的独特作用,探讨了在高校实行民主党派监督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校学术腐败现象,试图探寻一种他律机制与自律机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主体理性的体认、情感的认同和自愿的接受,形成自我的内在道德意识,并在实践中凝化为稳定的学术德性,从而净化整个学术道德生态,构筑学术腐败"防火墙",对高校学术腐败起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文从学术责任的角度剖析高校学风不良现象的深层原因,认为部分学者在维护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责任、学术创新责任、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责任、学术传承责任等方面存在着缺失而引致学风问题。提出从加强自律教育、加强学术共同体责任感、完善学术评价机制及健全惩治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的法纪法规等措施入手,探索维护学风清正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校学术腐败现象,试图探寻一种他律机制与自律机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主体理性的体认、情感的认同和自愿的接受,形成自我的内在道德意识,并在实践中凝化为稳定的学术德性,从而净化整个学术道德生态,构筑学术腐败“防火墙”,对高校学术腐败起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看高校学术腐败的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术腐败并不仅仅是道德层面和正义层面出现的问题,它还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问题。在治理学术腐败的问题上,道德教育是一种软约束,加强法制不过是强化一种外部约束力量。只有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才能使高等教育产生一种对学术腐败的有效抗体或防御机制,使学术腐败者难以利用人事管理上的漏洞而通过投机取巧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术腐败及其防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术腐败现象,它的产生既有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因素,也有高校自身的问题。防范与治理高校学术腐败现象,不能只进行道德批判,而应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标本兼治,应从依法自主办学、加强民主管理、建立学术保障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惩防。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术腐败现象频繁有着深刻的学理根源。在以效率取向学术制度安排和公权力渗透学术研究背景下,部分学术共同体蜕变为“学术特权利益共同体”,以知识/权力共生的双面形态左右学术研究的运行轨迹,垄断学术资源和破坏学术民主;大学独特的“单位制度型学术”,形成“保护一束缚”二重机制,极易滋生体制内学术腐败;权力场域和利益博弈的强势存在,是学术腐败的深层制度诱因。为此,强化学术共同体的自治和自律、重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合理边界,协调权力和利益、构建高效清廉的学术同行评议制度,克服学术研究目的的伦理模糊、强化学术腐败的伦理矫治,是治理高校学术腐败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期刊中学术腐败的主要表现,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并从刊物用稿角度提出了遏制学术腐败的对策:加强编辑自律,提高识别学术腐败的能力,完善审稿制度,开展学术制裁。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术腐败及其遏制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等学校是近年来学术腐败的重灾区和高发区。学术腐败的表现形式包括官学一体化、“文人相轻”现象的泛滥、学术研究上的不公平竞争、学术研究和学术评价活动中的功利化和非理性行为、泡沫学术以及假冒伪劣活动等方面,它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广泛的和深远的。高校学术腐败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主要是管理体制方面的缺失和个别人自律不够,为此应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给予有效的遏制。  相似文献   

11.
学术腐败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腐败问题是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出现的新课题 ,打击学术腐败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概括高校近年易发、多发腐败问题在招生、基本建设、物资采购、财务管理、学术评价和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形式与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腐败的对策建议:(1)着力构建预防腐败体系;(2)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3)创新反腐倡廉的领导机制;(4)整合反腐败资源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3.
论述高校学术腐败呈愈演愈烈的趋势,表现在出版、发表论文、课题申报、学位授予、项目评奖等方面的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行贿受贿;其产生的根源是多元的人生价值观、扭曲的学术评价、乏力的监督惩罚;指出必须采取道德、行政、法律、舆论等措施,予以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4.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高等院校,在跨越式发展的同时,腐败现象也在滋生和蔓延,而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是后者得以出现的根本原因。关注高校防止利益冲突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新时期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从源头上预防高校腐败,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增强高校工作者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促进大学生廉政教育科学化,为公共事业单位反腐败提供借鉴等方面,阐释了关注我国高等院校防止利益冲突问题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任务。发挥制度在反腐倡廉中的根本作用,对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现代化大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当前高等学校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还存在着体系不健全、内容不完善、贯彻执行不到位等问题,高等学校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应该营造宣传制度、执行制度的良好氛围,提高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深入调查研究,增强制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现有制度的体系化建设,注意制度建设的层次性和系统性;注重制度建设与制度的贯彻执行相统一,推动制度贯彻落实机制建设和执行的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总结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在考察历史进程主线的基础上,着重梳理了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立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在总结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实践启示的基础上,着重对深化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战略性的认识,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指针,不断加强治理和防范腐败的力度.本文提出了防止和遏制高校腐败现象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校内的腐败与社会相比 ,表现更为复杂 ,更为隐蔽。治理高校腐败 ,单纯强调监督收效难如人愿。加强用人机制改革 ,把选人权、用人权、干部监督权、权利剥夺权真正交给教职工群众 ,认真选拔优秀人才 ,加强干部使用监督 ,重视干部的教育和培养 ,严惩违法违纪分子 ,是从源头上治理高校内腐败现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