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荫棠是近代中国一位颇具民族意识和维新思想的著名爱国者。他在“查办藏事”和推行改革的过程中,积极维护国家主权,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在西藏的势力,巩固和加强了清朝中央政权在西藏地方的威信和地位。为改变西藏经济文化的落后面貌,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思想和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尽管因种种原因没有能付诸实施,但他的改革思想对近代西藏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直到解放前,他的一些政绩,仍在西藏僧俗群众中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2.
陈鹏辉 《中国藏学》2012,(2):129-134
1906年,张荫棠奉派前往西藏查办事件。张荫棠到藏不久,就遭到以"有令喇嘛尽数还俗,改换洋装之事"的弹劾,这条弹劾见之于《清德宗实录》光绪三十三年正月己亥条,长期以来,人们每每援引此条对张荫棠劝导的藏俗改良做出了"强令"、"脱离西藏实际"等评判。张荫棠遭弹劾一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笔者尝试做一些探究,以还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对民族主义的思想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当前学术界有人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笼统地归入民族主义存在着不妥之处.事实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不仅声称反对民族主义,而且与民族主义存在着尖锐的思想对立.本文通过对"乌玛"认同挑战民族认同、真主主权挑战国家主权、伊斯兰化挑战世俗化等几个方面的具体分析,揭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想与世俗民族主义思想对立的一面,揭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产生的意识形态根源之一就在于回应世俗民族主义的挑战,并试图以此澄清当前学术界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问题上存在的认识偏差.  相似文献   

