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经典的诗学、美学论著,对西方文学观念的形成和文学作品的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其中的悲剧观念,对悲剧文本的建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享有很高的地位。本文试图用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经典理论,“悲剧说”阐释《红楼梦》,为《红楼梦》的阐释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在深入了解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基础上,探寻《红楼梦》的艺术价值,以此寻求中西文学的凝结点。  相似文献   

2.
在致力于革命事业和文化事业中,茅盾与鲁迅结下了深挚的友谊,他不仅是鲁迅作品最早的知音和积极的宣传者,而且是极力倡导要用科学的方法,准确、全面地学习和研究鲁迅的人。他对鲁迅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有较深的认识,一生中撰写了大量的研究鲁迅及其著作的评论文章,不愧是首先自觉地奋起保卫鲁迅的文艺评论家。他留下的研究鲁迅的丰富遗产,是他文学活动、文学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仍有强烈的生命力和现实指导意义。如果就茅盾对鲁迅的评论研究工作加以回顾和考察,绝不能忽略他在20年代后期研究鲁迅的一篇重要论文,即《鲁迅论》。不论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或者在鲁迅研究史上,《鲁迅论》都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不朽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天地》2007,(11)
一部《红楼梦》迷倒多少古今中外爱中人,谁也不能否认其爱情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权威地位。在红学研究大军中,周汝昌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一生研究红学,把曹雪芹的精髓研究到骨子里,那么现实中他自己的婚姻与爱情又是什么状况呢?  相似文献   

4.
清代《红楼梦》评点家陈其泰曾对《红楼梦》的回目加以拟改,但并未引起学者们的重视。顾鸣塘先生在《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陈其泰”词条中专门对其《红楼梦回目拟改》进行了评述,认为它“多为败笔”,基本上持否定态度。笔者却认为,虽然它对个别回目的拟改值得商榷,甚至是败笔,但对大多数回目的拟改还是有道理的,不仅丰富了《红楼梦》研究的内容,而且还体现了陈其泰对《红楼梦》研究的真知灼见,是对红学研究的一大贡献。它在学术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虚热的红学讨论中,一种以“秦学”命名的红学研究,正在危害着读者对于《红楼梦》这一古典名著的文学阅读,将《红楼梦》“宫廷秘史”化,正是鲁迅当年所批评的“流言家”式的研究。与这种流言家式的研究相配套,出现了许多邪说谬说,集中表现为对《红楼梦》原著的不尊重,对作者的不尊重,比如将作者修改过的人物形象重新“风月化”等,这严重损害了《红楼梦》阅读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戏曲在《红楼梦》由小说文本,向一种社会性文化现象的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清代道光年间泰州人仲振奎创作的《红楼梦传奇》,以及由之引发的其他清代红楼戏曲最终能够蔚为大观的现象进行了论述。进而全面阐述了仲振奎《红楼梦传奇》在红楼戏曲改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说明其在《红楼梦》改编与传播史上的地位显著,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史传文学与中国小说传统之关系,是一个业已引起注意但研究尚未真正深入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中西叙事文学传统的比较出发,在着重考察《史记》、《汉书》中的纪传体作品在中国叙事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小说史演进轨迹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作较为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建立红学考证新方法、确立曹雪芹的著作权及对其家世进行考证、创立《红楼梦》版本学、坚持"自叙传"观点、对《红楼梦》的评价及对后四十回的研究五个方面,对胡适红学研究进行综合的梳理与评述,以期初入红学界的研究者们,更深刻地了解20世纪新红学的奠基人———胡适在红学发展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及在中国学术史上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是20世纪中国第一学人,他的学术成就包括哲学、美学、文学、史学、考古学、甲骨学、教育学等诸多方面。他是我国最早用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研究文学的学者,首次在中国文学研究中提出了悲剧、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典型、典型化等概念并阐述了其意义。他的《红楼梦评论》第一次给《红楼梦》以美学的评论,可谓前无古人。《宋元戏曲考》也破天荒地将在我国历来受贬损的戏曲提高到与诗歌等高雅文学相并列的地位,确立了文学体裁的类别,并将元曲列入世界悲剧名著之林。这些都是王国维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李辰冬皆借西方文论话语来研究《红楼梦》,但二人在运用西方理论解释作品、使西方文论产生"化合"作用的力度和方式上是不同的: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从始至终把中国古代文论话语方式移开隔离、向叔本华的思想及西方学术规则靠拢,文章更多地表现为中国文论"西方化";李辰冬的《红楼梦研究》虽借鉴泰纳的文学思想,重视小说与时代、环境的关系,强调作者个人意识与时代意识的互动,但其落脚点在于更好地阐释中国文学文本,为中国文本在世界文学经典之林寻找根据,指明《红楼梦》不同于西方经典文学的独特价值。在对待西方文论的态度、明确自身文化立场方面,李辰冬的"红学"研究更有可取之处。另外,李辰冬为中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比较文学研究者应对其研究予以相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试评哈斯宝的《〈新译红楼梦〉回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楼梦》这部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我国各族人民引以为骄傲的共同的文化财富。在二百多年渊远流长的《红楼梦》研究史上,有蒙古族评论家哈斯宝写下的灿烂的一页。让我们将此页打开,领略一下其中的内涵与风采。 一、哈斯宝的思想观 哈斯宝,嘉庆道光时代卓索图盟人,自号“施乐斋主人”、“耽墨子”。他在19世纪上半叶将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节译为四十回本,取名《新译红楼梦》,其中,除了译文外,还包括“序”、“读法”、  相似文献   

