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在社会结构和分层研究转向对文化的关注时,对知识分子的阶层划分以及其政治作用提出了不同的范式和理论建构。布迪厄的知识分子知识场域命题和古尔德纳的知识分子新阶级命题,通过引入文化资本的概念,对以知识统治为基础的新的划分标准作出了自己的诠释。本文通过对这两位学者观点的梳理,比较知识分子的知识使命、政治使命和知识分子是否已然成为权力阶层的理论,从而论证他们的理论为阶级划分的内涵注入了新的内容,为从经济统治到符号统治的文化研究做出了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3.
在人文主义传统中,思想被认为是人类最高形式的活动。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亚里士多德将哲学的任务规定为思考——哲学是思考真理的科学。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女性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逐步实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但传统文化对女性角色定位的束缚,造成知识女性在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中的种种困境,因此,对知识女性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的关系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知识分子”的概念在我这里一向是两开的,即“知识”与“分子”。前者,是一个职业,知识分子用它来吃饭;后者,是一种志业,通过它知识分子显示自己作为个体的社会担当。因此,知识分子是一个“职志混合”的称谓形态。当然,对知识分子的这种理解是非常“邵建化”的,它不是什么定义,也无心定义。 相似文献
6.
我和西连斯基教授顺着大道在散步,他的家就在我们身旁的一幢公寓楼里。他是莫斯科大学的教授,我和他谈起了俄罗斯教授的这种非常处境。我说:“俄罗斯的教授们、高级研究人员在精神上似乎有两个世界,一个是老的,他们在这个世界里显得苍老和无所作为,而另一个是新的,他们在这个世界里感到振奋和充满活力,而又惶惑不安。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16)
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最成功的选官制度,也是封建社会后期由士转仕的唯一正途。科举与中国传统社会好比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生共存了一千三百年。作为一项制度的科举考试,必然存在着其优越之处与不足点,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承认其对中国古代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科举是中国在精神文明领域做的重大贡献之一,其影响同我们所熟知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一样远播海内外,被视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相似文献
8.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8,(7)
1949年3月23日上午,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党的领导人将此日定位国家的赶考的日子。长期的实践证明,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度过了许多难关,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同时,这场考试仍旧在继续。我们党继续团结人民群众,努力前进,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我国在赶考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问题,其中阶层固化的问题日益暴露,我国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21世纪的钟声。我们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给知识分子赋予了崭新的形象,知识分子的价值被重新确立,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提高了,人们对知识分子的期望也更大了。面对角色的提升。我们不禁要问:知识分子,你准备好了吗?你能承受百姓的期望和重托吗?你能担负起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肩上的重担吗?我国的知识分子群体总体素质是较高的,从古到今,知识分子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以他们的高尚品格和过人的才华赢得了人们的美誉,鲁迅、陈景润、袁隆平等专家、学者以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信念成为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然而,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从无序向有序过渡的进程中,个别知识分子的表现却不尽人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腐败现象,而知识分子腐败的危害比政治腐败的危害。更有深度、持久性,更具有杀伤力。知识分子的腐败现象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11.
《现代交际》2019,(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标志着我国治理模式将由政府管理模式转变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新的治理模式建立在成熟的公民社会基础之上。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①社会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主要载体将在我国治理模式转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政府和公众对于社会组织有了新的角色期待。但是现阶段,社会组织在运行中未能完全发挥其角色功能。本文将分析治理模式转变中对社会组织的角色期待,其在发挥角色功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周丽昀 《社会观察(上海)》2006,(5):62-62
《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是英国肯特大学社会学教授弗兰克·富里迪在2004年的新著,于2005年被戴从容译为中文。作为名义上不折不扣的知识分子中的一员,我对书名中的设问和自身命运的关注产生兴趣是在情理之中;何况,如今的社会浮躁之风、学术界的腐败、知识分子的媚俗以及精英文化的缺失,的确也在困扰着我们这些忝列知识分子队伍中的人。只是不幸的是,如我一样的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又究竟有几个人真正思考过知识分子的含义、使命和价值呢?而我们离真正的知识分子的差距,又有多远?这说不上是一本振聋发聩的书,倒更像一个头脑清醒的人睿智而… 相似文献
13.
