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于比较哲学的性质问题,国内外研究者多有歧义。有的学者认为比较哲学是一门科学地进行哲学对比研究的学问,因此具有方法论的性质,并认为它的主要对象是不同文化系统的哲学在比较研究过程中的方法论问题。另一些学者认为,比较哲学是一门哲学史性质的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不同历史文化类型的哲学思想比较来揭示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它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不同文化系统中地区、民族、国别的哲学史。应该承认这些见解都从不同侧面或角度反映了比较哲学某方面的特征或性质的规定性。但是,在笔者看来,比较哲学作为一门哲学学问,既不…  相似文献   

2.
重写中国哲学史必须从哲学的一般意义和中国哲学的特殊性出发,积极开发中国哲学特有的问题域,阐明它与时代的互动关系,特别要突出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棗实践哲学的意义。就中国传统哲学特征而言,实践哲学远比心性之学更具有解释力和现实性。近代中西文化全面而深刻的交流接触使得原教旨主义的中国哲学史根本不可能。在撰写中国哲学史时,利用西方哲学的某些资源不但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合理的。即便如此,在使用西方哲学观念解释中国哲学时仍要谨慎,概念不是纯粹的形式。正因为如此,建构中国哲学自己的概念体系是未来中国哲学史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内在批判和释义学阐发则是新的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3.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学术贡献陈来在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的发展和建设中,冯友兰的名字是与“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他曾用“三史论今古”来概括他的学术贡献。①“三史”是指《中国哲学史》上下卷(1933)、《中国哲学简史》(194...  相似文献   

4.
80年代初重构中国文学史思潮之后,萌生于80年代中叶的建构中国文学学术史的呼声亦见兴起。两股思潮的相互激荡,给传统的中国文学史研究带来了勃勃生机。前者已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一批专著的问世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如罗宗强先生的《唐诗小史》、葛晓音先生的《八代诗史》和王钟陵先生的《中古诗歌史》、程干帆先生的《两宋文学史》等等,均是富于拓展性、新意迭出的力作。而后者,也许笔者孤陋,还仅限于专题论文的探索。显然,学术史的建构大大地落后于文学史的重构。但传统学术史资料的遗存与文学资料的遗存一样丰厚,一样浩如烟海。而且有这样一个无法否认的结论:文学学术史研究的深入,将大大地推进文学史自身的研究。它不仅会从古人学术研究中汲取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资借鉴,以促进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哲学研究的两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俄罗斯哲学的研究,无论在俄罗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早已有哲学家、哲学史家和学者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思想和学术资料:既有对某些哲学家思想主题的个别研究,也不乏各种版本的俄国哲学史系统著作。然而,什么是俄罗斯哲学?有没有独创性的俄罗斯哲学?是"俄罗斯哲学"还是"哲学在俄罗斯"?这些问题却仍然是颇有争议性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研究方法论的角度对此略做探讨,并试图区分对俄罗斯哲学进行研究的两个维度——文化学维度和一般哲学维度,指出这两个研究维度以两种不同的哲学观为根据,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宗旨、研究方法和研究问题,从而展现了俄罗斯哲学的两种不同思想形态和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6.
<正> 拙作《普列汉诺夫与哲学史》(见《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概要介绍了普列汉诺夫关于哲学史方法论、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论述.其实,普列汉诺夫的哲学史研究成果远不止这些.本文将着重对他关于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经典化研究反映了文学史内在结构调整与文学史演进的必然要求 ,是学科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反映 ,是文学研究进一步回归学术本体的学理性选择 ,是学科资源结构优化的要求。经典化的学术研究必须建立在对研究对象经典性的认识上 ,总体上可以认同一个基本性原则 ,即现代性、原创性、审美性和影响的历时性原则  相似文献   

8.
《孔学堂》2015,(4)
钟泰继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之后,在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史上第一个写出了完整的通史性的中国哲学史著作。钟泰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力主"命名释义,一用旧文",视中国哲学史研究对西方学术方法的借鉴吸纳为"强为比附","牵扯之谈"。钟泰这种方法学意识,不仅表现出与胡适一类学者所主张的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对立倾向,实际上也弱化了自己的哲学史著作的时代价值。但是,学术方法的对立与更新,推动着学术的进步与发展,这是学术发展的内在理则与思想逻辑。钟泰依凭自己的方法意识,使其《中国哲学史》构成了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建构过程的一个环节,确立了其著作真实的学术价值与历史地位,也为今天我们深化中国哲学史研究留下了重要的方法学启示。  相似文献   

9.
社会科学的现代化是指社会科学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反映现代社会的特点,回答现代社会所提出的新问题,从而能够对现代社会的多方面发展给以理论上的指导。社会科学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现代化、研究对象的现代化以及研究成果的现代化。一研究方法的现代化是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和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从事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有科学的方法论,这是研究和认识社会的一把钥匙。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奠定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但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并不是  相似文献   

