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集中论述和分析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概念,主要内容有如下几点:一是此概念的基本含义,二是此概念的思想渊源,三是此概念指称和意义的社会历史本质,四是此概念在逻辑上隐含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由”与“一般规则”二元模式阐释了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理论,认为过去以“自由”、“一般规则”与“竞争”三元模式理解哈耶克“自生自发秩序”有失偏颇,并进而对“自生自发秩序”概念展开了评析。  相似文献   

3.
哈耶克的终生问题是消解计划经济存在的逻辑基础,证明形形色色的计划经济存在的荒谬。哈耶克构建的自生自发秩序下的自由理袍是为了否定计划经济。他对计划经济的批判,较一般的经济学者更深刻、更彻底,但他对计划经济的控诉情绪与十分的敌意,影响其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哈耶克"自生自发秩序"概念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自由”与“一般规则”二元模式阐释了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理论,认为过去以“自由”、“一般规则”与“竞争”三元模式理解哈耶克“自生自发秩序”有失偏颇,并进而对“自生自发秩序”概念展开了评析。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深入地介绍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思想的基础上,对部分国家的学位授权政策特性进行了分析,继而指出我国的学位授权政策具有典型的“理性建构”特征,学位授权政策改革必须在“自生自发秩序”理论的指导下,给予培养单位更大的办学自主权。  相似文献   

6.
作为批评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工具,哈耶克用自发秩序理论来为资本主义辩护,认为它既是一种道德秩序,又是一种物质秩序,是自发产生的,是人类行为进化、演变的结果;而金融海啸的发生则表明,资本主义并没有克服其内在的不稳定性,从而也没有摆脱其已为马克思所证明了的周期性危机的轮回。因此,金融海啸的发生反证了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  相似文献   

7.
以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及文化进化论的文化观为视角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特征是统治精英阶层文化观念主导的"控制下的和谐"。这种和谐是建立在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等级结构基础上的和谐,是停滞的和谐。这种和谐由统治精英进行的家国合一统治模式、道德法律化、法律刑罚化等一系列精巧控制而形成。  相似文献   

8.
哈耶克否定计划经济的学术路径是以无知论破除计划经济的理性基础 ;以自生自发秩序 ,否定计划经济的所谓人为设计的秩序基础 ,确立市场经济的合法性地位 ;以自由理论奠定市场经济的行为基础。他对计划经济有着强烈的控诉情绪与十分的敌意 ,影响了其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金融发展形成“自生自发秩序”,而金融发展的内生监管性又要求政府提供“外部秩序”。美国、拉丁美洲金融发展实践表明,政府行为在金融发展中的契合点是政府收益最大化下的金融发展;突破点是不断调整政府行为以使外部秩序适应自生自发秩序。中国的金融发展要求政府行为能够维持和保护金融发展的自生自发秩序,提供清晰的外部秩序,从而使金融发展成为自生自发秩序和外部秩序——政府行为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哈耶克的学说路径是无知论——自生自发秩序——自由——否定计划经济。他的无知论,是为了破除计划经济的理性基础;他的自生自发秩序,是为了否定人为设计的计划经济的秩序基础,确立市场经济的合法性地位;他的自由理论,是为了奠定市场经济的行为基础。他对计划经济的批判,较一般的经济学者更深刻、更彻底,但他对计划经济的控诉情绪与十分的敌意,影响了其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英美国家的法治宪政思想发源于其自由主义传统,成为近现代以来民主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哈耶克以自由秩序为基础改建了自由宪政思想。哈耶克宪政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自由主义思想,核心概念是自生自发秩序。哈耶克的宪政模式从二元法律观出发,构建了三权五层式的宪政国家模式。但是不可否认,这一宪政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政权的发生学的考量、国家的稳定等方面的缺失。通过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哈耶克的宪政思想进行评析,为我国的民主政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贡布里希在其《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一书中,从生物体进化的角度出发,对知觉和秩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而饶有趣味的研究。与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知觉趋于简单形式不同,贡布里希强调秩序感是有机体在长期的生存中获得的,它是知觉活动的框架,用以作为规则中划分偏差的参照。它利用预期和外推的原则以保持知觉的连续性,同时在延续和中断中保持平衡。对“秩序感”的探讨,不仅为装饰艺术形式的形成找到了心理学依据,同时为美感的产生和视觉的机能探讨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3.
孔子仁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观点认为,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教育目的是由人类意志主观外在地决定的.杜威则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其实质是"内在目的论"或"自生目的论".杜威的这一观点可以从哈耶克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生秩序"的理论中获得哲学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在<诗经>305篇里,"氓"字仅出现在<卫风·氓>一诗中.<氓>是<诗经>里著名的叙事诗,流传既广,影响亦大.但因时代久远,争议颇多,尤其对"氓"字的解释,莫衷一是.然而,"氓"又是诗中较为关键的字,"氓"字的准确释义对诗的正确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不揣浅陋,就"氓"字音、义作一简单考辨.  相似文献   

16.
正确辨析“包蒙”与“击蒙”思想,对于准确把握《周易》的启蒙教育思想,进而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乃至思考今天的中国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包蒙”与“击蒙”作为两种不同的治蒙之道,统一于《周易》对人性善的基本判断之中,其目的都在于“养正”。“包蒙”是因为相信儿童天性为善,每一个儿童都具备成为圣人的可能性,因此对儿童要包容不距、悉于决疑;“击蒙”是要为儿童“御寇”,帮助其抗御外恶之诱惑,以保全其天性之美好。其中“包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应持的基本态度,而“击蒙”则是“包蒙”前提下一种具体的教育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7.
政治发展理论的思想史根源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发展研究虽然是在20世纪才成为政治学理论中的重大领域,但其重要的基本理念与方法论因素却是自中世纪以来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数百年来积累的成果。不同的学者对于一般政治发展进程所作的理论概括都各有差异,然而种种政治发展理论大都可以归纳到制度理性化与文化世俗化两个方面。自阿奎那以来,包括洛克、斯宾诺莎、孟德斯鸠、托克维尔以及韦伯在内的西方政治思想家,其思想无不体现在理性化与世俗化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义是儒家道德的"五常"之一。孟子思想非常重视义,把义提升到与仁对等的地位,认为义是人心固有的善端,它和"仁、礼、智"一道构成了人区别于动物的道德性,是人们提高德性、成就道德理想人格的逻辑起点。在人生的历程中,义始终是人们的价值向导,义要求人们不贪利,不畏势,不媚俗,做一个有道德自觉心、有尊严、有主体独立精神的人,而不是做一个被欲望所左右、被权势所奴役的人。孟子还要求人们集义而养成浩然之气,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完成道德人格的塑造。当生命与道义发生冲突、要进行生义抉择的时候,孟子反对苟且偷生,主张慷慨就义,以生命最终完成自己的高尚道德人格。这是义的最高境界。所以说,义在孟子思想中,在心为德,施之为行,行之有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