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以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为基础,选取语篇的态度意义(accicude)为切入点,从Proquesc数据库中随机抽取五个不同学科40篇博士论文(Ph.D.thesis)的引言部分(introduction section)为语篇分析的素材,分析博士论文作者的评价立场以及价值取向的延伸。通过对学术语篇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博士论文中各个语步所使用的评价资源,并初步总结评价者在博士论文中所搭建的韵律模式(prosody),以揭示语篇评价资源的组合和修辞策略的推进与语类结构之间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2.
批评语类分析注重语境等语篇外因素,本文把语类看作一种职业行为,重点分析互类性与权力关系不对等等方面,将互类性看作跨语境界限的语类资源的策略性调用。在行业交际中,尤其是公益营销广告中,这种策略性通过语类资源的调用与整合,产生融合型、镶嵌型、链接型、转换型的互类性公益营销广告,实现劝说和促销、鼓励并促进消费、树立品牌形象与得到社区认同等社会语用功能,从而达到对消费者意识形态的操控。  相似文献   

3.
"主位"(theme)和"述位"(theme)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之语篇功能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主位结构表现了语篇的信息结构和修辞意图,对译者了解语篇中的信息分布和篇章布局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此以主位结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在主位结构上的差异,探讨了英汉互译时如何处理主位结构,以实现语篇的连贯衔接。  相似文献   

