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企业重组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重组的若干问题朱方明钟武关键词:国有企业重组收购兼并集团化一、国有企业重组的必要性企业重组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或者企业内部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经济效益,而对企业资源和各项业务活动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企业重组不只是指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2.
论国有企业的财务自主权与财务责任制韩光道,杜乃涛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在过去的17年间,通过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加之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体效益较差,亏损面较大的问题仍然是制约国有企业发展乃至于整个国民... 相似文献
3.
张勇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5):83-85
国有企业的财务舞弊带给社会极大的危害,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而且破坏了整个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公平竞争的原则。国有企业财务舞弊的原因应从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以及外部约束机制两个方面寻找。对于国有企业的财务舞弊应该注重综合治理,不仅要在企业内部的治理上进行改革,而且社会的中介力量,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作用应该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孙鸿晏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3)
企业财务再造是改善企业财务功能、健全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从优化财务体制、强化企业风险管理的分析来看,进行国有企业财务再造有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台刊《管理会计》第 53期上刊登作者的文章指出,近年来,国有企业经过公司制改造,已基本建立起以出资人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分离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由于国有企业所有者主体的缺位,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约束机制未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而在部分国有企业中出现了“内部人控制”现象,国家作为所有者的意志和利益被架空,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本流失现象日趋严重。为了维护国有企业中国家所有者的权益,遏制“内部人控制”,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对国有企业的财务和会计监督日显重要。文章拟澄清财务与会计监督含义上的一些认识误…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的战略重组是经济体制结构改革迈出的历史性步伐,而战略重组对于企业组织、资本结构、治理方式和生存形态将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并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姚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2):96-99
近年来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与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不乏成功范例,但这一模式是否对所有民营企业都适用则取决于多个因素,所以,民营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采用适当的形式,并以审慎的态度作好科学决策,同时,国企改制要进行规范操作,政府也须发挥很好的协调、帮助作用.只有真正解决了这些问题,改制重组的前景才是光明的,才能真正地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8.
康喜萍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我省以资产重组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改革实现的多种途径,纷纷制定并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目标。但目前国有企业重组面临重重困难,为此,必须在思想认识上,政策体制上,社会环境等方面加大改革的步伐和力度,认真扎实地解决企业重组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王建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2):12-14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主要有三种思路财政解决方式、银行解决方式和资本市场解决方式,这三种思路均不够完善,其相应的政策措施也存在两难矛盾.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债务重组是一种好的思路,但其政策与措施要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能否保值增值,关键在于国有企业是否有效益。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必须强化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管。财务监管除了要建立传统的财务评价体系外,还必须建立财务预警系统,以监测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给国有企业经营者亮黄牌、发警告,监督企业增强风险意识,采取对付、化解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型国有企业财务再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胜道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再造,是一种变革。对企业而言,是经常发生的。就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来说,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对旧的一套体制与机制进行再造是必然的。国有企业的再造总的目标是重振企业活力(revitalization),重建组织结构(restructuring),...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债务重组财务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心福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6):53-56
债务重组是很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债务重组的结果如何,会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在分析了中国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的相关数据之后,得出了债务重组能够显著改善企业业绩的相关结论,提出了要加强对债务重组信息披露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在剖析我国原国有企业财务制度缺陷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我国原国有企业财务体制通过重构合理产权结构、确立新的财务目标、根据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金融市场等措施 ,实现企业财务制度创新 ,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高效、灵活、富有创造力的新型的财务制度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14.
边卫红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针对国有企业不断攀升的贷款负债率和不良债务比率,笔者认为应在体制改革配套的前提下,创设国企债务重组基金。对于这一新兴市场,应使其在发生设立、规模选择、形式选择、发行方式及风险管理方面进行规范化运作,确保“安全性、效益性、严密性”的实现,从而更好地为投资者服务,并率先使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卸下债务包袱,重振国企雄风。 相似文献
15.
企业资本经营中的财务性重组与经营性重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资本产出率低,企业规模不合理和资产负债率偏高的状况,强调了国有企业正面临着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的转变,从单纯的生产经营向资本经营的转变,并具体阐述了企业资本经营进行财务性重组和经营性重组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孙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本文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率高的成因,介绍了日本二战后及苏东国家体制转轨时在解决企业的高负债率方面积累的经验及教训;认为,我国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降低企业的负债率。提出了债务重组的五种思路以及在债务重组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萨如拉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制约经济体制改革的“瓶颈”。十五大报告中对此指出:“国有企业改革要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但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困难重重,究其原因仍为国有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造... 相似文献
18.
许译文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3):152-153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国有企业的相关行业重组成为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手段,重组也使大型国有集团公司快速发展壮大。本文从集团公司与下属子公司的组织架构设计和管控模式进行分析,以使集团化公司提高运营效率,实现重组后"1+1〉2"的协同效用。 相似文献
19.
试论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及其商标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伯初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55-59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改制频繁,在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兼并及与外商合资的过程中,由于商标权保护意识淡薄和对商标权评估的失误,造成国有企业商标权这一巨大无形资产流失和权属纠纷增加。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剖析其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国有企业在重组改制中对商标权保护的对策,并针对商标权的评估给予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20.
程宏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3):39-42
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需要深入剖析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在逻辑 ,企业财务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国有企业财务改革分析是剖析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出发点。通过建立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分析框架 ,逻辑分析了政府、经营者、员工在改革过程中权利地位的演化及国有企业财务改革历程中所蕴涵的利益相关者 ,指出未来的改革方向是借助于市场环境的改变 ,调整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相关度与谈判能力 ,优化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