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假日记     
这几天,我发现妈妈经常偷看我的日记,这使我非常苦恼。怎么办呢?就这样让妈妈看吗?不行,这是我的隐私。和妈妈讲理?不行,一定会弄得不欢而散的。怎么办……有了!我有办法了!我装糊涂,来个“请君入瓮”。这天,我照常写日记,不过日记的内容有了一些特殊,是这样写的:2004年12月7日星期二晴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在班里又谈论了家长看孩子日记的事。对此,我的一些同学非常无奈,说给家长讲理吧,家长不听,还说这是为我们好,弄得双方都尴尬。现在,我的一些同学的日记本每天都不放在家里,害怕父母的“检查”,有时连真心话都不敢写。我的父母就不是这样,…  相似文献   

2.
去年6月底,外孙女就读的人民路学校要放暑假了。班主任老师给同学们布置完假期作业后,还特意布置了要写10篇日记的任务。放学后,我把外孙女带回家,她便迫不及待地问:“姥爷,啥叫‘日记’呢?”为了准确回答外孙女的问题,我随手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找到“日记”的条目后,用通俗  相似文献   

3.
教女有方     
刘娟 《社区》2005,(2):52-52
女儿的一本日记足足让我破译了好几天。记得那天女儿放学回家,一改以往先看电视、吃零食的习惯,一声不吭地跑入自己的房间,直到吃晚饭时,三唤五请才出来,匆匆扒了几口饭又躲进了自己的房间。女儿怎么了?第二天,女儿阴着脸上学了。我不顾丈夫的劝阻决定偷偷看看女儿的日记。谁知,女儿日记的第一页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日记属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偷看者,请悬崖勒马。”女儿早已做好准备。死丫头,就是万丈深渊,我也要跳下去。怀着为女儿着想的心情,我继续翻开日记。天啊!丫头的日记不是英文,便是符号、数字:“她带着她的恐龙GG(哥哥),在我面前…  相似文献   

4.
原来,我家老屋门口有一株木兰树,是我读初中时栽下的。当时学校开展“每人栽一棵树”活动,还要求写一篇栽树日记,爸爸就从表叔家给我挖来这株木兰。刚栽下的时候,它跟我一样瘦小,因为埋头书本,我经常忘了给它浇水。只记得那篇极尽矫情的栽树日记,被当作范文贴在“作文园地”里。  相似文献   

5.
——您对犹太教持什么态度?梅特罗(A.Metraux)曾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您:“他具有犹太知识分子的一切特点”.您知道这段文字吗?——当然知道,而且梅特罗与我原先有着兄弟般的情谊。——您对他的这个看法如何解释? -我认为我身上犹太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6.
《铁流》图的来历和传播《鲁迅日记》一九三○年九月十日载:“下午收靖华所寄《十月》一本,《木板雕刻集》(二至四)共三本,其第二本附页烈宁像不见,包上有‘淞沪警备司令部邮政检查委员会验讫’印记,盖彼辈所为。”最初阅读至此,心想鲁迅在日记中很少有这样的涉及时政的记载,而今如此特书反动派的“德政”,显然是对“彼辈”非常憎恶,已是怒不可遏了……后来我又发现,这则日记  相似文献   

7.
(一) 庚子年(1900年)西太后决定对外宣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回答。其中,恽毓鼎的说法受到不少人的重视。据恽毓鼎说,西太后决定宣战是因为轻信了江苏粮道罗嘉杰之子向荣禄密呈的“假照会”①。由于恽毓鼎参加过宣战前的几次御前会议,有的同志对他的说法深信不疑,断言“他的纪述是真实的②”。有的同志还引用《景善日记》、袁昶的《乱中日记残稿》、吴永的《庚子西狩丛谈》等书的有关内容作为旁证,认定恽毓鼎的说法是可靠的。虽然也有少数人对恽毓鼎的说法持保留以至否定的态度,但从近年来发表的论著看,不少同志仍对恽毓鼎之说深信不疑,认为“假照会”是促使西太后决定宣战的主要原因。鉴于这种情况,我认为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一点考证。  相似文献   

