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克服泰勒原理的封闭性、简单化、累积性等现代主义课程的缺陷,W.E.Doll提出了相应的以4R为标准的后现代课程观来关注教育目标的"生成"而非"预成"。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提倡开放性、不确定性及多元化的途径和观念,推崇差异性,鼓励挑战,允许干扰,这与传统的课程观是截然相反的,但也并非与现代主义课程观完全对立。应立足于我国外语课程与教学的实际情况,批判性的吸取其合情、合理的内容,从而更好的推进我国的外语课程与教学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催化剂。本文从教育发展史的角度,具体探讨课程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课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系,揭示课程的时代性特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当前英语教学的困境与现代主义的现念导向有关.以现代主义课程观为指导的英语教学,长期致力于教学模式的建构,难以摆脱以教师为中心,从课文到课文,学生单向被动接受的状况.后现代课程理论为英语教学的转变提供了可能性.唯有实现教学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才能实现"心灵敞开"式的真正的开放,才能还原教育的本性,走出英语教学的困境.开放性英语教学必须具备"非控制性"反思性"转变性"等"模体"元素.  相似文献   

4.
在任何一种教育体系中,课程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课程问题关系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方法的确定,传统课程观将被现代发展课程观所扬弃。师专以学科课程为中心的课程结构与师专培养目标的错位,反映了课程在建构学生智能方面功能的弱化。培养以创造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为基础的学生智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有影响的若干课程实施取向,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课程实施的本质,每一种实施取向都有各自的优点与适用之处,但其共有缺陷是导引课程实施者走向机械的本质主义思维泥沼,同时,在日趋纷繁多变的复杂性世界里将失去其理论的合理性.在复杂性的视角下,课程实施的"复杂取向"将是对以往课程实施取向的一种超越,并且对新课程实施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当前英语教学的困境与现代主义的观念导向有关。以现代主义课程观为指导的英语教学,长期致力于教学模式的建构,难以摆脱以教师为中心,从课文到课文,学生单向被动接受的状况。后现代课程理论为英语教学的转变提供了可能性。唯有实现教学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才能实现“心灵敞开”式的真正的开放,才能还原教育的本性,走出英语教学的困境。开放性英语教学必须具备“非控制性”“反思性”“转变性”等“模体”元素。  相似文献   

7.
先秦诸子的"文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汉民族性格中重功利的倾向和以政治为中心思想意识的潜移默化作用,中国古代正统文学观是和"文化"内涵相近的、广义的大文学观.这种观念最早是由作为汉民族早期文化重要代表的先秦诸子确立的.先秦诸子眼中的"文学"含义宽泛,指付诸政治实践的文治教化之学,为文学、哲学、历史等学科的统称.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以<吕氏春秋>作者为代表的杂家学派,虽然对"文学"的理解不尽相同,但都将"文学"看做"文治教化之学".这种文学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晓光  梁鸿云 《阴山学刊》2008,21(5):121-123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世界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股文化思潮,对现代主义及现代性的合理性进行了深刻的质疑与颠覆,它们对课程的重建击中的恰恰是当前课程的薄弱环节。我们在研究后现代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时,要在一致中看到冲突,在冲突中寻找一致,结合并联系我国国情以及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来构建后现代课程理论。  相似文献   

9.
从课程观的演变看中职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角色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课程观的变化出发,探讨了随着课程观的变化,中职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明确自己所应扮演的角色,确保角色的顺利转换。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突出对话的意义,是对课程观的具体化、微观化和操作化。  相似文献   

11.
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三全育人"理念,通过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开展以"5+1"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协同育人教育工作,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评体系,方能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李韬  张素艳 《理论界》2010,(12):220-221
本文在指出传统课程观下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探讨了后现代课程观对大学英语课程的课程理念、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改革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传统基督教的天意观认为,上帝是干预世事的神,世界的进程受上帝赏善罚恶的意志(天意)控制.文艺复兴时期,新教神学以及以伊壁鸠鲁主义为代表的复兴的异教哲学对这种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以<哈姆莱特>和<李尔王>等为代表的莎士比亚悲剧展现了传统天意观所面临的危机,以及由此给生命个体带来了信仰上的困惑和失落.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为例,介绍了如何精选教学内容,将物理学的前沿内容引进课程,并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切实有效保证物理学的教学质量,同时阐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邹顺宏 《理论界》2006,46(10):159-161
以逻辑经验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为代表的现代科学观由于其历史局限性而不能对科学发生与发展的实际状况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矫枉过正,从对科学合理性的置疑到对其合法性的拒斥,从而走向了极端非理性主义和激进怀疑论。本文拟就以库恩和费耶阿本德为代表的科学哲学中的后现代科学观为主题,对以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为进路的怀疑论的、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反思,以促使我们更辩证地把握西方后现代思潮的内在本质及其走向。  相似文献   

16.
新经济社会学对组织信任研究影响日增,以科尔曼为代表的封闭组织观、以博特为代表的开放网络观与以格兰诺维特为代表的关系嵌入观对组织网络与社会资本有着不同的理解,分别体现出了封闭性、普遍性与关系性的信任观.总体来看,关系嵌入观在新经济社会学中占据了主流,其将组织与市场融入其中的社会网络视角在封闭性与普遍性之间持关系性的中间立场.  相似文献   

17.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的课程理论学家多尔运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 ,在借鉴皮亚杰的生物学观、混沌理论和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等自然科学思想的基础上 ,批判和继承前代课程理念 ,形成了自己的课程观。本文对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并在此基础上从课程与教学、教师观、课程内容、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谈了多尔的课程观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挖掘轮滑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为出发点,轮滑教学在思政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轮滑教学中思政元素所起到的育人功能,构建课程思政与轮滑课程相互融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挖掘轮滑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主要创新点;探寻课程思政视域下轮滑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对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课程建设是凸显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的核心环节.当前各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建设的实践应用性不足.该文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为例,对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对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剖析,提出了课程内容重构和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个人贫困观和结构贫困观,是源自西方社会学的贫困致因理论.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普遍认为统治者应该对百姓的贫困负主要责任,并提出了一系列如何让百姓脱贫致富的设想,其贫困致因的核心思想可归为贫困结构观.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为核心内涵,并嵌入先秦儒家“天命”思想体系中的“贫困天定论”的影响超过了其贫困结构观,并内化为一种世俗的道德信仰或文化氛围,影响着中国人的个体思维、群体意识及统治理念.在许多国人潜意识中,至今仍然认同具有宿命色彩的“富贵在天”.以“责怪受害者”为核心内涵的个人贫困观在中国社会中没有成为主流贫困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