10.
论非原创性数据库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英龙 《浙江学刊》2008,(2):157-162
数据库不仅是计算机领域研究的对象,其法律保护问题也是知识产权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原创性数据库的法律保护各国立法及实践已基本达成共识,对于非原创性数据库是否应予保护以及如何保护的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所在.笔者从非原创性数据库的自身特点出发,对国际社会保护非原创性数据库的主导立法及司法判例进行评述,并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应该通过有限制的"特殊权利"立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合同法,从不同的角度完善对非原创性数据库的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11.
吴光正 《学术交流》2002,2(2):124-128
通过对研究成果的反思,可以说中国古代小说史的研究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具备如下三大条件:一、科学的学术意识,即历史定位意识、历史演进意识、学术考辨意识和学术积累意识。二、独到的观照视野,即比较文学视野、民间文学民俗学视野、文化学视野和历史学视野。三、基础研究必须成为理论研究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民国初年,吴梅在北京大学讲授词曲,标志着戏曲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学术制度的保证。新的时代为吴梅提供了开创历史的良机,吴梅的卓识远见为那个时代增添了亮点,两者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五年北大生活对吴梅的人生道路和治学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他完成了从传统文人到现代学者的身份转变,尽管这种转变并不彻底。吴梅戏曲研究的成就及特色通过与另一位先驱者王国维的比较可以看得更为明显,两人的治学各有特色,形成互补,不能简单地定出高下优劣。  相似文献   

13.
区志坚 《阅江学刊》2009,(4):143-146
卞孝萱先生在《现代国学大师学记》中概述清末民初国学大师的治学关意,表述国学大师治学得失,开拓研究现代国学大师的范围,提出甚多值得研究的民国学术史的课题。他虽师事有关大师,评论却不讳其失,论述观点为前人未导。该著可开拓研究现代国学大师群体的视野,不独是个人自述,也是半部民国学术史。  相似文献   

14.
《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在批判地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朱光潜美学置于美学全球化和20世纪中国美学本土化的进程中来考察,以跨学科的学术视野和开放的学术品格,追踪朱光潜学术研究的心路历程与美学思想逻辑演化的轨迹,揭示朱光潜是如何立足于中国本土,把西方的科学精神和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建构其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从内容来看,它主要包括朱光潜美学的思想渊源、文本阐释、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原则以及朱光潜后期与前期美学关系四个部分;从意义来看,它揭示了朱光潜美学思想体系的独特性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姜国柱 《唐都学刊》2006,22(1):63-67
张载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关学的创始人,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丰富而深邃的学术思想,对中国哲学思想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主要包括:太虚即气与气化万物、一物两体与动必有机、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仁政德治与渐变改革等,既具有创造性、开拓性、奠基性,又具有实践性、实用性、合理性。因而在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并对其以后的哲学思想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学术史上、在儒学的发展史中,文中子王通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于文中子的研究,相对其他儒家学者来说一直比较薄弱,亦存在着一些疑团和迷雾,当代的文中子研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起色。在对这位大儒深入研究之前,展望一下文中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罗炳良 《求是学刊》2002,29(6):113-119
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 ,清代乾嘉时期形成的历史考证学独树一帜。历史考证学派史家以求真的态度和实证的方法研究历史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治史的理性意识比前代史家大大深化与增强。考察乾嘉史家理性意识的内涵 ,不仅能够拓宽传统史学研究的层面 ,对于研究中国史学史具有学术价值 ;而且有助于澄清过去研究中的一些模糊观念 ,正确认识与评价乾嘉历史考证学的得失与功过  相似文献   

18.
中国慈善史研究是近十年来史学界新兴的关注点之一,区域慈善史也日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王娟所著《近代北京慈善事业研究》在着重考察清末民初北京地区慈善事业总体状况的同时,初步探讨了南北区域之间慈善事业发展的若干异同,为深化中国区域慈善史的研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结合评述该著,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中国区域慈善史研究的区域范围界定问题,分析了比较视阈下开展区域慈善史研究须把握的地域特征与基本线索、区域慈善与社会环境、区域慈善与国家救济、区域与区域及整体等四个方面的关系,并尝试提出了若干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学术话语主导中国政治学研究的背景下,基于中国政治自身的历史和现实逻辑,用本土化的概念、理论来重新解释和分析中国政治是可行的。本文以费孝通的"双轨政治"为例对其涵义进行新的界定,认为"双轨政治"主要包含精英政治和社会民主两方面的内容。用它对当代中国政治形态进行尝试性的解释是成立的,尽管"双轨政治"在具有解释优势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对类似的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概念和理论进行挖掘和开发,有利于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本土化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