12.
鲁迅对我国战国后期的杰出诗人屈原作过较为完整、独特的研究。鲁迅除了在他未竟的中国文学史著作《汉文学史纲要》中以独立的位置对屈原的生平、生活道路、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作用、影响进行了全面的评述,而且在其它论著和杂文中,诸如《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中国小说史略·神话与传说》、《言论自由的界限》、《从帮忙到扯淡》、《题未定草(七)》等中也多有论述,同时在诗歌《送O·E·君携兰归国》、《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中,广泛地采用了屈原诗作中所创造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自《红楼梦》诞生以来 ,关于《红楼梦》的比较研究便源远流长。众多论者从《红楼梦》与中国文学作品的比较 ,《红楼梦》与外国文学作品的比较 ,《红楼梦》作者与中外文学家的比较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总结了文学的流变过程 ,分析了比较中折射出的文学的时代性、民族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完整地描述了贱民阶层婢女在封建礼教禁锢下的悲惨生活,本文试图通过对《红楼梦》中有关婢女生活的描绘作一浅析,以血的事实控诉封建礼教对古代女性的人性摧残,提示出封建社会婢女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5.
一百多年以来,《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被无限夸大、无限神化,抬高到了不恰当的地位,形成了对《红楼梦》的文学迷信和文学崇拜。作者认为,《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没有红学家们说的那样高,曹雪芹也没有超出封建文人的思想水平。本文对《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了质疑。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作家,同时又是杰出的文艺理论家。鲁迅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不愧是“中国的高尔基”。半个多世纪以来,鲁迅研究蔚然成风。如果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红学”(《红楼梦》研究)是文学研究者的“热门”,那么,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学”(鲁迅研究,我袭用“红学”之说,称“鲁学”,也算是名正言顺吧)同样是文学研究者的“抢手货”。“红学”“鲁学”都是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上放射出来的两道金光。而“鲁学”研究队伍壮大,研究成果既多且精,超过了“红学”,这是世界文学史上所罕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正> 文学史上最早提到《金瓶梅》的讽刺,是明代的袁宏道,他说:“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他拿《金瓶梅》和古代讽喻散文《七发》相比,说明他已看出《金瓶梅》是一部讽喻性小说。但真正从审美角度论述《金瓶梅》讽刺艺术的,还是鲁迅先生。“作者之于世情,盖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鲁迅在此认为《金瓶梅》是一部揭露与讽刺并用的作品。当代艺术界普遍承认《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和发展,却忽视了《金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叶胡适在《红楼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是在与旧红学的正面对抗和拼杀中实现的,素称“中国功夫”的考证是新红学克敌致胜的法宝,而考证之法对于文学研究本身存在的局限,又开启了新红学的种种弊端。对胡适的《红楼梦》研究,既要充分肯定胡适考证的学术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又要深刻认识新红学的严重缺失并从中寻求启示,以实现新世纪《红楼梦》研究的主体推进和全面拓展。  相似文献   

19.
(一)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丰碑,在史学史和文学史上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开创了纪传史体,为后世史家树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经典名著 ,而且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难得的小说精品。将这样一部巅峰之作译成英文 ,困难之大可想而知。然而 ,令人欣喜的是 ,我们已有了《红楼梦》的两个英文全译本 ,其翻译风格各有千秋 ,瑕瑜互见。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若干译例分析 ,从表示概念的专有名词翻译、语言质朴自然、简洁精美、准确生动等方面 ,探讨了译者的翻译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