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曾经指出:“法国唯物主义有两个派别,一派起源于笛卡尔,一派起源于洛克……这两个派别在发展过程中是相互交错的。”笛卡尔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他的哲学在当时“已经作为官方势力统治着法国的一切学派,”是法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成份之一;而洛克则是17世纪英国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是1688年的阶级妥协的产儿”,是先于法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与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反复的斗争,终于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中通过与贵族的妥协而结束了整个资产阶级革命过程,并成为公认的统治阶级的一部分的英国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对18世纪的法国来说,无疑是先进的外来思想。因此作为18世纪末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曾经指出:“法国唯物主义有两个派别,一派起源于笛卡尔,一派起源于洛克……这两个派别在发展过程中是相互交错的。”笛卡尔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他的哲学在当时“已经作为官方势力统治着法国的一切学派,”是法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成份之一;而洛克则是17世纪英国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是1688年的阶级妥协的产儿”,是先于法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与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反复的斗争,终于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  相似文献   

3.
1990年,在德国统一前数周,在法德两国的一次最高级会议上,法国总统密特朗作了一次《世界报》称之为有点“苦涩”的简短发言。密特朗宣称,法国对在欧洲心脏地区出现一个强大的新德国“没有病态恐惧”。欧洲的一个新时代开始了,而他预测,这个新时代“不会缺乏冲突、对抗和误解”。  相似文献   

4.
安德烈.马尔罗是法国20世纪上半期的重要作家。他的写作生涯分为小说创作和艺术史论著两部分,而奠定他在法国文坛地位的则是他的6部小说。由于他年青时在东方的冒险经历,他的3部小说都以东方革命,特别是以中国革命为题材。其小说对当代人的状况、人的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哲理思考。马尔罗是较早提出“荒诞”观点的法国作家,他对荒诞主题的独特表现手法对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和现代派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九年前出版的昂·培埃教授的《当代法国小说》,在帮助人们了解法国小说的新形式方面,是一本有用的书;而他的最新著作《当代法国文学》,对了解法国文学新形式来说,则可以称得上一本有具体例证的指南。在这部著作中,作者选录了自1910年至1960年法国文学界中他认为近于最好的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的作品。作者在每一个作家或每一类作家(他论述了超现实主义、“新戏剧”、“新小说”三  相似文献   

6.
霍尔巴赫(1923—1789年)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后代表,他把法国唯物主义加以系统化,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体系——自然的体系。和他的哲学“自然体系”相承,在伦理学上,鲜明地提出“自然的道德”,并形成独立的体系。本文试对霍尔巴赫的伦理思想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安德烈·马尔罗是法国20世纪上半期的重要作家。他的写作生涯分为小说创作和艺术史论著两部分,而奠定他在法国文坛地位的则是他的6部小说。由于他年青时在东方的冒险经历,他的3部小说都以东方革命,特别是以中国革命为题材。其小说对当代人的状况、人的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哲理思考。马尔罗是较早提出“荒诞”观点的法国作家,他对荒诞主题的独特表现手法对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和现代派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戴高乐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一生对法国有一种理想”。1940年,他带着这一理想,流亡到了英国,以建立一个强大而团结的法国;1958年,他打算在法国实现这一理想。可是,到了1969年时,法国却起来反对自己的“共和王朝”。  相似文献   

9.
康有为(1858—1927)不仅是“托古改制”的行家,也是“仿洋改制”的里手。他自1888年首次上书光绪皇帝,直至1927年病逝,始终坚持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可以说,立宪是康有为后半生矢志追求的目标,立宪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史学界重视他所说的“择法俄、日以定国是”,但对他“屡引法国大革命为鉴”论述不详。本文拟从世界近代历史发展大势角度,对康有为立宪思想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进行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开设的飞行训练学校受训、并且策划了“9·11”事件的萨卡瑞尔斯·穆萨维是法国公民。把他绳之以法一直是布什政府反恐行动的核心所在。然而,当联邦调查局官员要求法国提供有关萨卡瑞尔斯的情况时,却遭到法国警方的拒绝。法国当然支持惩罚那些应该对“9·11”事件负责的人,但是,法国反对死刑——这是萨卡瑞尔斯在被认定有罪后极有可能得到  相似文献   

