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3.
在美国,健全、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能够为公民提供从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到教育培训等全方位的专业服务。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民众相信,仅仅拥有专业服务是远不能满足公众需求的。同时,把种种服务的所有权交到专业人员和官员的手里,不仅暴露了很多弊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将会削弱社区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人一直在意义的创造和建构中构建着自己的家园,构建着人类安身立命的场所,即人在意义的创造和建构中居住着,这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命题.意义的呈现是居住的必然结果,去居住是意义产生的动因,二者互为因果.意义的结构、范围和层次以及意义的稳定性与流变性均全面深刻地反映了人达成居住的一切物质和精神需求.从意义的角度来解释居住的概念,将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理解人类达成居住的过程,以及因人的居住而形成的物质环境的内涵;有助于在当代无共同标准、无主流价值的多元化建筑现象中,把握建筑发展的内在逻辑;有助于建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被整体地、系统地、本质地理解和阐释. 相似文献
5.
6.
辽国境内广阔的草原使契丹人选择了四时游牧的生活方式,因放牧需要频繁更换牧场,所以契丹人居无定所,转徙随时,车马为家。帐篷与毡车就是契丹人主要的居住方式。契丹人的穹庐与毡车颇具草原生态特色,即木构毛毡,同时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即便于拆卸和搭建。而契丹人蓄养的大量牲畜和境内的莽莽森林为他们建造居所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避西北风,居所门户皆东向。契丹毡帐中的家具也主要是为适应草原游牧生活的需要而设计的,即所有家具便于搬迁、安装和拆卸。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论战后美国城市居住分离现象的加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城市中存在的居住分离现象由来已久 ,只是城市发展规模不大时表现不明显 ,影响也不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城市产业结构及空间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居住分离现象也越加严重。这种由种族歧视、收入和教育等原因造成的居住分离 ,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首先是加剧了城市中的贫富两极分化 ,其次是使种族冲突和社会矛盾更为激化。 60年代以来 ,美国城市发生的骚乱大部分与居住分离有关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65岁及以上的年长者定义为老年人。因年龄和身心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的个人能力会有所下降,这些能力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和个人生活自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自己完成个人起床、穿衣、刷牙、梳洗、吃饭、室内行走、洗浴和大小便自理的能力。生活自立能力则是能够打扫室内卫生,准备一日三餐.上街购物,使用或搭乘交通工具,及个人理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五、老年护理院(Nursing Home)也可称为老年护理中心或之家,或老年护理康复中心。多为平房结构,为单人单间或双人单间模式。每个房间的设置类似于医院的病房,房内每张床的高低可调节,床垫以减少褥疮形成的软垫、水垫或气垫为主,床头有氧气接口以及连接护士站的按铃。不少老年痴呆患者的床垫和轮椅垫还带有压力感应器,一旦患者离开床铺或轮椅,感应器就会鸣叫引起看护者的注意,从而防止由痴呆神志不清所导致的磕碰或跌倒。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城市居民内城改造的进行,传统居民区里的居委会将被新开发小区的业主协会代替部分功能。在这方面,美国居民社区董事会的功能将给这些新建小区的社区协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照。 相似文献
15.
16.
1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