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阶段进行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普查工作高度重视,并寄予很高的期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扎实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全面部署了农业普查工作,要求查清"三农"发展基本情况,找准"三农"发展差距和短板,  相似文献   

2.
一、经济普查是统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一,开展经济普查是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搞好这次普查,对于全面、准确、科学地掌握基本国情国力、区情区力,为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施科学管理和决策.  相似文献   

3.
王立辉 《青海统计》2005,(11):12-14
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我国的发展进入新的时期、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而开展的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依据。这次全国经济普查涉及基本单位普查、工业普查、建筑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四项普查的系统工程,是一次综合性的普查。具有周期合理、调查范围广泛、信息全面,组织协调难度大的特点。所以,加强对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研究,对于指导和完善下一步我省普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略陈浅见。  相似文献   

4.
《中国统计》2004,(6):14
中国统计学会与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于5月20日在北京钓鱼台大酒店联合召开全国经济普查方案研讨会。会议邀请统计、经济、社会学界近30位知名专家、学者共济一堂,围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试点方案及实施细则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国务院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中国统计学会会长李德水同志做了重要讲话并听取了各位专家的意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既是为正确认识国情、准确把握国力、科学制定国策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又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次重要实践,也是全国上下的共同…  相似文献   

5.
《统计与经济》2004,(3):1-1
国务院决定,200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融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以及基本单位等项内容于一体的一项综合性普查,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统计部门迎来的一场重大战役。  相似文献   

6.
《青海统计》2004,(9):14-14
国务院定于2004年开始进行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主要是为了全面掌握全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信息,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认真搞好经济普查,对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经济结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情。开展好这项工作,对于科学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非常重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多次召开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专门颁发了《全国经济普查条例》。今天,  相似文献   

8.
严文杰 《四川统计》2013,(12):37-38
五年开展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国家为全面详细了解我国二、三产业发展状况而统一组织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为摸清“家底”、掌握国情国力而采取的有效方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各单位是如何看待经济普查呢?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四川省工商局、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管局、彭州市丽春镇人民政府、成都市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  相似文献   

9.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60号)要求,我国将于2013年底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经济普查是准确掌握经济总量、全面反映经济结构优化、体现转型发展成果、完善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手段。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省情省力调查,有助于我们掌握更详实、全面的统计数据、摸清家底、把握省情,客观反映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推动统计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决定于1997年进行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要求今年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11月24日,《解放日报》记者、本刊记者就本市开展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工作采访了冯国勤副市长。在采访中,冯国勤首先强调了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重要意义。他指出,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为了准确掌握农业生产要素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各项社会经济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搞好农业普查,对于推动本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九五”计划的实施,加快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五年一次的经济普查,是国家为全面了解我国第二、三产业发展状况而统一组织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在以往普查内容的基础上,侧重于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生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全面更新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此项普查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一作难度大,因此准确把握普查的切入点显得尤为重要。总结前两次经济普查经验,要成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关键要把住“四关”。  相似文献   

12.
即将开展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融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以及基本单位等项内容于一体的一项综合性普查,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统计部门迎来的一场大战役,是今年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配合这项工作的展开,让更多的人了解经济普查,现将我国的普查制度以及经济普查的有关知识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2月2日,《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03]29号)提出,国务院决定,在200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今后全国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分别在逢3、逢8的年份实施。由于经济普查是一项非常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其涉及范围之广、参与部门之多、技术要求之高、工作难度之大,都超过了以往各项普查。因此,为了科学、  相似文献   

14.
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的调查.它能为国家宏观决策,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引导企业正确判断行业发展和市场走向,提高经济效益提供重要的依据.此次经济普查不同于以往的其他普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我就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正在进行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融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以及基本单位等项内容于一体的一项综合性普查,与以往开展的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等项目,在组织模式、技术要求、数量质量控制等方面均无可比拟,而且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近年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国民经济结构成分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第二产业有比较完善的统计调查体系,  相似文献   

16.
林岚 《四川省情》2024,(1):57-58
<正>2024年1月1日起,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五经普”)的普查登记工作将全面开启。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经济普查与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共同组成三大周期性全国普查项目,此前,我国已在2004年、2008年、2013年、2018年分别开展了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今年为第五次。  相似文献   

17.
梁普明 《浙江统计》2004,(10):45-45
一、必须认真培训普查人员 为什么要强调认真培训普查员?即将开展的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是系统地全面地了解我国、我省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的国情国力、省情省力调查,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综合性调查.是一项多工种、多工序的庞大系统工程,不仅缺乏经验,还缺乏专业的普查人员队伍.  相似文献   

18.
《浙江统计》2008,(5):1-1
国务院12日上午召开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会议和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并讲话。他强调,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一次重要的社会动员活动。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各项工作,全面准确客观真实地掌握经济情况,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工作是我国步入新世纪并继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综合性的国情国力调查。通过这次普查,将能够全面掌握1993年第一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益等基本状况;对于各级政府研究制定服务业发展规划,优化服务结构,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进一步规范和统一我国服务业的财务核算制度和统计调查制度,逐步完善服务业发展的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制度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统计》2008,(5):12-13
充分认识这次经济普查试点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这次普查除了常规的普查内容外,还增加了能源消耗和主要耗能设备普查.普查技术要求之高、工作难度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