14.
《现代交际》2017,(20)
当今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组成的一个关系大集体。所以马克思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对于当代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外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人与社会关系理论中关注人的存在,重视人的价值,既从社会关系中思考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也从文明生态的角度进行了思考,使该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又从政治实践和意识实践等角度对马克思人与社会关系理论进行了阐述,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却存在片面性,过分强调思维的作用,而陷入了理论主义的洞穴中。国内对该理论的研究更加注重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相互诠释,表现出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双向互动性的内在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对于社会分层的研究,属于当今社会学的主流研究视角,算得上强势话语;而性社会学,则堪称社会学中最弱势者之一,在学术殿堂中艰难地挤得一席容身之地。性社会学的弱者地位,主要是因为其关注的问题相对于社会结构、社会运行而言确实太细小了,但是,笔者认为这也同它未能与社会学的主流理论充分 相似文献
17.
父亲参与育儿的中日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少子化、独生子女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代际的更替,中国和日本年轻人的社会、家庭角色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同样表现在育儿理念、育儿方式方面。在实行女性终身就业制度的中国.育儿期父母往往依赖自己的双亲,帮助抚育年幼的孩子。而在日本,传统的“男外女内”的夫妻角色分工正在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日本已婚女性希望延续职业生涯,在工作与家庭角色之间寻求平衡。与此同时,科学的进步和优生优育理念的普及。使当代人对科学喂养、早期教育、父亲参与育儿等更为关注,并试图在育儿过程中加以履行。但是,现实生活中,社会的育儿福利政策、企业的工作环境、职业的竞争压力等都使年轻父母不可避免地遭遇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冲突。面对“两难”困境,除了家庭内部,尤其是夫妻间需要进行角色调适外,更需要政府制定和改善有利于育儿的福利制度,企业给予育儿期父母合适的待遇.社会提供更多缓解育儿焦虑的支持。本研究客观描述了中日两国父亲参与育儿的现状,而且试图发现影响父亲角色转换的一系列相关因素,并对此提出制度改善和社会支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性别问题是人类古老而又复杂的问题,是一个社会结构的问题,并逐渐从社会现象衍生到思想史、哲学、文学和文化的研究中,并在当今的学术生产和再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方面的特质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生产与再生产等元命题不谋而合。西方马克思主义介入性别研究,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新的社会角色,近几年来成为专家和学者普遍热议和调查研究的一个话题。大学生村官作为知识精英,下到偏远农村工作,这种现象就像当初的知识青年下乡一样,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风波。作为特殊历史时期,国家政策下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角色——大学生村官,一方面他们是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希望,是天之骄子,拥有着较高科技和知识的佼佼者;另一面他们同时又是村官,政策话语赋予了他们另一个身份。村官是很多人用来称呼农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长的用语。大学生村官这个集合着知识和权利的角色名词诞生了,同时,大学生村官这一角色开始活跃在农村的广袤大地上。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如何让自己演绎好村官这个角色?如何让自己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明确角色的责任、权利、义务和行为方式?如何明确这一新角色的定位?本篇论文在社会学视角下,试图研究大学生村官在国家话语的召唤下,其在角色期待、角色认知和角色领悟等角色社会化的过程。随着外部话语环境改变和他者期待的明确,大学生村官不断明确村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明确村官的行为方式和角色定位。大学生村官角色社会化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其在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希望为政府部门提供改进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参考,让大学生村官更好地适应农村的生活和工作,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中生活的人如何解决精神方面的问题呢?虽然科技的发展膨胀了人的自我意识,扩大了人的自由范围,增强了人对自然的控制,但是人还是人。其实,韦伯早就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光靠面包是不行的。贝尔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既无过去又无将来,面临着一片空白。他的问题是:假如世俗的意义系统已被证明是虚幻,那么人依靠什么来把握现实呢?换言之,在现代西方社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