8.
遗失的美好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在家里吃了不少苦头。 事情是这样的:中午放学回到家后,妈妈问我作业是什么。我撒了个谎说:“抄一则日记”。吃完午饭,我休息了一下就去做作业了。妈妈那双神奇的眼睛看出了我是在撒谎,就又说:“到底是写一则日记还是抄一则日记?”我开始心慌起来,  相似文献   

9.
在鲁迅的生平业绩中有一项活动是人所共知的,那就是关于抄录古碑。鲁迅曾说:“S会馆里有三间屋,……许多年,我便在这屋里抄古碑。”但他究竟是怎样抄录古碑的?抄了一些什么古碑?抄过以后作何用途等等,这些问题,现在都应进行研究。为了提供一些方便,今就《鲁迅日记》(包括书帐)中所载搜求碑拓的顺序状况寻辑资料,初步作些简要介绍,就中几点需要说明: 一、所谓“碑刻”,按照《金石学》的  相似文献   

10.
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丁玲同志深刻地描写了莎菲女士的悲剧。本文试从莎菲生活的时代、环境入手,探讨莎菲悲剧的根源及其性格上的矛盾。 关于莎菲生活的时代,一般论者都笼统地说是五四以后,也有的同志说得具体一些,是五四退潮时期或二十年代中期,另有一种意见则认为是大革命失败之后。我认为,这些说法都不准确。《莎菲女士的日记》写于一九二七年,发表于一九二八年二月《小说月报》十九卷二号上,“日记”的最后一则标明时间是“三月二十八日”。显然,小说所反映的只可能是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八日以前的生活。另外,从一九二八年开始,北京改称“北平”,莎菲在“日记”中仍用“北京”名称,也说明莎菲的“日记”写于一九二八年之前。再看第一则日记即“十二月二十四日”所记,当天来的报纸中有所谓  相似文献   

11.
航向标怎样写观察日记呢?先看看下面的指点:确定好观察对象,对其连续观察,以便能写出事物的变化。确定文章重点及详写内容。一般就是将自己发现的最感人、最有趣的事情写具体。注意日记的书写格式。一般在正文之前,要居中写上X年X月X日,星期几,天气情况,然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显身手指指点点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么观察的?有什么新发现?在观察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仔细回忆一下,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X则》也可以自己定。前几天,爸爸给我买了三条金鱼。一条是黑的,我叫它黑将军;另一…  相似文献   

12.
近一二年来,我先后在《初中生优秀作文》、《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新民晚报》等报刊发表作文数十篇,同学们既羡慕,又感到奇怪,便问我:“你何时写了这么多的作文?”我说:“我没写,也没时间写这么多的作文,这都是我的日记呀!”我们这里的学校,自小学四年级便开始要求记日记,并作为一门作业来检查。上初中后,  相似文献   

13.
刚上一年级的女儿卉卉(化名)睡熟了,王女士无意中看到了女儿写的第一篇日记,当看到用汉语拼音拼出的日记,内容竟然是:“我的愿望是妈妈不要打骂我,还希望妈妈不要烦我……”王女士当即就愣住了:没想到女儿人生的第一篇日记,竟然要求母亲不要打骂她,而且稚嫩的言语中居然对深爱她的母亲充满了怨恨!  相似文献   

14.
宁夏小女孩马燕,因“马燕日记”轰动了全欧洲。马燕的日记被法国《解放报》记者发现,并连载发表,反响强烈,日记已被译成法、英、德、意多种文字,当然最后也“出口转内销”。她在日记本上写道:“今年我上不起学了,我回来种田,供养弟弟上学,我一想起校园的欢笑声,就像在学校读书一样。我多么想读书啊!可是我家没钱。”如今马燕及当地的一些女孩子因得到捐助而上学。贫困并不就是  相似文献   

