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中山晚年亲自确立和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确定不移的历史事实。需要深入研究的,不是寻章摘句去钩稽孙中山是否使用过“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以及“三大政策”这类词语的概念,而是他何以会在晚年确立和执行三大政策的思想认识根源以及三大政策与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他所主张的民生主义有着许多共同点和相似点,认定“共产主义是民生主义的好朋友”,是他确立和执行三大政策的思想根源和理论依据,是其旧三民主义在新时代条件下合乎逻辑的发展,决不是什么“临时权宜之计”。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是为着适应三大政策的需要,同时也为三大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思想理论上的依据;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新三民主义在当时历史阶段的最重要的政策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与新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有着对应关系,密不可分,决不是“三件个别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关于孙中山革命思想的酝酿和形成,三民主义学说提出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特点,我曾在"孙中山初期政治思想的发展及其特点"一文中,进行了讨论(见复旦学报,1957年,第1期).本文拟对孙中山的政治思想,在辛亥革命后的革命实践过程中,是在怎样不断地发展;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他怎样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进行了伟大的转变——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当时的客观革命形势与他主观的认识,怎样决定了他这一伟大转变问题,分别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到封建军阀手里,致使孙中山陷入绝望之中。十月革命的爆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才使孙中山重振精神,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思想,从而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始终坚持革命,勇于修正错误,同各种反革命复辟势力进行顽强不屈的斗争。尤其是他在晚年“适乎世界之潮流,应乎人群之需要”,对他创立的三民主义毅然作出新的解释,使旧三民主义发展为反帝反封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的新三民主义。他这一行动,对推进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值得中国人民永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逐步形成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他们迫切要求挣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束缚,改变现状,寻找新的出路,争取国家的富强前途和民族的独立地位.在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浪潮中,资产阶级中下层的代表,即革命派的出现,为二十世纪初中国革命形势打开的了新的局面.资产阶级革命派最杰出的代表是孙中山.正如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527页)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对孙中山与三民主义的言说是陈独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党时期和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给予孙中山及三民主义以很高的评价;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为了否定南京国民党政权存在的合理性,就对国民党奉为其指导思想的三民主义予以全盘否定;到抗日战争爆发后,陈独秀又赞扬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7.
对于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思想基础的三民主义 ,蔡和森经历了一个由反对到迎受、宣传到过激批判的态度转变。造成他这一态度转变的原因 ,一是执行共产国际和中共的方针政策 ;二是对民族资产阶级认识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只有对国情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深入的了解,从本国国情出发,才能明确革命的对象、任务和动力,制定出正确的革命方针和政策,走出符合本国实际的革命道路。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它的确立是建立在孙中山当时对国情怎样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孙中山当时对国情的认识对旧三民主义的形成有什么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的历史课题。我们不揣浅陋,拟对此作一初步的探讨,以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扩大了统一战线,赢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了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在共产国际、苏联和中共帮助下,孙中山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发展了三民主义,指导了两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实现,取得了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前,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发动了伟大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皇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不久之后,胜利的果实为军阀袁世凯所篡夺,三民主义面临严峻挑战和野蛮践踏。孙中山为捍卫三民主义,先后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结果一次次地失败了。孙中山在绝望中得到了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真诚帮助,改组了国民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以“联俄、联共、抉助农工”为基础的新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对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的评价有一个变化过程:192 7年“4·12”政变之前,瞿秋白对孙中山评价较高,褒多贬少;后期则评价较低,贬多褒少。这一变化主要因为蒋介石借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金字招牌”推行反共反革命政策,以及瞿秋白一度犯了“左”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1924年国民党“一大”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三民主义发展到新的阶段。共产国际、苏联和中国共产党人在三民主义从旧阶段向新阶段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共产国际帮助孙中山提高了对三民主义局限性的认识,为三民主义从旧阶段向新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共产国际为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提供了思想理论上的指导;共产国际、苏联和中国共产党人参与了国民党“一大”宣言的制定,为三民主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失败后,经历了种种事变,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从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飞跃,是他晚年革命思想的伟大转变,也是他一生政治文化观念的光辉结晶。新三民主义有不少“新的历史特点”(毛泽东语),其中突出的一点即是向传统政治文化的归拢趋向。近年来学术界已有先行者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研究,足启来者。本文拟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究,推迹前进。在旧三民主义中,孙中山一直没有明确提倡反帝。现实斗争的形势以及需要,使他  相似文献   

14.
弹性的符号——抗战时期中共言说中的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 ,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言说孙中山与三民主义的历史轨迹进行了新的描述 ,通过时空定位 ,揭示言说与境况的互动 ,依据互动之内涵 ,划定了三个阶段。从三个阶段的递进中 ,不仅获得多方面的认知内容 ,而且可以看出 ,思想文化史是成团成簇的话域、活脱脱的一种争辩滚动局面 ,那种板块式的把一个一个思想家的思想拼合或以语句概念的分类摘编来表述的思想史是有颇多局限的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会上,确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改组国民党,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光辉的转变。这无疑应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我们认为,孙中山实行三大政策和改组国民党,主要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但他之  相似文献   

16.
1905年10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宣布:“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扬时代是也。”从此以后,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组成部分,成了孙中山着重宣传刻意阐释的思想。按照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来看,本来民权主义应该是三民主义的首要关键。但是,为什么孙中山这位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会如此关切民生问题,并把它放在自己革命理论的突出位置上呢?这个问题有着相当深层的社会政治背景,对这些背景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理解三民主义,理解孙中山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已经七十周年了.七十年来,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已经一去不复返.展望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美好前景,令人精神振奋,信心倍增.此时此刻,我们深深怀念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中山不但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而且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著名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推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进程,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相似文献   

18.
早期的孙中山在海外求学过程中博览群书,潜心研读和从事著述,探求救国真理,涉及到西方国家的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农业、畜牧、矿业、机械工程等方面的各类书刊,对这些书他都认真和耐心地进行研读,为以后的三民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孙中山早年到檀香山接受西方教育开始,到后来的香港求学以及伦敦蒙难开始的欧美生活历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来论证这段经历对三民主义理论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号召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民国,实现了本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腾飞。他先后发动讨袁、护法和第一次北伐战争,同窃踞民国招牌实行反动统治的军阀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特别是在他的晚年,他顶住来自帝国主义的压力,排除周围顽固分子的阻挠,接受共产国际的帮助,和中国共产党携手,毅然决然改组中国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使之成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的新三民主义。为国共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础,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为中国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共两党合作进程的变化,瞿秋白对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的评价也有一个起伏变化的过程。梳理瞿秋白对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的评价,探究其起伏变化的复杂原因,反思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对孙中山的评价误区,对于深化瞿秋白的研究、客观评价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