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恩格斯作出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断之后,便一直纷争不断.如何看待哲学的基本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发问,因为任何发问都是寻求.但是,如何发问,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澄清哲学的基本问题.海德格尔在追问存在的时候,曾经把追问分成"问之所问"、"被问及的东西"以及"问之何所以问"三个层次.我们现在就借用海德格尔的这一发问框架去追问"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人的全面发展中个体与类的矛盾,以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关系,都是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教育难题.把这些问题置于评价系统的"应该"和"是"(伦理尺度与历史尺度)来考察,有助于我们对上述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在关于本体的追问过程中,"追问"的恰当性,"本体追问"的恰当性,以及"追问者"的恰当性,都是要考虑的.但无论是怎样的追问和观察,追问者都象是洞穴里的囚徒,关于洞穴的追问也在洞穴里,人类之思及其所思之义都只有有限意义.真正的认识或本体认识不是"认识",不是对象化和追问所得,而是身心即在其中驾驭着的生存,不是欣赏的对象而是进入式的生活.在此我们看到了人类之"思"和"义"的自我本质,看到"觉性"和"良知"的对象性,从而来到真正的"无我"纯洁之地,看到日常本体的"自是"状态.  相似文献   

4.
"大学"自从其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和教育模式诞生起,对于这种机构的教育功能以及教育模式的批评追问就没有终止过.而这种批评和追问,在近现代之交的中国和美国,再一次掀起了一轮高潮.这一高潮在中国,伴随着西方式大学教育模式的兴起与展开普及和中国传统书院教育在存在形式上的式微、在教育内容上的退缩而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有关"大学之道"的争论.这里所谓的"大学之道",已经不仅仅指作为机构形态的大学,更意指大学教育的哲学思想与伦理旨归.而在美国,由于现代大学教育中自由主义和实验主义教育思想的盛行,古典主义教育思想也处于日渐窘迫的困境.在这样的状况之下,马一浮和欧文·白璧德从现代大学体制之外和体制之内两方面,对其功能、大学中人文教育的可能性等进行了新的阐述发明.而他们那些看似保守的声音与姿态,其实都坚定地朝向着人类文明之未来所在大学之道.  相似文献   

5.
人文学科的性质、分类、实现形式以及理工科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建构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点.据此,我们按照"核心课程群--主干课程群--课程群"三个层级提出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并试图依据理工科院校的办学目标、专业特色、培养方向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进行设置.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战"实质上是一场科学与人文之战.科学与人文对人类的福祉与危险所能承担的责任都是有限的,促进"两种文化"的沟通与融合,是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必须予以面对的问题.这对于我们反思教育体制的专业化局限、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的视域与语境必然要发生转换,但人文精神的底蕴仍然表现为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追问;在数字技术被奉为青臬的数字化时代,非常有必要肯定"人文取向"对"数字化生存"的意义.只有达到"道"与"技"的完善结合,人类才能真正做到"诗意地栖居"."数字化"为技术与人文的合流构筑了非同寻常的新平台,或许可以超越仅从技术维度去界定"数字化"的局限,而期待一个技术逻辑和人文逻辑相耦合的"数字人文"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环境如何进入伦理"之追问,是环境伦理的基本问题,它敞开了异常显明的哲学改变.在自我意识维度,它激起了作为意识现象的道德世界观之转变,将我们遭遇到的日益紧迫的环境问题或自然生态问题看作人类之命运、文化之命运和道德之命运,并拓展出将自然与道德联结在一起的环境伦理之论域.在承认方式上,它激起了作为伦理普遍性的伦理世界观之转变,代表了人之类型的转变、文明的演进和伦理发展的基本方向.该问题涉及环境伦理学史的基本论争,是从根本上处理哲学问题和文明问题的尝试,指向了文明之演进、哲学之转变、实践哲学与哲学实践之突破、人之类型的转变以及建立在生态基础上的实践方式之确立.  相似文献   

