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余治编纂的《得一录》是一部总汇慈善章程的善书,在晚清民初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该书于同治八年首刊于苏州得见斋,以后一再翻刻,形成多种版本,其中主要有目前研究者较多引用的十六卷本和当时实际流传更广的八卷本两种。十六卷本为原刻本,而八卷本则是光绪十一年长沙宝善堂重刊过程中所做的修订本。这两种版本内容基本相同,差异主要表现在目次编排上,表现了编纂者不尽相同的编纂理念。十六卷本相对更侧重按慈善组织和行为的类别来分卷编排,比较突出其善举章程总汇的特色;八卷本则比较注意从善举的性质出发来归类编排,劝善教化的功能明显加强,而善举章程总集的特色则有所减弱。八卷本虽非最早版本,但乃是在原来版本的基础上经过精心修订和编排而成的好版本,在编校质量上,已超越十六卷本。  相似文献   

2.
星若晨 《快乐青春》2009,(12):51-51
他出生时难产,曾被认为是不祥之兆。3岁多了还不会说话,父母担心他是哑巴。后来,他总算开口了.但说话极不流利。且每讲一句都很吃力,到9岁入学时还是这样。  相似文献   

3.
开辟象征研究的一方新土《文学象征论》,严云受、刘锋杰著。30万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责任编辑:黄书权。象征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文学现象,在中国近几十年的文学研究中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现代派作品的大量译介与国内创作实...  相似文献   

4.
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说绝句之含蓄王成国绝句是唐代兴起的一种短小灵活的诗歌样式,它以极经济的手段,表现最广阔的生活,描绘景美好的境界,抒发最丰富的情怀。它要把生活中最精美的场景,强烈的感受,灵魂底层的悸动,事物矛盾的高潮,或者一个风景优美的角落,一个...  相似文献   

5.
6.
说“得一”:《老子》三十九章悬解张松如(吉林大学中文系)《老子》三十九章讲“得一”,亦即为道、体道。深幽发微,可从而窥见其气化谐和的宇宙生成论以至生命意识审美理想,在五千言中实居重要地位,具特殊意义。而历来诸本,在章句上虽亦不无参差,一般分作三段,格...  相似文献   

7.
我是搞供应工作的,但是怎样才能很好地为施工服务,很长时间却是不明确的。有一次,我处机电队检修二百五十吨钳式吊车,急需十五吨和二十五吨滑轮。我们跑了几个地方,好容易买了几台。机电队的同志却说。“滑轮太  相似文献   

8.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出自唐代文学家骆宾王之手,当时即为人们传诵,文学史上亦有其赫然一节。据说被檄人武则天读到此文后也很为吃惊。《新唐书》卷201载:“徐敬业乱,署宾王为府属,为敬业传檄天下,斥武后罪。后读,但嘻笑,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矍然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敬业败,宾王亡命,不知所之。中宗时,诏求其文,得数百篇。”从引文中我们看出“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是这篇著名檄文的精华。对此的解释,一般延用朱东润先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的说法:“这两句承接上文,意思是说,高宗刚刚安葬,而他的太子已经失去帝位。”这样解释与原意比较接近,但缺少力度,也不太确切。高宗之死,并无异常之处;李显被废,是他说过将天下送给他岳父也不在乎的大话。此皆通人见知,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若以此言来檄武则天,应当说出师无名,因此,这十二个字另有含义。  相似文献   

9.
黄育红 《船山学刊》2003,(4):146-149
词分虚实。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虚词只是作为辅助的语法手段。在任何一种语言表达体式中,实词、虚词都是结合一起,共同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唐代近体诗的出现,由于对平仄、对仗要求甚严,故不能像古体诗那样任意使用虚词。但是,在唐代近体诗中,有许多虚词的运用,其美学意义甚至超过了实词。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歙县被确定为全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五个试点县之一。两年多来,歙县抓住机遇,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先后组织230名农民参加县电大大专班学习,为农村培养了一批实用技术和管理人才。目前,这些农民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题两做 各得其趣——论同题材的聊斋俚曲与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菡 《兰州学刊》2004,(4):247-249
蒲松龄经常以小说与但曲这两种能够代表其叙事智慧的体裁来表现同一桩故事,并且能够做到各得其趣.作者之所以喜欢对关涉家庭伦常的故事用两种体裁一做再做,主要是因为他不仅怀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敏锐的观察能力,而且拥有对个体人生的切身体验.当然,这种"一题两做"并非仅仅是通过表达方式的改头换面而进行的简单重复,而是力求在文本格调、叙事方式上都体现出士人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异趣.这样,小说的团圆结局往往转为俚曲的圆而又圆的结局,而小说的文人叙事也往往随之变成俚曲的民间叙事.  相似文献   