4.
赵君 《中国藏学》2008,(2):11-17
川边藏区历来与西藏关系密切,可以说是西藏的大后方.在"清末新政"改革中,清政府为了实现"固川保藏"的目的,派赵尔丰在川边藏区实行了包括近代教育改革在内的"新政".在这场被称为"改土归流"的近代改革中,赵尔丰顺应全国废除科举、广兴学校的历史潮流,在川边藏区大力推行近代教育改革,通过采取广办学堂、劝谕藏民子弟入学等措施,普及了文化,推动了川边藏区和西藏地方近代教育的兴起,对安边御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为张荫棠、联豫和十三世达赖喇嘛在西藏地方推行近代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日学界所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大都是以汉族政治社会思想和活动为主,忽视了西藏等边疆民族主义.清末,英国侵略西藏地方产生了西藏激进民族主义.这是中华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民国时期,五族共和的中华民族主义理论成为应对西藏激进民族主义的较佳选择,展现了民族主义建构民族国家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埃及的地方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与伊斯兰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埃及为个案,论述了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意识形态根源之一在于回应民族主义的挑战.本文认为埃及地方民族主义在本质上是世俗民族主义,对伊斯兰教采取的是排斥宗教干预政治的世俗主义的态度.由于伊斯兰教在埃及社会文化中的传统地位,早期埃及民族主义思想家的理论主张中不可避免地留下了深刻的伊斯兰印记,并成为伊斯兰现代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混合体;中期则渗透着民族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的争夺;而后期则表现为与伊斯兰教决裂的较为彻底的世俗化立场,贬抑和排斥伊斯兰教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想占据了上风.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民族理论政策研究>是本刊的重点与特色栏目.本期刊发郝亚明博士<中华民族认同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目标>认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可定位为"民族认同文化",其建设目标在于弘扬和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过程中,要把培养和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意识作为导向和目标,确认和保障少数民族文化的应有地位,消除影响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地方主义思维和民族主义思潮,加强对中国"多元一体"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与现实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人的"天下民族主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单纯 《世界民族》2001,(2):11-20
由于每个民族形成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经验不同,各民族的民族主义表现形式也不同.与西方历史上的公民民族主义、种族民族主义、多元民族主义相比,中国人在"夷夏之辨"的基础上形成了特殊的"天下民族主义".它把文化道德看成民族认同的最高标准,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起着稳定各朝各代的主体族群、维系文化边缘族群与主体族群的亲和力作用,它的"天下"情怀与对世界具有普遍性价值的认同是中华民族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内在构成来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可以定位为"民族认同文化",其建设目标在于弘扬和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过程中,要把培养和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意识作为导向和目标,要注意确认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应有地位,要注意消除影响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地方主义思维和民族主义思潮,要加强对中国"多元一体"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与现实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初期,梁启超最早提出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尽管梁启超由于害怕这个主张非常可能引起要求推翻清朝政府的排满而不得不最终放弃,但是民族主义的思想热潮在留日学生里面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一事件为中国同盟会民族主义的思想纲领做了牢固的思想铺垫,这导致在这一思想浪潮中不乏有很多浓重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我国孙中山先生为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表现于:一方面紧密联系民主、民生、民族主义;另一方面更加强调民族平等的思想意识,坚决反对本民族间的压迫和奴役,也反对本民族去奴役或者压迫其他民族,更加提倡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和合作。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社会政治思想的民族主义论述的是民族与国家应当一体的理由,而作为一种社会政治运动的民族主义却难以实现民族与国家的一体。由此,民族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困扰了人类社会数百年,并引起各种民族冲突。本文作者从分析文化民族、政治民族与法律民族的关系入手,试图为民族主义建立一种框架,并认为基于政治民族和法律民族的国家民族主义终将取代基于文化民族之分的联邦主义。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以后,产生了中国近代意义的报刊,这些报刊有官办的,有商办的;有国人自办的,亦有外资创办的。这些报刊的创办者所处的政治文化背景、办报的目的差别很大.但对西藏问题却都十分关注。特别是我国自办的报刊更加关注西藏的重大政治问题,及时报道国家的治藏方略和政策得失,传达国内外关于西藏的信息。文章以《东方杂志》为个案,论述晚清报刊与中国西藏的关系,从而阐明西藏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西方学者认为,当前的世界是一个由“民族-国家(nation-state)”构成的“国际体系”。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民族-国家”体系也已经扩张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民族主义(nationalism)”迄今为止仍然是全球范围内影响最为深远、最具有号召力的政治口号之一。但中国作为一个特例,在经历了引进“民族主义”话语的时代以后,却最终选择了“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理念,并在现实运作中稳步发展,这表明“民族-国家”及其“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并非这个世界上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外关于民族主义定义众说纷纭。在分析研究已有民族主义概念的基础上,本文试图重新定义民族主义,即民族主义是指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建立于民族共同体基础之上的维护和扩大本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权益的思想观念、理论思潮和实践活动,以促进本民族的生存、独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和地区民族主义:双向运动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地区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表现与特征、地区民族主义的历史渊源、地区民族主义与全球化进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及地区民族主义和国家政治变革的关系。文章指出 ,全球化和一体化带来的进入世界市场的新机遇以及对传统民族国家主权的侵蚀 ,为地区民族主义的复兴提供了新的空间。诉求在一个新的全球化世界的认同和地位的地区民族主义 ,不仅在事实上促进了国家内部政治体制的变革 ,并且说明随着全球化的深入 ,民族主义运动的内容、形式和空间范围都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已经并且还将对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发生深刻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是受世人高度关注的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它的建成通车将改写西藏无铁路的历史,对促进青藏两地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快速和谐发展带来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同时,青藏铁路又将会成为一条世界顶级旅游带,打造这条旅游精品线,将会促进青藏两地甚至西部地区旅游业全面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Putting into context the sentiment expressed by Tibetans on both sides of the Himalayas that true Tibet is located elsewhere, this essay focuses on an under-commented-upon consequence of Tibetan trans-Himalayan mobilities since 1959: the creation of two incommensurable modes of nationalism. One of these is territorial, the other embodied in the form of the Dalai Lama himself. The result of this dual nationalism has not been mutual compatibility and an increase in potential modes of Tibetan belonging, but mutual interference and a broadened scope for unbelonging. As such, the dispersed spatiality of community it enacts is reminiscent not so much of the romantic, organic unity of Herderian modes of (methodological) nationalism as it is of Heine's experiences of manifold unbelonging and contemporary German-Jewish articulations of a ‘portable homeland’. Ultimately, to reckon with such originary unbelonging, theories of diaspora and mobility must treat concepts of both home and mobility as mixtures of stability and instability, movement and stasis.  相似文献   

18.
周竞红 《民族研究》2006,8(4):11-19
学界对中国国民党边疆民族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一些近代民族主义的研究也常常涉及这一问题,但是专门以国民党前身组织和其执掌全国政权之前的边疆民族观为考察对象,并梳理其边疆民族观演变过程的成果尚不多见。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这一问题。清末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及其政党边疆民族观的走向,深刻地影响了传统中国国家的转型,特别是其最终抛弃汉族主义,提出民族团结、平等思想,坚持大中华民族新主义,对唤醒各民族意识和各民族共同推动国家转型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9.
Ping He 《Social Identities》2013,19(1):127-154
Abstract

China had developed relatively independently and had been almost immune to Western influences until the 19th century. Its basic way of life, cultural identity and state organization had continued almost uninterrupted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archaic period. How China has adapted to the modern world since it was forced to be integrated into the modern world and, in the process, how it has changed its perception of self‐identity provide an interesting topic for study.

This paper offers a tentative discussion of the percep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modern China. It first explores the ideas of culture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traditional China, and then examines how these ideas were transform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changing soci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he final part of the paper is devoted to the recent search in China for new ideas of culture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context of a series of unprecedented events marked by the opening of China, economic reform, and rapid industrialis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