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汉字是书法的构形基础,书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汉字的简化,并时时体现着汉字的简化,这就是"书法与时代文字形体的共时性"规律.然而在今天这个规律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简化字入书既有难度,也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是当代人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书法的构形基础,书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汉字的简化,并时时体现着汉字的简化,这就是"书法与时代文字形体的共时性"规律.然而在今天这个规律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简化字入书既有难度,也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是当代人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从书法中窥测字体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汉字而论字体,有三种不同的含义:一指文字的形体;二指书写的字体;三指书法家的字体。这三种意义互有关联但各有分别。就文字的形体讲,只須分为正草二体。就书写的字体讲,一般又分为正草隶篆四体,或真行草隶篆五体。就书法家的字体讲,那是指各家书法的风格,可以分得很多,最流行的如颜体、柳体、欧体、赵体之类便是。由于有分别,所以要说明我们所讲的是文字的形体;由于有关联,所以我们又可以从书法中窥测字体的演变。不过,所谓“书法”,是指实用性的书写说的,并不完全指艺术性的法书,所以文字的形体可以和书写的字体有关系;而和书法家的字体就不生干涉。因此,所谓演变,也即是由篆而隶,由隶而楷这些字体演变的过程,而不是指书法家法书的渊源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素凤 《兰州学刊》2013,(9):180-184
从目前发现最早的商周文字到小篆,很多字的结构模式发生了变化,汉字结构变化的原因十分复杂,本文主要分析书写对古汉字结构变化的影响.汉字书写者对于字形简便、有别和美观的追求及书写时有意无意的“变异”,都是导致汉字形体变化的重要因素,而汉字形体变化往往又导致汉字结构模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一书法一词,始于书艺大盛的唐代。其实,这门学问早就有了。《周礼》把“书”列为六艺之一,所指不仅是识字,也包括了书写,与礼、乐、射、御、数并列,说明它已是一种必修的技艺。今日出土的殷代甲骨文字中,就发现不少用干支文字作练习的练字骨。就其最本原的意义而言,可以说书法是与文字同时产生的,有了文字也就会有书法,要求按照文字的形体结构和书写工具的特性来写字。正确、清楚、整洁、美观,这些书法的实用要求,对于世界上各种文字来说,是共同的。而在整洁美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就使书法发展成为一门艺术。我国的汉字书法,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与文学、绘画并驾齐驱。每个时代都产生了一批著名的书法艺术大师,他们一般都具有高度的文化和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6.
论汉字构形的整体联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汉字属表意文字体系,因形表意,字形是它的本体。它不仅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而且是汉民族思维的产物和思维方式的工具。以汉字文化学的理论为指导,在对汉字形体结构进行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汉字形体结构和辩证思维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汉字构形具有整体联系性。  相似文献   

7.
陈华 《东岳论丛》2004,25(4):159-162
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书写艺术 ,在世界上 ,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因此 ,认识和学习书法艺术对于了解中国文化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董雪静 《学术论坛》2012,35(4):197-200
"厚"是中国古代书法美学较为后起的范畴之一,主要指一种圆润滚实、肉膏骨健、笔力逑劲的书法审美风格。从汉魏自然朴拙之自发风貌到晚清书家精心刻意之自觉追求,"厚"逐渐由一种简单拙朴、雄强泼辣的书法形体特征发展成为成熟的书法审美风格和艺术品鉴标准,在形态美、立体美、力度美等方面体现了中国书法高度的艺术创造性和审美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东岳论丛》2017,(1):179-185
汉末魏初,汉字字体演变正发展到关键时刻,钟繇于此时师从曹喜、蔡邕和刘德升三位书法家,系统学习各种字体,并在后来的书写中不断总结经验,创制新体,后世将其所善诸体统称为“钟书三体”,即隶书、楷书和行书,实际还应包括篆书。但是,因为家学家风、社会环境和个人性格等方面的原因,钟繇不善草书。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在书写中传承古法,使当时出现的俗体逐渐成为正体,其书写中充满雅的气息,可以称得上是文人书法时代的真正开创者。  相似文献   

