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中国某大型财产保险公司山东、湖北、四川三省机动车保险的承保和理赔数据,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和bivariate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机动车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研究发现,中国机动车保险市场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且在险种和地区分布上不平衡。随着索赔次数的增加,信息不对称的险种差异仍然存在,但地区差异渐趋消失。同时,投保人在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赔偿限额的选择上存在显著的正向选择。最后,对保险公司如何应对信息不对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是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与影响,并通过建立用人单位与大学毕业生的博弈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臣 《统计教育》2005,(7):37-40
信息不对称是金融业运行中产生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克服不对称信息对我国保险市场的负面影响,是我国保险市场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保险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类型和表现形式,接着揭示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并进一步提出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4.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银企信贷行为动态博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0引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商业银行和企业都是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平衡独立的经济主体。银行通过对企业的贷款取得利息收入;企业通过向银行筹资进行经营取得利润。从信贷投放的过程来看,企业筹资有一个可接受的融资成本问题;银行放贷有一个可接纳的风险与预期收益的权  相似文献   

5.
信息不确定、信息不对称与债券信用利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等 《统计研究》2014,31(5):66-72
在将债券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区分为一级市场上发债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确定与二级市场上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基础上,本文以中国企业债券为样本,实证检验信息不确定、信息不对称与债券信用利差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债券以及企业层面相关控制变量情况下,投资者在信息不确定与信息不对称两种情况下能获得显著的风险溢价。在控制了信用等级与事件日时长的情况下,该结果是稳健的。最后,信息不确定与信息不对称能够帮助信用风险结构模型解释债券信用利差。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为了更好保护投资者,监管部门在加强企业债券信息披露监管的同时,也应该强化对投资者信息披露的监管。  相似文献   

6.
信息不对称与营销活动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不对称是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对交易双方的经济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逆向选择和造核风险等都是由非对你信息引起的.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交易双方由于信息不完全而无法从事交易,甚至使交易停止.因此如何降低信息不对称状况,促使交易顺利进行,就成为营销活动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是讨论信息不对称对市场营销活动有什么影响.并就如何减少这种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一、信息不对称对交易双方经济行为的影响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经济行为人对于同一经济事件掌握的信息负有差异.即部分行为人拥有更多更良好的信息,而…  相似文献   

7.
试论买卖价差对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度量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市商的买卖价差被认为是在知情交易者的预期损失和流动性交易者的预期收益之间的权衡,买卖价差中的不利选择成本在西方被广泛运用来反映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但是运用买卖价差对我国证券信息不对称进行研究却发现我国深沪两市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均小于欧美和香港市场,这与我国作为新兴市场信息不对称状况严重的情况不符。究其原因,我国为集中竞价的拍卖市场,不存在做市商或造市者,买卖价差不能被认为是做市商或造市者的盈利来源,所以不能正确反映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状况。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现象,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资产风险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此现象的重要原因,此理论也有助于解释以往各种不同股权融资偏好理论的分歧.另外,显著性检验结果也表明传统权衡理论和负债能力理论不能排斥实证结论,进一步证明了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胡晨康 《浙江统计》2007,(5):F0003-F0003
据绍兴县人力资源市场提供的数据:2006年进场求职20.8万人次,市场推出岗位75397个,开出介绍信39339张次,成功  相似文献   

10.
不对称信息下需求扰动时的供应链决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研究了不对称信息和需求扰动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首先分析了不对称信息对供应链成员及整体利益的影响;然后基于Stackelberg博弈提出了扰动发生前后的供应链最优决策模型,结论表明,供应链中信息不对称的成员利益总是受损;需求扰动后,不对称信息下的最优批发价格、最优销售价格、生产商利润及供应链总利润随扰动同向变化,而生产商最优产量与销售商利润具有鲁棒性。最后,运用算例对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VMI系统的引入需要采购商将市场和销售等信息与供应商共享,但采购商对供应商的成本结构却不一定了解,为此建立了基于VMI模式的单个供应商和单个采购商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并假设采购商对供应商的成本结构具有不完全信息。通过讨价还价模型,得到了对于不同成本结构的供应商应给予不同的转移支付,最后算例分析验证了理论推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的供应链结构下,信息不对称对供应链收益的影响不同,供应链成员需要根据不同情况下的收益判断是否合作.文章针对由单个生产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利用非合作博弈的方法研究了在渠道成本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生产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问题,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生产商和零售商的期望收益,并分析了双渠道供应链中生产商和零售商期望收益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无成本信息共享是双渠道供应链的均衡选择.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结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两个竞争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共同面临成本信息不对称风险时的供应链决策问题.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在制造商和零售商分别拥有私人成本信息时,探讨供应链成员的三方博弈机制以及博弈结果对供应链系统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不谎报行为,无论是制造商还是零售商都会通过谎报策略获取更多利润,最终会实现三方都采取谎报行为的Nash均衡,但整个系统效率降低,而且当制造商竞争达到一定程度时,供应链成员会陷入囚徒困境.  相似文献   

14.
赵阳等 《统计研究》2019,36(7):104-118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本文以2013-2016年深交所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环境治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环境治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环境信息披露较差以及本地子公司较多的企业中,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环境治理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考察实地调研对企业环境治理的影响路径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推动了企业环境治理的资本市场监督和媒体监督。本文的研究验证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拓宽了实地调研经济后果的研究领域,对于深入理解并推动我国企业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国家政策的调控也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文章针对房地产市场中的交易主体——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的博弈建立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影响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洞悉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当前状态,从政府发挥调控职能的角度提出了对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调控决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信息不对称对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影响的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行业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信息不对称对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债务期限结构均存在较显著的行业差异;信息不对称因素对部分行业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我国第三方物流激励机制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论为基础,提出同时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博弈模型,建立了有效的合同激励机制。在该机制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将权衡得失,选择与真实运作能力一致的合同并付出相应的努力水平。通过该激励机制可以规范和约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行为,减少第三方物流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以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探讨企业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状态下,股东和经理之间存在利益分歧,并在信息不对称及契约不完全时,允许企业经理有较大程度的自主权对股东来说是最佳的,试图控制经理的决策可能会导致股东更低的回报.本文通过一个二次模型,证明股东预先承诺不干涉经理投资决策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9.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股利分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企业经营活动或者盈利能力的信息,一般来说,管理者要比外部的投资者优先知道或者知道得更多。即使对于一些不确定的信息,管理者依据其在企业的决策地位和技能,也会比外部人具有信息优势。而外部投资者做出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和预测,所依据的就是可以观察的企业行为和公布的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我国建筑业的特点提出以施工单位为核心的D B联盟总承包模式。建立了D B联盟模式基于外部信息不对称下的招标机制博弈模型以及基于内部信息不对称下的联盟利益分配模型。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揭示了D B联盟的外部招标机制及内部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