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边文刚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在人类产生艺术活动之初,艺术的表现和再现的问题就已经显现,由于人类在认识和表现技巧方面的不断进步,艺术在表现与再现方面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艺术流派和艺术观念,这些艺术理论帮助我们认清艺术活动的本质,也认识到无论艺术再现还是表现,艺术创作活动都要从主体内心出发,要有感而发,要在艺术作品中去努力表达个人对作品主题的独特见解,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表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要在艺术创作之初,就要坚决摒弃一切功利性目的,以一种单纯的,淡泊的心态来投入创作。 相似文献
2.
吴方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2):119-121
素描写生的相关概念、目的与意义的科学认识是我们教学开展方向的基础 ,本文主要从素描再现与表现两个层面的含义在教学中的现状与问题展开评述 ,并就二者在素描写生的教与学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和提出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胡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48-50
摄影艺术的主要特征就是作品要具有深邃的意境,要有情与景的交融和艺术的内涵。运用摄影艺术的表现与再现的方法,使摄影作品的意境景与情高度契合。含蓄、寓意是创作摄影佳作的表现手法;忠实地再现景物的原貌,利用再现的手法,同样可以获取意境深远的摄影作品。 相似文献
4.
高佳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5):92-95
纪实摄影作为一种现实主义视觉样式,在其“写实”技术的帮助下坚持来自现实、贴近真实、反映现实的发展方向,它与现实主义绘画有着天然的联系,都源于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和现实主义精神的感召.同时,纪实摄影的工作方式——客观记录加主观选择,以及现实主义的批判性都要求其在一系列选择和表现中体现自己的立场和情感.本文试图从纪实摄影对现实主义超越的角度出发,运用作品分析和理论探讨的方法,阐述纪实摄影的表现主义特质. 相似文献
5.
吴家跃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9):445-446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文章简要论述了再现素描教学的重要性和表现性素描必要性 ,提出了在素描教学中表现素描对学生审美意识 ,艺术创造能力等方面培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电视播放的大多是生活再现性的内容,而电影播放的大多是艺术表现性的内容,运用五W模式分析其中的原因。分析五W中其他四个W对内容这个W的必然影响,认为:电影与电视传播不同的内容是必然的,是两种媒体本身的最优化选择。电影与电视要实现快速发展,就要传播各自擅长的传播内容,彰显各自的优势,规避各自的劣势,展开分块化竞争、分众化竞争。 相似文献
7.
丁冬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8,27(4)
艺术的再现和表现与艺术的诞生和发展相伴随,主张再现论者和主张表现论者,观点迥异,亦有不同的创作实践.但在艺术创作中,再现和表现不是泾渭分明地截然分开的,而是相对的,相辅相成的.表现和再现的形态也是多样性的,艺术创造的要义是对主体和客观的整体建构,即对内在情感和外在世界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8.
宋一苇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1):62-68
表现与再现之所以成为美学的基本概念 ,是有其深广的哲学背景的 ,这一背景就是西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两元论立场 ,并提出消解与融合的策略。认为在艺术创作上 ,应注重发挥表现与再现的各自美学功能 ,注重两者的相互生发与相互渗透 ,从传统两元论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 ,走向整合视域中的艺术审美观 相似文献
9.
10.
电视的家用性体现在接收空间开放性和接收状态休闲性上,这两个特性决定了电视具有生活再现的媒体特性。而电影的公用性体现在接收空间封闭性和接收心理专注性上,这两个特性则决定了电影具有艺术再现的媒体特性。这两种不同的媒体特性,决定了若要实现这两种媒体的高速发展,就必须重视这种不同,发挥各自的媒体优势。 相似文献
11.
时晓丽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80年代以来,反映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责难和冲击,我们以为否定者显然是将其理论支点建立在变形、僵化了的机械反映论之上,而并非是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本原;文学反映论是开放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它第一次将千百年来相持的再现说与表现说有机统一,在对立的二种文学观中找到融合的中介:主体的心灵化。 相似文献
12.
易红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8,8(4):142-144
油画作为一个外来画种,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再现与表现两种.无论是再现性油画还是表现性油画,都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语言表达一定的观念和主张,这些观念和主张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的统一.中国油画何去何从,是一个民族性的问题.油画家们在任何时候不要忘记,引进与学习别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创造.油画是个性与民族思想统一的体现,这也是民族油画兴起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YI Hong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油画作为一个外来画种,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再现与表现两种。无论是再现性油画还是表现性油画,都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语言表达一定的观念和主张,这些观念和主张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的统一。中国油画何去何从,是一个民族性的问题。油画家们在任何时候不要忘记,引进与学习别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创造。油画是个性与民族思想统一的体现,这也是民族油画兴起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从经验的角度看 ,艺术的再现和表现可以分别这样定义 :再现是主体通过客体的外在属性去反映客体的内在实体本质 ;表现则是主体通过客体的外在属性去表现自身的内在实体本质。 相似文献
15.
以解析广告图像的创作思维、艺术表现与传播效果为基础,以全新的视角去解读广告摄影在视觉文化时代的艺术表现与市场定位,旨在探索现代广告摄影的发展路径、寻求多样的影像承载与传播方式,加速广告摄影创作与制作水平的提升,从而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和不同广告受众的需要,营造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广告摄影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6.
石静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6):740-742
备受争议的纪实摄影定义命题已经没有讨论的意义,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纪实摄影的属性。在外在属性"介入性"和内在属性"真实性"的互动共生中,可以看到真实并未被篡改,介入不等于干扰,以观看的方式进行记录,完成了纪实摄影以介入的形式表达真实的特质。真实在这里得到了延伸而不是曲解。 相似文献
17.
张美萍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21-23
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精神是贯穿整个古代文化思想史,遍及儒、道、佛家,并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础性缘由和深层次根源,而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主客二分思想也是贯穿整个西方古代与近代文化思想史,遍涉各种哲学倾向与派别,并成为西方文化的基因和根由。因此,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区别是中西文化的本源性差异,这一差异生发出中西文化的一系列区别。文章首先分析了由此差异衍生出来的西方重推理分析与中国重直觉顿悟的思维方式,接着分析由此差异造成的艺术创作中西方重模仿、中国重感兴的创作方式,最终过渡到西方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注重再现的思维方式,而中国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注重表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屈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6)
民俗摄影是用摄影的视觉语言、表现形式记录并展现丰富深邃的民俗文化与民俗事象,以丰富的图像展示形式促进人类社会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之间思想沟通、文化交流和理解,促使人类更好地认识自身发展历程,研究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形式与内蕴,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民俗摄影以纪实为原则,最完美的表现形式是专题纪实与民俗艺术摄影. 相似文献
19.
张美萍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精神是贯穿整个古代文化思想史,遍及儒、道、佛家,并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础性缘由和深层次根源,而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主客二分思想也是贯穿整个西方古代与近代文化思想史,遍涉各种哲学倾向与派别,并成为西方文化的基因和根由。因此,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区别是中西文化的本源性差异,这一差异生发出中西文化的一系列区别。文章首先分析了由此差异衍生出来的西方重推理分析与中国重直觉顿悟的思维方式,接着分析由此差异造成的艺术创作中西方重模仿、中国重感兴的创作方式,最终过渡到西方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注重再现的思维方式,而中国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注重表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民俗摄影中的传统文化及其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摄影是以民俗事象为对象的摄影活动,它通过独特的表现形式,以自身的视觉形象体现民俗的历史学术价值,并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