4.
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揭露/解析被语篇自然化的话语和意识形态。评价系统则从词汇层面考察语篇所协商的态度和声音,有利于这一目的的实现。以评价系统为主要分析框架,对《韩国先驱报》和《中国日报》基于同一事件的两篇新闻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发现:《韩国先驱报》采取通讯员声音基调,语篇中使用的态度资源与级差资源更多,试图通过语篇中级差资源语义值的上下调控凸显或弱化信息的聚焦,通过标题中评价资源的使用控制读者短时记忆过程中信息的筛选;相比之下,《中国日报》选取记者声音基调,其报道更为客观。评价系统和批评话语分析的有机结合为理性、客观的解读新闻话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揭示了语码转换的本质。在语码转换的过程中,关联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关联理论对于以实现AIDA功能为目的的广告翻译的翻译原则和应该采取的翻译策略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语篇重构作为一种对原文的结构和语言形式进行较大幅度的改动的翻译方法,是实现广告功能对等,使译出语符合译入语市场消费行为和译入语行文习惯,从而实现外来广告的本土化的主要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翻译目的论为依据,以最具代表性的商务英语语篇商务信函,商务合同和商务广告为例,提出目的性法则是指导商务翻译活动的依据,连贯性和忠实性法则确保商务英语译文语篇在目的语文化中交际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选取了国际知名的英语学专业学术期刊共60篇为研究语料,考察了其中元话语的使用情况和分布特点,并分析了产生以上结果的原因。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元话语是实现语篇特定交际目的的语言资源和修辞语用策略。元话语研究为学术语篇编者按语类特征分析提供了动态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指示语研究由来已久,其自我中心性和语境依赖性已得到广泛认同。在此以认知语用学为视角,探讨分析政治语篇中的指示映射;以2012奥巴马获胜演讲为例,运用指示语转移理论(Deitic Shift Theory),建构分析该类语篇的多层结构,旨在揭示其在结构和指示语使用上与其他类语篇的不同,以期为政治演讲语篇的语用分析带来启示并丰富认知语用文体学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9.
评价系统是实现语言的人际功能的一个手段。从词汇层面探讨了科技英语语篇中评价系统所包含的态度系统、介入系统、级差系统等三方面特征:科技英语语篇客观准确的特点决定了评价系统各个子系统在科技英语语篇中的地位必然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传媒语篇的价值、态度和意识传播的分析,以商品广告和国际新闻为例,分析大众传媒语篇积极和消极两种社会意识的传播,指出利用广告媒介在我国社会积极推广现代意识和在国际政治领域对某些西方政治媒体反面意识宣传提高警觉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视频的兴起,网络传播进入视频时代:对央视网和优酷网“甲型H1N1流感”议题的网络视频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视频节目来源、话语平台的影响力和话语影响力以及话语呈现和对话机制方面,网络视频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呈现都存在显著差异和一定规律。更为重要的是,网络视频传播在危机事件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话语标记语是会话中常见语言现象之一,它对话语信息具有制约性。话语标记语作为实现话语连贯的重要衔接手段,在交际过程中,具有制约、提示、话语组织等功能。它能够帮助读者/听话人用最小的努力达到最佳的关联效果。随着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话语标记语成为了语言学研究中发展迅速的一个领域。文章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话语标记语"So"的语用功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英汉经济语篇为研究对象,,基于自建语料库、运用共时对比、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归纳共享的隐喻模式,分析隐喻对理解抽象经济概念的作用,挖掘两种语篇中隐喻异同的深层次文化根源。研究表明,概念隐喻普遍存在于两种语篇中,相似和相异的的隐喻模式分别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性和差异性。这种思维共性和差异性的深层次根源分别在于文化的趋同性和差异性。研究结果对英、汉经济语篇的学习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学习者如能在学习经济语篇时有意识地运用隐喻思维,将零散的语言现象通过隐喻组织起来,形成语义网络,找出规律性,可以从宏观和整体上很好地把握语篇的脉络,更好地理解隐喻的意义,深入地了解某一时期的经济、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外部必须应对中国经济转型带来的挑战,内部依然面临着传统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两种话语体系的冲突与融合.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传统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中概念使用、研究方法、基本命题和逻辑体系的差异及其冲突进行了分析.然后讨论了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现代转型中的三维取向,亦即问题本土化、方法国际化和范式现代化.最后从价值取向、方法论、路径选择和主要任务等方面对两种经济学话语体系的融合和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现代化转型提出了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5.
先秦“文言”的文化成因及其阶段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远斌 《文史哲》2007,(4):127-133
先秦"文言"①盛行,无论是行人应对,还是诸子谈辩,均有鲜明的文言特征。先秦文言之风盛起,与周朝推行礼乐之教有因果关系。在春秋、战国时期,文言出现了阶段性发展。从应对辞令可管窥春秋时期的文言风气,"微婉其辞"是应对辞令之文言上的特点,这一特点承载的是尚礼精神,即"文辞以行礼"。从纵横谈辩可蠡测战国之世的文言风气,比兴取象、铺排其辞是诸子谈辩之文言上的两个特点,这两个特点如"张罝网而取兽",分别承载的是尚象尚势之时代性追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及其对疯癫的理解,文章对《简·爱》中的疯女人伯莎·梅森和《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活死人艾米丽·格里尔森进行了对比。伯莎和艾米丽虽然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但都有着悲惨的命运。她们都是在权力话语中被边缘化、被异化的他者,是失语的一方。伯莎在夫权的权力话语中被推向了疯癫;艾米丽在多重权力话语的重压下过着活死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王毅 《晋阳学刊》2007,(5):13-18
国际合作理论更多地强调权力、收益和国家身份等因素,现实的国际合作中,国家权力表现为话语霸权,国家收益也依赖于话语交流,而建构主义所强调的共享观念也同样需要有话语交流的基础。基于对话语因素在国际合作中之作用的分析可见,潜藏在国际合作背后的话语矛盾是导致国际合作难以持久的内在原因。因此,只有"归还"话语权,建立平等对话、平等协商的话语伦理,才是构建国际合作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基本主题就是“追求现代”,而达致“现代”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建立现代化的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叙事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叙事主体。民族国家叙事的多元性和矛盾性构成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现代性文化认同的复杂形态。  相似文献   

19.
政治语篇和隐喻密切相关。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也是社会和文化现象,它伴随社会发展并反映社会现实。借助于隐喻可以研究民族意识和社会心理。在此以俄罗斯政治语篇为例着重研究当今政治语篇中的隐喻及其功能,即认知功能、交际功能、语用功能、美学功能等,希望对以后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语篇的连贯性是结构衔接或语篇形式的表征体现,语篇的理解与心理和认知等语言外因素息息相关。由于中西方人认知思维方式的不同,形式与语义、线性与环形、悟性与理性等语言现象在英汉语篇连贯中也存在差异,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是导致其差异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