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邓小平稳定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改革、发展、稳定。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稳定又处于重要的位置。邓小平稳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具有时代性、全局性、辩证性的特征。邓小平稳定思想是事关中国发展建设的战略思想,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和国际环境的稳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坚持和实践了邓小平稳定思想,而且丰富和发展了稳定思想。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改革发展稳定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基本点是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三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一定要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促进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着力推进改革、谋求发展、确保稳定。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关于稳定、改革、发展三者辨证关系的思想主要体现在 2个方面 :改革和发展依赖于稳定 ,稳定的程度直接影响、制约着改革的力度和发展的速度 ;稳定又依赖于改革和发展 ,改革的力度要与稳定的程度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从稳定是历史发展的要求,是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和实现稳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等方面论述邓小平关于“稳定”的历史哲学思想。认识稳定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地位。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稳定思想是其博大精深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不仅有着深刻的内涵 ,即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思想稳定和国际环境稳定 ,而且还有鲜明的特点 ,即开放的稳定、长期的稳定、全面的稳定、发展的稳定。学习运用邓小平的稳定思想 ,还应该充分认识到稳定的前提、目的、核心、根本和关键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任何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都必须以社会政治稳定作为前提条件。因此 ,科学的选择实现政治稳定的路径意义非常重大。对处于社会转型重要时期的我国社会来说 ,实现政治稳定既是我党在政治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要追求的政治发展目标 ,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这就决定了在我国 ,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之路在于发展经济 ;实现政治稳定的必由之路在于民主建设 ;实现政治稳定的关键之路在于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7.
改革、发展、稳定的三者关系 ,是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的一个关键问题。根据邓小平的思想 ,发展是目的 ,改革是动力 ,稳定是前提。全党同志要善于总揽全局 ,从整体上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稳定压倒一切"的重要思想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容。(1)中国的改革、发展需要外部的稳定,但更需要的是内部稳定;(2)稳定是全面稳定,但政治稳定居首要位置;(3)在影响、破坏中国稳定的各种危险中,来自国内的危险是主要的;(4)"左"和右都是不安定因素,右则是主要危险;(5)巩固、发展稳定大局要靠党的领导,靠改革和发展,靠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社会政治稳定思想的基本内涵,是社会和政局的稳定,核心内容是基本政治制度的稳定,根本标志是基本政策的稳定。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方法是:四项基本原则是根本,社会进步和发展是基础,改革开放是手段,依法治国是保障,正确的舆论宣传是关键。邓小平的社会政治稳定思想为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极大地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留学生稳定和发展对地方高校的意义,分析影响地方高校留学生稳定的原因,提出了建立地方高校留学生稳定、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我国大规模侵权事件频发,研究大规模侵权理论,特别是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模式,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大规模侵权损害的救济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构建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模式,即以政府服务为主导,综合运用以侵权人赔偿为基础、责任保险为主力、救济基金为保障的多位一体救济模式,用多元化的思维和举措保障受害人获得救济,从而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频发的农业环境侵权和农产品安全事故已引起我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现行法律制度对农产品致害侵权规制失焦,分配弱势侵害人较一般侵权人更多的道义可责难义务,削弱了法律的评价作用.对农产品致害侵权的耦合性的研究,可为兼顾农产品致害侵权行为主体双方利益平衡找到答案:农业环境责任保险是重要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受害人同意是被告针对原告提起的故意侵权之诉而主张的抗辩事由。在美国侵权法中,有效的受害人同意可以表现为很多形式,包括明示的同意、未传达的同意、表面上的同意以及默示的同意。对于这些形式的充分理解和把握对于设计我国侵权法中的相关规则颇有裨益。建议我国的侵权法草案在采纳明示同意的基础上,借鉴美国侵权法中的有关规则,增加推定形式的同意和默示形式的同意。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大量征收农村土地,但征地过程中却出现了大量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如征地权的滥用、补偿标准过低、失地农民生活缺乏保障、政府在征地中功能错位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严格界定土地产权,依市场机制形成土地征用价格,并探索以土地入股等多种补偿方式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工作,加强政府在征地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陆法系侵权法源自于古代罗马侵权法律制度。以《阿奎利亚法》为代表的罗马侵权法,在侵权法的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确立了侵权责任成立的基本要件,推动了侵权行为责任方式的文明进程,并首次确立了侵权法的过失责任原则,为大陆法系现代侵权法的归责原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在已有文献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利用西部上市公司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认为:西部上市公司前五大股东控股比例和CR5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并且存在能使公司绩效达到最高的最优股权集中度;从股权结构来看,西部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能否获得提升的关键在于能否使前五大股东控股比例尽可能地接近最优值。  相似文献   

17.
论侵权行为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诉讼法学的“举证责任理论”作为出发点,反思了我国侵权行为法理论的不足,并提出了修正意见。文章认为,在侵权行为内部,各法律要件之间是以一定层次结合在一起的。在具体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法律要件事实的举证责任也是依次出现的。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网络在带给人们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问题。其中公众最为无奈的当数网络隐私侵权问题。探讨网络隐私侵权行为之构成、网络隐私侵权行为违法性之阻却及网络隐私侵权行为之法律规制,对净化网络环境,保护网络隐私权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状告新闻媒体的官司急剧升温,越来越多的诉讼干扰,已令新闻单位穷于应付。在《新闻法》迟迟未出台的今天,法律该如何为舆论监督“撑腰”,新闻侵权与普通的民事侵权是否完全一样等关键性问题,亟待在司法实践中加以解决,以利于舆论监督的正常行使。基于新闻报道的特点和作用,新闻媒体作为舆论监督的代言人,应与一般的民事侵权有所区别,依法应该享有其作为特殊主体的特殊权利,即法律责任“豁免”,这在舆论监督权的法律保护存在着严重失衡现象的当今,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侵害公民名誉权的构成要件提出了新的观点,对侵害公民名誉权构成要件是否应具备“确有名誉权受到损害的后果”提出了质疑并进行了法律思考,对侵害公民名誉权的情形和承担民事责任方式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