9.
在毛泽东的实践思想的形成过程中,唯物史观无疑具有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将毛泽东的实践思想作"历史唯物主义"追问就是用特殊的方武来对待唯物史观的产物.在这一追问模式的发展态势中,我们可以在充分肯定其所具有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绝对性的同时,也将其所具有的相对性在新的层面上予以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理性的危机--关于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对话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任何"理性"都是在具体思维传统之内的理性,生活在现代或后现代的经济学家们不得不再次追问黑格尔和韦伯反复追问的那个古典问题:什么是理性?或者,如麦金太尔所问的:何种理性?因此,我们必须对自亚当·斯密以来主宰经济学200多年的"理性主义"进行必要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认为,自古以来,西方传统哲学就有两个追问方向一是追问"存在者",一是追问"存在".但是,从柏拉图到黑格尔,西方的传统哲学,模糊"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别,并把"存在者"当作了"存在".追问"存在"的哲学思潮,在古代曾经有过可喜的开端,但后来几乎被淹没了.海德格尔的哲学史观以及他对西方哲学史所作的梳理,为人们重新认识西方哲学史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之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从资本批判理论的层面重提马克思政治哲学,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则从入的自由发展角度汲取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价值意蕴,由是观之,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当代意义在于其科学的思维方法与深远的人文意境仍然"在场".在当今时代,回答社会发展的问题域,仍然需要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历史视域、问题意识和人文关怀,在这个意义上,与时俱进的马克思政治哲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现代社会的实践视界.  相似文献   

13.
对于任何一个学科或学说而言,先行标划出它的问题域,对于确定和确证它的研究对象,从而划清学科边界都是首要的工作。伦理学作为面向人的心灵、面向人的行动、面向人的行动的正当性的学问,从大伦理学着眼,它就是人之为人的学问。伦理学,无论是作为学科还是作为学说,如要做得彻底,就必须对之进行哲学前提的批判和人性基础的追问,在此基础上确立起来的问题域才是可信的,其论证才是有效的。进行哲学前提的批判和人性基础的追问,就是对人何以必须有德性、如何拥有德性、怎样运用德性进行前提追问,借以解决德性何以可能、如何可能和怎样可能的问题。基于这种追问方式,伦理学的问题域及其论证方式就沿着两条进路而展开,即作为伦理学研究对象即德性与规范的问题域及其论证;伦理学自身的问题域及其论证,而把这两种方式连接起来的核心问题便是德性如何可能的问题,亦即自由意志如何可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松泉 《北方论丛》2002,(3):127-128
"什么是艺术?""艺术在社会人生中居于何种地位?""艺术何以成为人类精神的栖息地?"如何科学地解决这些艺术的形而上问题,在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领域中向来是一个既古老而又非常重要的理论课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们,都曾经给出了种种不同的答案,有些经典性的论著还做出了全面系统的研讨、甚至还曾得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普遍的认同,并且载入了思想史册.在艺术美学即将走向新世纪的当前阶段,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艺术在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当代世界范围内所出现的由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失衡而引起的人类文明的危机,以及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由于忽视人文教养而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都在昭示人们:高扬艺术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的重要性.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塑造,如果人们继续用实用的态度对待科学和艺术,片面地搞"重科技、轻人文"、"重物质享有,轻人文教养",忽视科学和艺术的人文涵蕴与价值取向,这必然会导致整个民族精神文明水平的衰退与社会时尚的庸俗化.于是,人们对艺术的形而上追问自然转向了寻求艺术、科技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也就是力求实现科技发展(物质文化)和人文追求(精神文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据我理解,这就是于茀同志新著<艺术的位置>出版的现实依据和学术背景.  相似文献   

