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创立新的世界观前夜的关键性的著作。在近几年哲学界所掀起的"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等思潮的影响下。《手稿》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手稿》对唯物史观的形成的影响、作用的问题成了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手稿》与唯物史观的形成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联系,联系有多大这些都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象性活动·实践·生产劳动──论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思维罗辑的转换杨生平,吴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分别简称为《手稿》、《提纲》和《形态》),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三部重要的著作。目...  相似文献   

3.
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原则的影响一直有争论。马克思认为对象关系是“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的异化关系,对三种“对象关系”进行了详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象性关系,即对象的本质占有与对象之间的相互确定,由此脱离了哲学形而上学与旧唯物史观的视域,形成了新的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4.
色诺芬、柏拉图、斯密和圣西门等人的分工思想是马克思分工思想的理论渊源。马克思分工思想萌发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形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创立后,马克思分工思想走向成熟,它不仅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研究视域,形成了唯物史观分工思想的研究方法,而且取得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巴黎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三部著作,表现了马克思科学的人的本质观的形成轨迹与其科学的世界观特别是唯物史观形成的内在逻辑一致性,马克思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科学的人的本质观赖以建立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6.
“社会”范畴的提出可以追溯得很早。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凡引此书处仅注页码)中,对这个范畴作了新的表述,其中蕴含着唯物史观这一新世界观的最初思想。无疑,弄清这个范畴的含义,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早期思想,了解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建立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文献学研究成果表明,《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又称《穆勒评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称《手稿》)的《第一手稿》之后,这为我们正确梳理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创造了条件.基于文献学成果,我们从三个方面考察《穆勒评注》在唯物史观形成中的作用:《穆勒评注》是唯心史观到唯物史观的转折点;《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思想完善了《手稿》中的异化理论;《穆勒评注》蕴含着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思想萌芽.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关于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五大解读模式的关键区别,是源于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体现出的建立在异化劳动概念基础上的异化史观在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上的理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的思想从不成熟到成熟之间的一部著作,在其中,人本主义异化逻辑与从客观经济现实出发的科学逻辑交织在一起,前者占主导地位,但后者开辟了通向唯物史观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论马克思哲学之历史唯物主义解释的偏颇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哲学之历史唯物主义解释的偏颇性有 :马克思并未使用过“历史唯物主义”一词 ;《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探讨被忽略不计 ;并未研究历史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当做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形成被抽掉哲学观前提 ;《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才开始的科学的经济学研究倒成了《形态》中唯物史观形成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分析、评述和批判,初步形成了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基本轮廓。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劳动为核心论题,从3个方面阐释了他的劳动思想:揭示劳动对人的生成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构建唯物史观的基本框架;借助对国民经济学的“劳动”的批判,阐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通过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剖析,论述共产主义和人的解放的初步思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开创的劳动思想研究为他后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等表述均不能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所共同创立的哲学的名称。按照哲学史上的通常表述方式,和恩格斯本人的意愿,以及方便实际研究与使用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哲学应该叫做“马克思哲学”。  相似文献   

12.
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中国现代哲学的定型样本,对中国现代哲学语汇有一个体系性的呈现。从中国哲学语汇所由来的西文原词和定型的现代汉语两个方面,对艾著中的哲学语汇进行语言分析,可以发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语汇体系呈现这样一些特征:由古代汉语呈现的中国古代哲学的灵动的语词形态,转变成了由现代汉语呈现的现代哲学的确定明晰的语词形态;由古代汉语呈现的中国古代哲学的强调整体功能的语词词性,转变成由现代汉语呈现的中国现代哲学强调构件组合的语词词性;由古代汉语体现的中国古代哲学的注重虚实相生的语词词性,转变成了由现代汉语呈现的中国现代哲学的实体逻辑的语词词性。在中国哲学世界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古代哲学语汇所负载的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些根本精神,被具有西方语言特性的中国现代哲学语汇遮蔽了。但从另一角度看,中国现代哲学语汇在某些方面又受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的推动和鼓励。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 《法兰西阶级斗争》 和 《雾月十八日》 中首次推进了唯物史观具体化的理论历程, 他通过深化对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在特定条件下的外部表现形式、 把政治斗争史的研究提升到政治发展之历史 规律的层面等问题的探讨来完成这一理论工作。 马克思的这种理论探索不仅使他在法国政治史的研究上实现 了方法论及理论成果的创新性突破, 而且, 他在唯物史观具体化问题上的探讨也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 深化 对唯物史观具体化的理论解读, 不仅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对于深化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科学体系和教学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力图建构一个既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又符合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重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并不等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传统哲学例子",而是要在"双重解读"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得民族形式",用中国哲学话语说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5.
从现代哲学的视角看,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具有丰富的制度批判思想。马克思企图通过这种制度批判来实现他的真正的理想和追求,即人的解放。而该著中马克思把制度批判与人的解放初始链接起来。这也使马克思从此走上历史唯物主义道路,并成为其全部理论的线索、立场和诉求。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与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应用和发展,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生产力"理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原理的应用与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历史主体原理应用和发展."三个代表"作为一个理论整体,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面丰富和发展,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实践的指南.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如何理解改造世界的主体———人、以及由人构成的社会和历史,是我们创造性地理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问题。带着这些问题重读马克思的若干经典文本,可以梳理马克思从“异化劳动”到“生产方式”其理解范式的推进,从而,理解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的马克思,其思想相对于“异化劳动”时期的推进以及对今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青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当中专门提到了历史唯物主义,而他所强调的,恰恰不是作为一种科学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说,那种仅仅被当作一种认识社会历史的科学方法论而存在的历史唯物主义。卢卡奇明确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功能变化”的命题,其意义在于: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仅是一种认识社会历史的“科学方法论”,而且更重要的是批判资本主义、通过暴力革命来实现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武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诠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具有标识性地位,但长期以来中外学界对该著作存在“经济决定论”等方面的误读,且文本自身也存在一些复杂情况,因此如何正确阐释《序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依据马克思“社会演进三形态说”提出“社会轴心转换”概念作为分析框架,解读《序言》可获得新的认识。物质生产在任何社会都是“人类存在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但属于“经济的社会形态”(或社会经济形态)、经济关系构成社会基础的情况只是部分社会形态的属性,社会主义将为最终“终结”这种社会形态创造条件,实现历史的超越。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建构应有精神至高点,内在地包含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据此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的结构应包含“生产为什么”、“社会生产何以可能”、“好生活的社会形式”相互关联的三个层次。在对《序言》的重释中还提出当代中国发展要把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社会主义目标的至上性内在地统一起来;超越“消费社会”社会生活模式,走“生活型社会”发展的路子;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良性互动、共同创造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合三而一”的社会动力体制。  相似文献   

20.
对施蒂纳哲学的形而上学本质的批判是马克思进行思想革命的重要一环,因此,梳理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对于揭示马克思思想变革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施蒂纳在《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以唯一者、利己主义者为出发点发展出唯一者哲学,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运用大量篇幅对施蒂纳进行批判,阐发了唯物史观。立足于马克思对施蒂纳利己主义的三重批判,即对利己主义者二重化的前提批判、对个人利益和普遍利益对立的基础批判、对利己主义者作为主体的现实批判,揭露施蒂纳利己主义的本质,阐明个人利益和普遍利益的现实关系,明确现实的人作为唯物史观出发点的重要意涵,揭示施蒂纳和马克思研究路径和最终归属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