12.
姚燧(1239——1314)号牧庵,洛阳人。少孤,为伯父所抚养。官参政,有《牧庵文集》五十卷。他的散曲,有不少随意抒情与描摹儿女风情的作品,语言浅白,笔调流畅。当时人把他和卢挚并称,是士大夫有意采用散曲这种新诗体来抒情而成就较高的作家,因此在散曲发展史上影响也较大。〔越调·凭栏人〕《寄征衣》是他的代表作,曲子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3.
印识而农辨篆刓。鸿编抱守惜丛残。却欣涑水芝蔴鉴。曾伴船山苜蓿般异日疑态  相似文献   

14.
在今天城乡一体化加速的时代,文学介入乡土的问题面临着新的复杂性,无论从创作主体还是市场、接受者来看,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寻找新的动力和可能性的状况。而从作家一方来看,由于多数人不在现场,也不再熟悉当下乡村生活,必须找到新的想象空间和切入方法,才可能有效地再现新乡土。凡一平的上岭村叙事,以其雄健的笔力、生动的描绘,试图开拓出乡土文学的新篇章,其本身也成为某种困境的新表征。  相似文献   

15.
一谢灵运以擅长刻画山水自然景物饮誉南朝晋宋诗坛。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且足以垂范后世的写景名句,如:“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白云抱幽石,绿筿媚清涟”(《过始宁墅》),……无一不是写得绘声绘色,形象鲜明,从不同侧面生动逼真地再现出大自然的旖旎秀美,给人以感官的审美愉悦,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因此文学史家们普遍认为谢灵运开创并奠定了中国山水诗的写作,比如清代的王士祯就说:“迨元嘉间,谢灵运出,始创为刻画山水之词,务穷幽极渺,抉山谷水泉之情状,昔人所云‘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者也。宋齐以下,率以康乐为宗。至唐,王摩诘、孟浩然、杜子美、韩退之,皮日休、陆龟蒙之流,正变互出,而山水之奇怪灵闷,刻露殆尽,若其滥觞于康乐,则一而已矣。”(见《带经堂诗话》)  相似文献   

16.
呈现诸君面前的是不同于我的所有著作,偏于感性的随笔的文集。无以名之,姑且以“指月”二字塞责。自从追随张岂之先生和诸前辈步入学术圣殿,迄今也二十余年了。抚今追昔,顿然记起白居易的诗句:“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便始休”的诗句。然而思维好像停留在过去,皮囊却改变了颜色。昨天还是风华正茂的中青年学者,转瞬之间便经历了天(干)地(支)的旋转,被学生称为“可爱的老人”了。原本平静的心也难免升起“人生苦短”的感喟。  相似文献   

17.
老学文献又一重要发现─—路工先生访得唐虞世南校写《老子道德经》石刻拓本丁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老子是中国先秦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奠基者。无论就其哲学思想的系统、全面,还是就其深刻性而言,老子都为同时及后世很长一段时期的学者...  相似文献   

18.
赵立人 《学术研究》2005,(11):108-112
1854年广东爆发三合会大起事,并由此触发西江流域土客大械斗.过去对土客大械斗专题研究不多,刘平教授<被遗忘的战争--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大械斗研究>出版,是应予肯定的进展.该书把土客大械斗发生的原因归结为"人种"矛盾和经济矛盾.后者正确,前者则违背事实.所谓体质人类学方面的差异已被有关实验报告否定.而该书就土客在语言、风俗、民风、民气上的差异所作的论述,亦大多悖于事实,书中涉及的史实亦可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