11.
试论狄德罗《拉摩的侄儿》的辩证法思想李海峰德尼·狄德罗(1713—1784)是十八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首须,唯物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哲学小说《拉摩的侄儿》深刻揭示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前社会生活的复杂矛盾,字里行间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对辩证法的发...  相似文献   

12.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是一场真正伟大的革命,是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革命不仅扫清了国内的封建秩序,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斗争。伴随着法国革命,产生了一位叱咤风云、威震世界的人物,他就是拿破仑·波拿巴。象拿破仑这样的历史人物,应该怎样评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关于拿破仑的论述。一个半世纪以来,出版了许多关于拿破仑的历史著作。关于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他是“吃人妖魔”,对他恨之入骨;有的称之为“天神”,对他顶礼膜拜,显然,这些观点都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13.
发现萨科齐     
曹松豪 《可乐》2010,(11):11-11
1974年夏日的一天,希拉克在马提翁宫召见法国青年进步联盟前主席格罗斯曼,同他讨论了发展戴党青年运动的问题,赋予他一项重要使命:创建“共和国民主人士联盟——青年组织”。  相似文献   

14.
法国大革命的最高阶段是“雅各宾专政”。而这个“专政”时代的核心人物马·罗伯斯庇尔,则成为近二百年来争论最多的历史人物之一。 罗伯斯庇尔的敌人以及“金色青年”咒骂他是“伪善成性”的人;阿道夫·梯也尔称他为“嗜血的教主”;近代资产阶级史学家,也对他(主要是对其恐怖政策)大加责骂,其中以法国的米涅最为激烈。在米涅的笔下,罗伯斯庇尔“极为狂妄”,使“恐怖笼罩全国,且加倍残酷。”罗伯斯庇尔简直成了杀人为乐的“暴君,恶虎”。  相似文献   

15.
巴金曾经三次踏上法兰西的国土,通过文学、景观、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亲密接触法国文化的多个侧面,所以他无论在创作和革命思想以及人格发展等各个方面都深受法国文化的影响。文章认为巴金作为一个主体,他不仅被动接受了法国文化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他在中国本土文化特点、当时的社会现实、个人的经验和追求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对法国文化作出了个性化的阐释和重构,并在此基础上深刻挖掘出他者形象对自我文化的迂回式反观,主要探讨了在巴金对法国大革命和法国平民社会的阐释,以及“文革”后巴金对法国文化关注重点的转变中所深刻透析出的他对中国革命及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6.
卢俊(1712—1778年)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独树一帜的小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家、学者,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卢梭在人类历史上被人们尊重,正是由于他毕生集中代表了广大、中、资产阶级、手工业者,甚至农民的利益和要求。人们把卢梭看作是争取平等和社会正义的伟大导师,看做是仅对暴君和专制制度的勇敢战士。他的政治学说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巨大影响。他的著作表现了反封建的战斗精神。1762年《社会契约论》的发表,标志着他的激进的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成熟。当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达到高潮时,他的著作成为激进党的“圣经”。  相似文献   

17.
塔列朗作为法国近代著名外交家,其外交活动始终以法兰西民族国家利益为准绳。塔列朗是一个具有时代感的外交家,他和拿破仑的分歧,实质上是近代外交理念与前近代外交理念的冲突。他的外交实践,促进了“民族国家利益至上”、“天然疆界”与“势力均衡”等一些具有近代意义的国际关系惯例和准则的强化与确立,对于近代国际社会的营建及发挥功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斯汤达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对世界和欧州现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巴尔扎克称他是“观念文学最卓越的大师之一。”托尔斯泰在谈到对战争题材的处理时,曾说“我的第一个师傅是斯汤达。”  相似文献   

19.
像他的响亮词句一样驰名世界的桑戈尔,是黑非洲首屈一指的著名诗人,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在国内外都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人把他的作品贴上“法国化”的标签,有人认为他是个“黑色的法国公民”,情况究竟如何呢?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是马克思以前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但是黑格尔的思想遗产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清理和评价.他被看做是普鲁士官方思想家,他的学说,只有革命导师已明确地称为“合理内核”的辩证法能够得到人们的首肯,而且多限于自然哲学的范围.对他的历史哲学及其他,则几乎给否定完了.说他“反对那有人民群众参加的法国革命”,“顽强地维护反动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