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女性生殖崇拜是上古女神的缘起和皈依.生殖主题在后世仍然得到继承,主要集中于先祖女神一支.后世新产生的大量女神,在主题上逐渐突破"生殖"局限,神格范围扩大."母性神"和"女儿神"的不同发展趋势,正反映了上古女神生殖主题流变情况,以及中国社会之女性观.  相似文献   

2.
西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聚居地,生殖崇拜研究一直是西南民族文化与心理研究的热点.20世纪80年代末伊始,学者们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生殖崇拜的表现形式作了大量的田野考察工作,收集第一手资料.他们在研究西南少数民族生殖崇拜诸种形式的基础上,阐释生殖崇拜活动的过程与内涵,揭示部分甲骨文、金文和东巴文中"性象符号"的生殖崇拜意义,认为生殖崇拜在文明社会最终以歌舞、游戏、成年礼等社会化形式表现出来,有对部族成员进行性教育的作用和促使儿童社会化的作用,并认为这是体现民族自觉认同的重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产生了寓意深远的"生殖崇拜"舞蹈。"生殖崇拜"舞蹈是人类早期的文化现象,也是原始舞蹈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人们通过舞蹈来表达对自身的认知,宣泄对生理的渴望,彰显对生命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殖崇拜舞蹈是人类生命最本质的体现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敬,正是由于先民们创造了寓意深远的生殖崇拜舞蹈,促使我对"生殖崇拜"舞蹈文化的探索,促使我追寻其舞蹈背后的深刻文化意涵,这也正是笔者的初衷。  相似文献   

4.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产生了寓意深远的"生殖崇拜"舞蹈."生殖崇拜"舞蹈是人类早期的文化现象,也是原始舞蹈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人们通过舞蹈来表达对自身的认知,宣泄对生理的渴望,彰显对生命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殖崇拜舞蹈是人类生命最本质的体现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敬,正是由于先民们创造了寓意深远的生殖崇拜舞蹈,促使我对"生殖崇拜"舞蹈文化的探索,促使我追寻其舞蹈背后的深刻文化意涵,这也正是笔者的初衷.  相似文献   

5.
贵在创新 贵在突破──读《壮族生殖崇拜文化》黄燕熙书名:《壮族生殖崇拜文化》作者:廖明君字数:20万出版者: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1994年8月探讨生殖崇拜文化,廖明君不是第一人。国外,有弗雷泽、杰文斯、马林诺夫斯基、希伊哥夫斯基、多尼尼、秦纳谢、...  相似文献   

6.
乌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蒙古语族、满-通古斯语族的许多民族中都敬拜乌麦女神.乌麦是古老的萨满教神灵之一,时至今日,我国北方各民族中乌麦信仰还很普遍,但对这样一个遍布萨满教文化区域内各民族普遍信奉的乌麦神,我们国内至今没有专门研究,本文在参阅以往调查材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锡伯族、赫哲族、蒙古族等萨满文化中所得,指出乌麦信仰在女性生殖崇拜、灵魂信仰、萨满祭祀、光明神崇拜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并指出乌麦神的具体功能和她的萨满教巫祖地位.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浪加村"龙舞"的起源、内涵及社会功能进行了挖掘和分析,进一步对其中所蕴涵的生殖崇拜这一文化现象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8.
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美术的活态呈现形式,同时也是地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松辽剪纸中的萨满女神作品便是对于东北地域文化的一种独特传达,本文通过对松辽剪纸中萨满女神作品的具体分析和对比研究,发掘其中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以期为东北民间艺术和地域文化的研究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9.
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美术的活态呈现形式,同时也是地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松辽剪纸中的萨满女神作品便是对于东北地域文化的一种独特传达,本文通过对松辽剪纸中萨满女神作品的具体分析和对比研究,发掘其中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以期为东北民间艺术和地域文化的研究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文化中,女神数量不多,而且不成体系。但是,土家族自然宗教却独具特色,有一批数量众多而且自成体系的女神。这些女神以其独特的形象和丰富古老的文化意蕴,展示出土家族远古历史上母系氏族时代的社会面影,表现出土家族古代文化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壮族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岭南土著民族的壮族 ,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形成了具有民族个性的文化———女性文化 ,从女神创世到女英雄救世 ,女性在壮族社会中的文化地位一直是那么显赫 ,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女性也多挑起家庭大梁 ,支撑着家庭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本文从壮族传统文化切入 ,通过文化传统、习俗、传统教育、民间宗教和法律等方面的考察 ,阐述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壮族社会性别的独特个案。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考察由蚂虫另 (青蛙 )图腾信仰而演化形成壮族古老的“蚂虫另节 ,由英雄莫一大王信仰而演化形成壮族“五谷庙节”的过程 ,认为壮族作为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 ,其信仰节日形成的程序是 :普通人和物→获得超常能力→被受益者拥上神殿→定期祭祀形成节日 ,这是农耕民族企图借助超人的能力以达到风调雨顺、六畜兴旺的功利目标的过程 ,也是他们在精神文化上从人间走上神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红山文化遗址除了发现大量的农业工具和陶器、玉雕等等之外"女神"的石塑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这种雕塑多有孕妇特性突出,东山嘴出土的两件小型女神是孕妇形象,也是中国妇女塑像的首次明确发现。文章从红山文化5500年前的"女神"和孕妇崇拜开始,分析4—5千年之间红山文化墓葬石棚山陶器刻画符号"■"——"巫"字型甲骨文祖型的出现,并研究"商朝——巫咸,汉朝——巫都,后来的蒙古族‘巫都跟’"的连续性发展,描述红山文化新石器晚期开始夏商汉及北方少数民族的巫崇拜。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12月21日,第四届"缪斯"女神杯全国东方舞公开赛在北京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开幕。近千名东方舞爱好者齐聚京城,角逐"缪斯"女神杯桂冠。本次大赛由世界华人华商华侨联合总会指导,北京君怡风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共设置了专业东方舞ORIENTAL组、POPSONG组、鼓舞组、民俗组、融合组、男子组、业余组、乐龄组、亲子组、成人团体组和少儿团体组等多个奖项。  相似文献   

