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瑞吉欧艾米利亚幼儿教育模式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幼儿教育实践模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从历史层面、哲学层面、环境设施、课程与教学法、教师、家长、组织机构等方面全方位介绍了瑞吉欧教育。2000年起,瑞吉欧艾米利亚教育模式登陆中国,引起了教育界内的强烈关注。瑞吉欧艾米利亚教育模式和实践是20世纪幼教事业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举,这一创举背后的动力就是对儿童深沉的爱。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意大利瑞吉欧课程的研究 ,在心理发展整体观的基础上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 ,探讨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整体环境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一生从事教育活动以及教育理论的著述研究,对美国乃至世界现代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瑞吉欧教育体系就是其中的例证之一。杜威教育思想对瑞吉欧课程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课程原则观、课程目标观和课程模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项目课程与教师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不少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低.针对这种现象,以社会角色理论为基础,提出在高职教育项目课程过程中教师是导游,教师要提供整体规划,创设情境,通过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研发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扮演好导游.  相似文献   

5.
马修李普曼创建的儿童哲学课程(philosophy for children即P4C)以“帮助构建更好人生”和“不以知识为最终目的”的指导思想,通过哲学的教育内容、教学材料和教学方式形成其独特的教学模式以实现培养儿童哲学思维的任务。独树一帜的课程模式给教师带来了新的角色形象,教师成为这场哲学教育实践中的共同探究者、促进沟通讨论者以及自我进步者。随着新的形象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求儿童哲学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行持之以恒的教学实践练习。  相似文献   

6.
方案教学是瑞吉欧教育的一大特色,结合其自身特点和实施步骤,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可采用在家庭内部成员之间配合学前儿童开展方案教学、在合作家庭中开展方案教学以及结合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课程延伸三种方式,可以弥补幼儿园教育的不足,丰富学前儿童的主客观经验,表达和记录方式。家长不仅需要转变育儿观念,而且需要掌握瑞吉欧方案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7.
瑞吉欧课程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吸引着诸多学前教育工作者,其生活性、真实性、活动性、开放性、持续性、创造性和整体性对我国幼儿园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应提高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中的反思与研究能力;幼儿园课程来源应以幼儿为中心,回归幼儿的“生活世界”;加强“家—园—社区”之间的合作,民主决策幼儿园课程的开发;提高环境在课程开发中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8.
课程生态观从生态学角度研究课程问题,为我们思考和解决课程问题提供了新视野。它充分考虑了人与课程的关系。课程观的转变要求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的角色,教师不只是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教材的控制者、成绩的评判者,学生也不只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通过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和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课程观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基于对现代社会的反思与批判,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在后现代主义思想下构建的课程观,因迥异于现代课程观,而要求教师应适时地转变角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西兰是一个重视儿童早期教育的国家,为提高早期教育质量,新西兰政府组织研究团队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最终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Te Whāriki课程。在该课程中,教师扮演着儿童主动学习的支持者、学习的倾听者和观察者、连续学习与发展的反思者和促进者、不同学习情境的连接者等角色。通过对新西兰早期教育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分析,给予我们如下启示:教师应重视学习的主动性,支持儿童的兴趣与探索;重视学习的记录与评价,促进对儿童的全面了解;重视学习的连续性,支持儿童的持续发展;重视与家庭和社区的连接,共同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徐会生 《新天地》2011,(12):181-182
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已成为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观点,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开展,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受到进一步的关注。本文试图从教学实践经历及分析课程整合的内涵、目标出发,来探讨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整合过程中的角色,期待能对当今的整合实践有一点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分析研究生英语课程的传统和现代教学模式,侧重分析探讨说听课程的现状以及教师应发挥的多元角色作用。说听能力一直是研究生的薄弱环节,如何通过教师角色的研究为线索来逐步化解、攻克这一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构建的重要体现。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对外语教师的角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从自身开始,转变角色和思路,形成与校本课程和谐一致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课程观强调在开放的、互动的、共同的对话中重建师生关系,开放性和互动性、多元性和差异性、反对权威和去中心化、关注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和创造性是后现代课程观的基本理念。后现代课程观催化传统教师角色由“权威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后现代课程观拓展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角色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特征,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是课程实施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正确认识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职能的发挥,进而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所以教师  相似文献   

16.
情感因素在现代教育特别是现代外语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积极情感可显著提升教学质量,积极情感的养成需要教师对其角色进行调整.具体来讲,教师要通过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以诚相待和培养学生自信心等方法,实现自身由"讲师"向"导师"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7.
面对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师角色必须重新定位。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平等参与者,课程开发者、设计者,集体教学合作者、研究者。  相似文献   

18.
教师角色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指在学校工作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这种角色的特殊身份以及与其相应的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在其角色行为上既要继承传统精华,又要有鲜明的时代性。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不是把自己的角色转变为其他角色,而是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确定自己的职业内涵:教师是学生的服务者,这是教师角色的本质特征,表明教师的性质和工作态度;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角色的核心特征,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与学的合作者,这是教师角色的基本特征,规范师生平等的教学关系;是新课程的建设者和教学研究者,这是教师角色的重要特征,规范教师的专业研究与进修提高。这“五者”统一在教师角色中,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也是教师努力的方向,形成了教师的基本条件,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课程对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教育学课程教学存在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技能培养的状况,迫切要求加强其实践性.教师角色模拟教学是目前强化教育学课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由单纯的"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支持者"。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以其在教学中的角色行为和角色观念来体现的。反思是教师成功转变角色的前提条件。教师既要对角色行为进行反思,更要对制约行为的角色观念进行反思,同时还要对角色转变本身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