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楼钥作为南宋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以博通经史,讲求实学为后世所称颂。身处学派传播活跃的四明地区,其凭借成长、为官经历及地缘乡情,结交了当时社会上的宿儒,与同时期学派代表人物都有着广泛的交往,这些因素对于楼钥的学术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以楼钥的文集《攻媿集》为基础,通过对楼钥与学派代表人物之间的交往的考略,对其兼容并蓄的学术特色的形成,当地学风的建设,以及浙东地区学术发展之情况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近代定海黄式三、黄以周家族,滨海力学,穷经葄史,四代中有十三人业儒,是一个世居浙东海岛的耕读之家。该家族几乎完全依赖儒学话语的传动,成就了近代以来浙东海岛地区的首个儒学学派——儆居学派。作为清代浙东学术后劲,儆居学派对浙东学术在浙东以外地区的迁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使这个孤悬海上的家族声望在浙东乃至江南地区得以延续、提升与广布,并最终成为近代社会一个知名的海岛儒学家族。  相似文献   

3.
中国学术史是一幅规模宏大、气魄宏伟而又色彩斑斓的学术画卷,在这幅气势磅礴的学术长卷中,有贯通中国学术史并影响了中华民族学术思维的大学派,如:儒家、道家等;也有属于某一历史时期至今影响犹存的学派,如:乾嘉学派等;同时也有存在一时而影响某一地区的学派,如:清代的常州学派、浙东学派等。就具体学派  相似文献   

4.
章学诚在其《文史通义.浙东学术》一文中,首次明确了从宋明陆王学直到乾嘉时期浙东学术的传承谱系,其中认为"以至全氏祖望辈尚存其意,宗陆而不悖于朱者也",这表明全祖望在浙东学术史上应具有一席之地。文章试从分析全氏经史学术研究的具体成就及其对乾嘉学术风气转移之具体影响的多维角度,来证明其在浙东学术史乃至整个清代学术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翦伯赞在《历史哲学教程》和《史料与史学》中,主张史料与理论不可偏废。这一观点在1949年以后他一直坚持着。其《中国史纲》一方面使用大量史料,另一方面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解读历史。马克思主义史学派与"史料学派"在学理上有一致性,就其与西方实证主义史学关系而言并无二致。"史料学派"与马克思主义学派之间的区别是:前者的方法是实验主义,其历史观是进化论,其成员多为学院派学者;后者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其历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其成员则系革命家。  相似文献   

6.
经世致用:浙东文化的最高宗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世致用"是清代浙东学派几代宗匠从浙东文化、浙东学术的全部实践和理论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文化学术的最高宗旨,它源于先秦儒家,又异于、高于先秦儒家的治学主张;开其先河的是宋代浙东学派,而非宋代理学家。浙东学人始终高举这面大旗,终于使之成为经典性的文化学术原则。  相似文献   

7.
浙东学派是中国学术史上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的重要学术流派。目前的研究虽然成果颇丰,但是编年史研究工作的缺位,已经成为制约浙东学派研究向纵深发展的一大瓶颈。建立在坚实文献基础之上而编纂一部《浙东学派编年史》,不仅可以从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高度完成对浙东学派学术谱系的建构,而且可以在一个新的学术起点上推进浙东学派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通代与区域学术史研究的深入,并为当代文化精神的重建提供丰厚的学术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8.
学科新书架     
《浙东思想家评传》简介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张伟教授主编,海洋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浙东学术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浙东学者在学术上的成就,在哲学、政治、教育诸领域的思想创见,向来为海内外学术界所重视、关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浙东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术界对浙东学人、浙东学派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荼,不仅研究的范围大大拓宽,而且研究的力度也不断加强,其局面令人可喜。然而,目前介绍浙东思想家的著作基本上属学术层面,系统而又通俗地介绍浙东思想家,能够做到雅俗共赏的读本却很少,这对普及浙东历史文化、弘扬优秀人文传统是一大缺憾。  相似文献   

9.
仇兆鳌与浙东学派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诗详注》的作者仇兆鳌,是浙东学派的另类重要成员,他虽然没有在重经重史的方向上走出自己的路,表面上看来亦游离于浙东学术之外,而实际上的思想根底和学术归依依然是浙东学派。他以浙东学术为依托,为浙东学术在别集研究方面建树了功勋  相似文献   

10.
"文场笔苑,有术有门"、"乘一总万,举要治繁"、"思无定契,理有恒存"是《总术》篇三个重要的观点。它们分别强调了端正学术观念的问题,强调了掌握为文之术的问题,强调了正确处理写作基本原理和写作思维的关系的问题。这三个重要观点从认识论的高度阐述了写作理论与一切写作实践的的辩证关系,阐述了写作理论对于一切写作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换言之,《总术》篇所论之"术",不仅是文学创作之"术",也同样包含应用写作之"术"。黄侃先生主张"兼习文笔之体,洞谙文笔之术",这是对《总术》篇意旨的正确阐释。如此精深而广博的内蕴,仅仅从文学角度进行阐述是很不够的,还应当从应用写作理论的角度发掘它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1.
从《诗薮》体制可见胡应麟的精心设计,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诗歌史。但在内容上《诗薮》仍未摆脱传统诗话的影响,诸如笔记体、分类含混、内容驳杂等特点都与传统诗话没有根本差别。在《诗薮》梳理和研究诗歌史实的背后,可见其诗学理论的潜在架构。即以辨体思想为核心,从三个方面加以支撑:"体以代变,格以代降"的诗歌发展理论;"法、悟、化"三阶段的创作理论;"体格声调"与"兴象风神"并重的审美理论。  相似文献   