15.
<周易>中提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华古代文明史始终贯穿着人文教育,中华民族也有着辉煌的人文历史.上溯至孔孟老庄,诸子百家,下推到朱熹、曹雪芹,即使像张衡、沈括这样出色的科技人才也是光芒四射的文化大家.即便到了近代,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年代,也同样有如鲁迅、蔡元培、何叔同、闻一多等名闻遐迩的文化名人.可当下,一些高校在市场经济和应试教育的重压下,人文教育严重滞后,社会上已经出现道德淡化、人格沦丧、思想空乏、品质低劣等一系列与人文建设格格不入的现象.究其原因,无不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功利主义思想的滋长有关.同时应试教育体制下人文教育不健全,使得一些人在学校中难以受到有效的人性上的教育和陶冶.因此,如何扭转这一态势是我们不得不思索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艺术?""艺术在社会人生中居于何种地位?""艺术何以成为人类精神的栖息地?"如何科学地解决这些艺术的形而上问题,在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领域中向来是一个既古老而又非常重要的理论课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们,都曾经给出了种种不同的答案,有些经典性的论著还做出了全面系统的研讨、甚至还曾得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普遍的认同,并且载入了思想史册.在艺术美学即将走向新世纪的当前阶段,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艺术在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当代世界范围内所出现的由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失衡而引起的人类文明的危机,以及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由于忽视人文教养而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都在昭示人们:高扬艺术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的重要性.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塑造,如果人们继续用实用的态度对待科学和艺术,片面地搞"重科技、轻人文"、"重物质享有,轻人文教养",忽视科学和艺术的人文涵蕴与价值取向,这必然会导致整个民族精神文明水平的衰退与社会时尚的庸俗化.于是,人们对艺术的形而上追问自然转向了寻求艺术、科技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也就是力求实现科技发展(物质文化)和人文追求(精神文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据我理解,这就是于茀同志新著<艺术的位置>出版的现实依据和学术背景.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人文既有统一的渊源和传统,又面临分离和冲突的现实.科学对人文的背弃使科学丧失人文性而发生异化,引起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追问、批判和反思.让人文复归科学是对科学技术反思的结果,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以"艺术是什么?"的问题开始的对艺术本质的追问原本就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基本假定上,这样一种追问方式不仅注定会掉进将艺术"现成化"和"物化"的陷阱,而且压根儿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自欺欺人的把戏,它一开始就错认了诗学、美学和艺术哲学的基本问题;西方的艺术之思始终受制于以现成性思维方式为特征的知识论形态的美学和各种经验—实证科学的观念,而艺术在艺术存在中成其本质,用一种现成性的思维方式根本就不可能进行艺术本质的追问;使艺术成其为艺术的是"真理"而非"真实",艺术中发生的真理乃是"存在者进入无蔽状态",但从"再现论"、"表现论"到"象征论"的艺术观所持的都是一种"符合论"真理观,其实质是以"正确性"为根据的"真实"观念,从这种真理观出发同样会错认艺术的本质;艺术是真理进入存在的突出方式,并因此而是我们人类的历史性此在的一个本源。惟有从存在问题出发,从艺术与人生此在以及艺术与存在的意义之间的内在关联入手,方可思入艺术的本质问题;我们必须打破那种对象性—现成性思维方式的迷妄,将对"艺术本质"的追问视为一个直接关系人的存在意义的永无止境的求索过程;海德格尔的艺术本质之思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但他对追问入口的选择是独断的,也过分依赖于他自己特殊的"真理"概念,追问的又是艺术的本质之源而非艺术的本质本身。  相似文献   

19.
刘毅  刘兆程 《理论界》2008,(5):211-212
战后韩国的教育完成了一个由科技教育向人文教育的转型。教育的发展先于经济的发展使得教育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但很快,这种动力就转变为对教育以及人自身的探讨。中国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教育的人文性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而现阶段我国人文教育的途径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相似文献   

20.
西方汉学尤其是美国汉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在今天,讨论这样的冲击必须首先追问:我们所讨论的对象在西方学术话语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作为中国学人的我们,在面对这些"异质"话语之时,又该持有怎样的心态.只有弄清了这些问题,才能最终保证中外学术对话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