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国《公司法》第18条规定:“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适用本法,有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这一条文直接表明公司法与外商投资企业法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对“二法”这种关系产生的基础具体内涵及其走向作一些考察有利于加深对“二法”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公司法与外商投资企业法关系的历史考察我国第一部外商投资企业法是1979年7月1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我国《公司法》则到1993年12月29日才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相似文献   

2.
涉外税收优惠是我国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国自1980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开始,到1991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加上其它一些对内外资企业同样适用的法规,已建立了相对独立的涉外税收制度。实践证明,构成这一制度核心的涉外税收优惠对于我国利用外资,特别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起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行的涉外税收优惠已…  相似文献   

3.
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这是继《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之后,我国公布的又一项重要的外资立法。外资企业是指全部资本为外国投资者所有,并由外国投资者独立经营管理的企业。《外资企业法》的颁布,为在  相似文献   

4.
王宏波、朱永良在<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撰文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既有内资企业适用的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也有外资企业适用的1991年4月全国人大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相似文献   

5.
盼望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已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带有法典性的基本法律。这部法律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法律化。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是我国关于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条件、组成和  相似文献   

6.
我们通常所说的“三资企业”,一般指的是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具体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而从税法的角度来界定,还应该包括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即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从事生产、经营和虽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因此,本文所用的“三资企业”是指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三资企业”在我国投资的增加,其生产总值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也不断增加,向我国缴纳的税收收入也逐年递增。而我…  相似文献   

7.
合资企业资本制度虽然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合资企业资本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即概念并没有得到解决;虽然学术界普遍认为合资企业注册资本制度属授权资本制,但这一重要的理论问题仍有探讨的必要;由于外商投资企业法与《公司法》的规定不一,在注册资本问题上如何适用法律在理论上已经出现了混乱;与注册资本密切联系的投资总额制度普遍被误解,以致不断受到质疑,由于相关制度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参照中外合资企业办理,故这些理论问题对各种类型的外商投资企业具有普遍的意义。  一、合资企业资本确定原则的实现方式  学理上为…  相似文献   

8.
关于经济合同法的科学含意,目前我国法学界基本有三种表述:一是狭义经济合同法,系指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1993年9月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它是调整国内各种经济合同关系的基本法;二是广义经济合同法,系指以上基本法及中央和地方颁布与其有关的条例、实施细则、决议、办法与意见等法规;三是大经济合同法,系指广义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及与其相关的法规.它是调整国内、涉外各种有形、无形商品…  相似文献   

9.
国家在1983年9月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中规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职工有权按照我国工会法和工会章程建立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工会活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以下简称合营企业)是我国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形式,其内部的领导组织体制和生产管理形式与我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颁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地发展。八年来的实践证明,它对于我国引进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正象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它在发展中也是会遇到一些问题的,认真总结经验,有助于完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规,进一步办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本文仅对其中目前存在的一些基本的比较突出的法律问题作些剖析。  相似文献   

11.
我国税务强制执行制度作为一项比较系统的税收法律制度,是社会主义法制发展的必然产物,并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法制建设过程中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健全。八六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征管条例》)的颁布,标志着税务强制执行已  相似文献   

12.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颁布以来,催生了大量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为我国改革开放发挥了有目共睹的积极作用。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受制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在企业盈亏分配立法规则的设计上十分粗糙,进而产生了企业盈亏分配实质不公的问题。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盈亏分配制度的重构,应当按合营各方实缴资本分配盈亏;在区分行业的前提下原则上禁止外商控股;改进现行的出资作价方式。  相似文献   

13.
郑文睿 《理论界》2007,6(7):173-174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这部法律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盼和众多法学家的心血,它标志着我国民主法治的进步与和谐,促进了民法典的制定。《物权法》在第四编担保物权部分规定了动产浮动抵押制度,这是对我国担保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但关于浮动抵押制度的条文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关于设定人的规定最为致命。  相似文献   

14.
劳动部、对外经济贸易部联合颁发的《外商企业劳动管理规定》,详细规定了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及其职工的合法权益的相关条款。规定强调,所涉及条款适用于对我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外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职工、华侨和台湾、香港、澳门投资者在中国大陆投资举办的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  相似文献   

15.
新近出版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迄今我国研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著作中,阐述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一部,它的出版对于当前我国发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该书对中国近代中外合资企业发展史的阐述中有几点值得商榷。一,关于近代中外合资企业的开端。该书对此语焉不详。例举最早的中外合资企业是1897年中日在上海合办的一家轧棉工场。其实,近代中外合资企业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872年。据《申报》1872年5月18日、6月28日、7月18日,同年《上海新报》1月30日及上海部分英文报纸报道,上海成立了一家中英合办的华利银行。该银行是由英商为主体的七家大洋行发起,利用华商资本建立起来的。当时,上海、香港的许多中国商人都  相似文献   

16.
澳门基本法与香港基本法之比较研究钟业坤1990年4月10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正式颁布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两年之后的1992年3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又审议通过并正式颁布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这两部“...  相似文献   

17.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作为我国当前外商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几年来发展较快,速度超过其它外商投资形式,其主要原因,可以从合作经营企业法律特征中分析得出:(1)出资方式多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经营企业法》第8条规定:“中外合作者的投资或合作条件可以是现金、实物、土地使用权、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和其他财产权利”。这里的其它财产权一般是指股票、债券等其他收益。从我国合作企业实践看,中国合作者大多提供土地、劳务、现有场地、厂房、设备、少量资金等;外国合作者往往提供资金、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几个立法缺陷及其克服的对策王晨雁目前正在实施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对吸引外资,加快我国的经济建设,无疑是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的。但是,随着我国《公司法》的颁布和...  相似文献   

19.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6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香港国安法》),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天签署第49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下称合营企业)经过13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形式之一。1990年习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下称《合资法》)施行10年的情况,对该法中关于董事会人选、合营企业的期限、合营企业财产的国有化和征收等问题作了修改,使之更加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还抓紧修订、增补《合资法》的一系列配套规定,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中外合营企业法律体系。但是,随着改革开砍政策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引进外资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