12.
《宋元学案》编纂者梳理了湖湘学派的发展源流,厘清了胡安国作为二程私淑弟子及孙复再传弟子的师承关系及其理学与春秋学的渊源。黄宗羲基于儒佛根本理论差异在于是否承认天理的观点,批评了胡寅基于表面现象的佛教批判,又从性、心、工夫3个方面反驳了朱熹对《知言》的批判,指出胡宏的性无善恶说是指作为本体的善性,避免了将善恶混在的气质之性混入义理之性中,胡宏以心属已发的观点出自程颐早年的未定之说,胡宏察识本心发出的端倪而后容易下涵养工夫的观点与程颢的识仁说一致。编纂者基于心学立场推崇张栻较朱熹更早重视涵养工夫,批评其向外穷理的“集义”说,又肯定了湖湘学派以察识日常生活中本心流行的端倪作为体认仁体之方法的宗旨。  相似文献   

13.
阮元<儒林传稿>记载的浙江经学状况是其学术论述的重点之一,与章学诚及其"浙东学术"有密切联系.一般认为,章学诚及其浙东史学派被埋没一百多年.<儒林传稿>有关浙江学术的记载显示了章学诚的影响,阮元实际上将浙东学术名义和黄宗羲一系学人谱系写入了清代学术史.<儒林传稿>提示我们关注该书的学术价值以及浙东学术在清代学术史中的实际遭遇.  相似文献   

14.
《墨子》前七篇的作者,今人多倾向于它们是墨家后学所作。本文认为《墨子》前七篇基本为墨子自著,它就是学术史上向来没有落实的所谓"墨经"。这对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墨家学派的本来面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浅谈叶适     
叶适(1150—1223年),字正则,号水心,浙江永嘉人,是南宋中期继陈亮、辛弃疾之后有名望的抗金爱国志士,在思想上属于“永嘉事功学派”(此派又与陈亮、吕祖谦为代表的永康、婺学派合称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习学记言序目》、《水心先生文集》、《别集》,在学术上也作出了贡献。由于叶适的思想与程朱理学(南宋晚期之后的官学)颇多抵捂,所以叶适及其书在其身后长期受到冷遇。目前一些学术著作中对叶适的介绍也不够详细。所以,本文愿对叶适其人作一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我们祖国,地域辽阔,学术文化的发展以地域为限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性学术文化和众多的学术流派,这在古代交通不便等许多特殊情况下,往往如此.宋代以来各地书院林立,讲学风气大盛,从而形成众多学派,尤其是江浙一带,在宋以后,经济文化发展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不仅人才辈出,各地藏书亦为全国之冠.宋室南渡后,定都杭州,浙江遂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文化荟萃之邦”.浙东地区此时出现了以吕祖谦为首的“金华学派”,以陈傅良、叶适为首的“永嘉学派”和以陈亮为首的“永康学派”等.在他们的学术思想影响下,经元明至清,在浙东遂形成一个颇具特色的学术流派——浙东学派.这个学派,对宋代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全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有  相似文献   

17.
王应麟(1223-1296)是我国宋元年间的杰出学者,撰有《玉海》《困学纪闻》《通鉴答问》《诗地理考》等著作,对清代学术以及整个浙东学派,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去考察中国传统学术形态发展史,则不难发现,在传统学术由"汉唐以文献训诂为特色的旧汉学",到"明清以文献考据为特色的新汉学"(钱著第270页)的嬗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其文艺理论思想与创作实践融合的结晶,其115首的《人间词》闪耀着作者关于"意境"理论的光辉。文章从王氏的理论入手,选取其词作,着重从两个方面来探讨"意境"理论在《人间词》中的表现:一是《人间词》对意境理论的实践;二是《人间词》所表现的"意境"理论的缺憾。  相似文献   

19.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贾庆军、陈君静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对明代中叶以来的早期启蒙思想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研究一大亮点,并且硕果累累。该著是明清浙东学术和早期启蒙思想研究的新成果。著者认为,过去的研究方法以现代精神阐释浙东学术的近代启蒙意义,有先入为主之嫌。该著采取新的研究路径,从浙东学术的核心思想——天人思想、物的思想、实学思想入手,考察其内在思想演变过程,并从中演绎出对中国近代思想形成、发展所产生的积极意义。该著的主要观点及创新点有:(一)肯定阳明心学对浙东学术的深远影响;(二)对  相似文献   

20.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代表理论,认为"文学性"在于使熟悉的事物感知和语言表达陌生化。而沈从文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陌生化特色。《边城》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代表作,文章以小说《边城》为例,分析其在语言组合和意义表达层面的陌生化,研究《边城》中语言作用于视觉、声音和情感所造成的阅读的难度和时延性,以此探究沈从文"陌生化"写作所带来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