10.
汉字的构形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造字之初,据义而构形,形义关系非常密切。作为自源性文字,汉字独特的形体构造渗透着原始的文化信息,具有见形而知义的表义功能。在发展的道路上,汉字与汉语互相支撑、互相制约、共同发展,成为唯一独立于世界拼音文字之外、延续使用几千年、至今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文字体系。从汉字的实用功能出发,其形体构造也在悄然变化,隶变、简化造成汉字形体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又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汉字则是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历有六大形体结构,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统称“六书”.名曰“六书”,实际上讲的就是汉字的构造原则和造字方法.“六书”与汉字正字早已结下难分难舍之缘.  相似文献   

12.
文字的产生意味着书法的出现,文字书写活动,即是书法活动,而文字书写教育,亦即是书法教育.殷商甲骨干支表"六甲"习辞,是最早见到的中国古代文字书写教育史料,是中国书法教育最早的范本和教育内容,标志着中国书法教育的开端.这一书法教育内容,从殷商、西周,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至唐初,由于童蒙识字和书写教材的变化,以六甲为内容的中国古代最早的书法教育范本,逐渐被<千字文>等新兴的字书所取代.  相似文献   

13.
汉字识别经历两个阶段:视觉对汉字形体信息整合阶段,形体信息与语义、语音、语法等不同信息凝合阶段。影响汉字识别的形体因素有来自构形的、有来自形体复现频次的、有来自编排方式的等多种。媒介物的汉字编排应根据传播内容及受众情况,遵循优化选择的原则来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建筑经历了一个由原始色彩浓厚的"穴居""野处"而逐渐向地面迁徙的历程.这个历程不仅在古籍中有记载,在汉字形体的构成中也可以找到作证.作为记录汉民族文化的符号系统,汉字在演进过程中总是受着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在汉字形体中,蕴涵着丰富的古代居住建筑方面的科技信息,彰显着我国先民在居住建筑方面的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近代汉字研究是当前汉字研究中的一个热门,但近代汉字还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无论是大型语文辞书还是专业词典,都没有"近代汉字"这个术语.因此,学界有必要对近代汉字这个术语做出界定.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汉字形体和字用两个角度,将汉字分为上古汉字、近代汉字和现代汉字三个时期,把近代汉字定义为指汉代初年至"五四"时期这一历史阶段的汉字.  相似文献   

16.
汉字文化是中华民族印象文化的一个典型,汉字线条艺术很早就被世界公认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门类,也是整个东方艺术的重要代表。直到电脑盛行、电子代笔日趋普及的今天,汉字文化及其线条艺术的魅力不减,已经大大超越了个体的情性表达,有显著的印象民族的文化一致性识别特征,代表的是"民族复兴"背景下的一种民族精神。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认识这种汉字文化热的主要根源及意义:书法母体的文化一致性;审美追求及作品形制的文化一致性;与"文房四宝"相关的文化一致性;情性表达功用的文化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汉字的起源,有实物可考者,应是半坡彩陶上刻划的符号。随着历史演变形成造诣极高的书法。史籍载有黄帝时史官苍颉造字,殷虚出土的甲骨文,商代铸于青铜器上的金文。秦后的大篆、小篆、以至后来发展的楷书、草书、行书等,经过了几千年的历程。汉字的书写具有高度艺术价值,会集象形、指事、形声、会意等有中国特色的文字与书法。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朵灿烂之花。  相似文献   

18.
汉字型文字的综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字原来是书写汉语的文字,传播到邻国和国内少数民族,成为书写许多种非汉语的文字,形成一个汉字大家庭。他们学习汉字、借用汉字、仿造汉字,又进一步创造汉字型的字母。本文用宏观的比较方法,对汉语和非汉语的各种汉字型文字(包括19种语言的30种文字),进行综合的观察,研究它们的一般特点和相互差别  相似文献   

19.
汉字形体修辞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字形体修辞作为一种具有深广民族文化基础、表现力很强的修辞手段,目前并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研究也不够深入。本文通过研究和梳理汉字形体修辞的各种现象,从六个方面对汉字形体修辞效应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书法,即汉字书刻艺术。中国书法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民族文化土壤润育的一株奇葩,它以极至的审美价值傲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 中国书法艺术,虽在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才首次被冠以“书法”。但是它做为一门汉文字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形成的艺术,可从商代的甲骨文字算起,至今近四千年历史。它既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又是历代书法家不断继承、创造、发展的民族文化艺术硕果。 叹为观目的中国书法美,美在—— 1.独特的书写形式 世界上的书写工具都是硬笔,而中国书法却使用软笔——毛笔(金石铸刻是先以毛笔书之)。毛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