15.
198 9年第 9期《读书》载有李冰涛先生《治古汉语易而治古白话难》一文 ,探讨《胡适的日记》一书中为胡适所不解的一句散曲“剔秃栾一轮天外月”,原文是这样的 :古汉语比古白话好懂 ,何以见得 ?因为古汉语尚有历代的注疏帮助理解 ,而古白话 ,随着时间的流转 ,意义便不得而知了。即如白话运动的大师胡适之先生 ,也有不可明了之处。如《胡适的日记》第 5 3页 ,有一句散曲 :“剔秃栾一轮天外月。”胡适在“剔秃栾”后注了个“此字不明”。其实 ,徐州方言里就有这个词 ,是很圆很圆的意思。现在的徐州人形容很圆的东西还常用这个词。“剔秃”或“…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学术界、高教界、编辑出版界,很多人正被“核心期刊”牵着鼻子走。只要你是上述各界的一分子,你就得考虑、思想:我今年或近几年有没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如果有,有没有达到晋升职称的规定指标?我编辑出版的刊物有没有进入“核心期刊”的行列?如果没有,下一步我该怎么办?总之,“核心期刊”的幽灵在游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就有必要对“核心期刊”现象加以研究,对“核心期刊”的功能给以恰当评估。钱荣贵的《“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以其对“核心期刊”的辨正和对“核心期刊”异化的揭示,…  相似文献   

17.
《鲁迅日记》中有两处提到风沙。一九三五年九月二十八日载云:“得《给年少者》一本,风沙寄赠。”一九三六年九月十九日载云:“得风沙信并稿,午后寄还之,并复。”这风沙究竟是谁?一九七六年版《鲁迅日记·人名索引》和新版《鲁迅全集》第十五卷“人物注释”都说风沙就是王志之。这是误注。风沙的儿子章中春同志现在浙江省绍兴卫生学校工作,笔者最近访问了他,兹将访问所得的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月,阙也     
“月,阙也”那是一本二千年前的文学专书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那解释使我着迷。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那斋名也使我着迷。“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  相似文献   

19.
您不信任我     
出租车把我载到一幢大楼前。“劳驾,”我对司机说,“别关计价器。我到公司里去去就回来,然后我们再朝前开。”司机不满地皱了皱眉,“先结账不是更好吗?”他问。“不不,我还要继续坐您的车呢。”我说,“瞧您,不信任我吗?您想我会溜掉?”“我什么也没想,”司机说,“什么样的乘客都有嘛,有人会溜,有人不溜……”我冒火了,“行啊,我把我的公文包留下。可是您要允许我记下您的车牌号码。”“您这是干嘛?”司机皱起了眉头,“不信任我吗?您想我会开车溜掉?”“我什么也没想,”我说,“什么样的司机都有!”“啊,说什么呢?”司机说,“那好!把我的车号…  相似文献   

20.
轻松一刻     
《社区》2004,(1):60-60
吸毒4年一天,乌鸦和一只麻雀在树上聊天。麻雀:“我没见过你,你是什么鸟啊?”乌鸦:“我是凤凰。”麻雀:“有你这么黑的凤凰吗?”乌鸦:“嗨,这你就不知道了,我是烧锅炉的凤凰。”乌鸦:“那你是什么鸟?”麻雀:“我是老鹰啊。”乌鸦:“有你这么小的老鹰吗?”麻雀无奈地说:“嗨,哥们儿,你有所麻雀无奈地说:“嗨,哥们儿,你有所不知,我吸毒4年了。”不公平有一位牧师和一位巴士司机同时去世。公车司机上了天堂,牧师却下了地狱。牧师把一生贡献于教会,却下了地狱,觉得很不公平,于是向上帝抱怨。牧师:“主啊,我一生都贡献于教会,每个礼拜天都带着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