15.
娅王信仰是壮族及其先民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项古老文化.民间传说,娅王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大神.广大妇女每年都会自发举行"唱娅王"活动追忆娅王的历史功绩,赞颂娅王的伟大精神,祈求娅王的帮助和保佑.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可发现,娅王是壮族地区最初的创世女神姆六甲地位衰落后的另一种神格,即娅王的原型是姆六甲,是姆六甲失去创世神格后的女神."唱娅王"仪式不属于严格意义上传统巫文化的范畴,而是一项借助巫的表现手法来追忆和唱诵创世女神功绩的民俗活动,其中的唱词不是简单的巫辞,而是一部口传史诗.娅王信仰文化是壮族先民留下的珍贵遗产,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裕固族婚俗中的“尧达”及《尧达曲格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裕固族婚俗中的“尧达”及《尧达曲格尔》进行了分析论证:对此婚俗事象的起源;“尧达”的文化内涵,从北方古代游牧民族生殖崇拜文化遗存的视角作了叙述。对东西部裕固族文化中的类似现象进行比较之后作者认为:东西部裕固族文化的共同基础形成于东迁之前  相似文献   

17.
帽合山崖画是金秀瑶族地区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处古崖画。崖画大约绘于明代中叶。其内容主要是反映瑶族历史上的祭祀祖先仪式、灵魂转世、生殖崇拜以及盘瓠崇拜观念,崖画主要的社会功能是祈望祖先神灵的庇护。  相似文献   

18.
马宗融因多重身份集于一身且自觉顺应了战争环境的历史诉求 ,便玉成其务实的译介观和互融的文化理念。于是 ,他由伊斯兰文化的翻译、介绍和研究→“提倡研究回教文化”→创建“回教文艺” ,既实践了他全方位推介伊斯兰文化的切要目的 ,又发挥了“抗战时期的文人”“在民族危机最甚的时候”“尽其为文人的作用” ,更昭示出多元文化互补共融的不凡胸襟与必胜信念。  相似文献   

19.
首子信仰与壮族民间文学的原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首子信仰是建立在远古壮族家庭社会文化建构之上的一个重要信仰形式 ,这种信仰属于生殖崇拜的文化范畴 ,是远古人类把食与生命、食与生殖联系起来后 ,在食与生殖链条上产生的对首生子的神秘和崇拜。认为首生子具有超凡的生殖神力 ,食之可带来生殖的繁盛和生活的兴旺发达 ,并以此为开端产生一系列的习俗观念和意识。这一习俗观念和意识经过多次的历史变革和漫长的历史演变后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异 ,但其核心内容却不断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沉淀到壮族民间文学的原型结构之中 ,成为壮族伏依兄妹神话、《唱罕王》、《莫一大王》史诗、刘三姐传说中的首子悲剧命运的原型意向  相似文献   

20.
南方诸族生殖崇拜文化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崇拜是一种宗教行为。 生殖崇拜是一种遍及全世界的历史现象,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人类要生存、发展下去,就得依靠众多的人组织起来,才能取得征服自己的足够力量。生殖崇拜正是由对“种的繁衍”这样一个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的历史使命的注重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