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实力派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实力派是指除蒋介石的嫡系之外的一切有地盘的实力派和无地盘的杂牌军。地方实力派与国民党中央存在着矛盾、分裂和斗争 ,它关系到国共两党力量的消涨 ,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至抗战前夕地方实力派政治态度的转变及行动 ,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救国方面达成的共识 ,促进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间阶层的地方实力派,尽管他们的对日关系很复杂,但总的倾向是抗日的。全面抗战爆发前,地方实力派对阻止日本的侵略起了主要的作用;全面抗战开始后,他们又成为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蒋介石集团消灭异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实力派抗日作用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在抗日战争中,原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旧部,从察哈尔抗战到平津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枣(阳)宜(昌)会战等,无役不从,是其他地方实力派所不能相比的。由于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因而在抗战中也表现出许多显著的特点 (1)西北军旧部中既涌现出大批舍生取义的抗日英雄,也出现了一些降日附敌的民族败类,其分化之剧烈是地方实力派中绝无仅有的。 (2)西北军旧部对抗战的作用集中地表现在军事方面,并给予日军以极其沉重的打击。 (3)西北军旧部的抗战环境,比其他地方实力派更为恶劣,但其取得的抗战业绩更为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全国各族人民的英勇抗战和各抗日阶级、阶层、党派、团体的联合奋斗,是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基本原因。不仅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永垂青史,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党派、团体,也在这部宏伟的画卷中占有一席之地。新桂系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以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三位一体”为核心的新桂系在抗日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从新桂系的抗日主张和实践与蒋介石中央统治集团、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和中国共产党三者的抗日言行的比较中,探讨新桂系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是本文的主题。我们认为,这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局部抗战,推动了民众救亡运动的发展,在客观上为全民族抗战的发动准备了群众基础;同时他们在国民党内的率先联共抗日,促成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给全国抗战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政治前提;芦沟桥事变后,地方实力派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敦促蒋介石下定抗战决心,对全面抗战的开始发挥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6.
全面抗战爆发前,蒋介石对中共与地方实力派问题的处理实有三个层面,其一,中共与地方实力派皆为统一之“障碍”,均欲解决而后快;其二,地方实力派与中共是“内”“外”有别,经历初期优先“安内”轻视“攘外”后,确认“安内”必先“攘外”;其三,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时,对中共寻求政治解决,攘外逐渐成为蒋的政策重心,其政策调整亦是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形成的重要步趋。  相似文献   

7.
抗战期间,四川是全国抗战的重要战略基地;重庆是国民党政府的陪都,我党南方局也设在这里。因此,四川,特别是重庆,成了党领导抗日民主力量同国民党顽固派开展斗争的重要阵地。在这场斗争中,我党南方局在争取地方实力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成绩显著。 一九三八年八、九月间,日军逼近武汉,我党长江局于十月由武汉撤至重庆,改名南方局。一九三九年一月,中央复电批准了南方局的组成名单。南方局是党中央在国统区的派驻机关,直接实现党中央对国统区人民抗战的领导。因此,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包括争取地方实力派在内,坚持抗战,是其主要任务。 武汉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共降日倾向日益增长。此时,四川党的组织自抗战开始以来,已逐步得到恢复与发展,党员已近四千人。这使国民党顽固派极为不满。以此,他们在一九四  相似文献   

8.
1936—1937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从此,中国从四分五裂的政治动荡转入到全面抗战的新局面。当时,李宗仁提出了“焦士抗战”的抗日救国主张,奔走呼号,力主全面抗战以图存。全面抗战爆发后,“焦士抗战”四字被广泛引用,成为最悲壮的抗日口号之一。近年来,史学界对各党派的抗日救国主张多有论述,对地方实力派的抗日救国主张的研究,则显得薄弱。诚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权思想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权思想及实践发展的鼎盛时期之一。共产党根据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及国情,把争取民族的生存权作为首要人权;把保障抗日各阶级、阶层的经济权利作为争取民族生存权的基础,发动以农民为主体的各阶级、阶层参加抗战,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把争取抗日各阶级、阶层的政治权利做为争取民族生存权的中心环节,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0.
牺盟会是抗日战争前后国民党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和中国共产党组建的一支特殊的抗日联盟组织。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不仅表现了九一八事变后尤其是日本大规模侵略中国前夜时阎锡山思想认识的变化 ,表现出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阎锡山与国民党中央政府对日本对红军的不同态度及他们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而且反映了中共中央、中共北方局对国民党合作政策不断修改的过程和中共党人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面具体操作时极大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透射出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实际抗日合作的重要一面。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得到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各国人民和民族的同情与支持.抗战爆发后,以苏联为首的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号召全世界人民用一切方法组织对中国人民的国际援助.同时,为了让中国牵制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势力,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政府,在抗战初期,依据《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从政治上、物质上和军事等方面给中国以有力支援.在战略决战时期,苏联百万大军出兵中国东北,直接参加对日作战.对加速日本的败降起了重大作用.抗战八年中,中国人民蒙受了重大牺牲,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始终牵制着日本陆军的主力,从而解除了苏联的东顾之忧.故中国的抗战也保卫了苏联,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中华民族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1940──1942年国共粮食政策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40年至1942年是中国抗战最困难的时期。粮食问题成了能否坚持抗战和取得抗战胜利的关键。为此,国民党和共产党都制定了自己新的粮食政策,它对渡过难关,坚持抗战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制定的粮食政策表现了明鲜的差异,带来了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王学峰撰文指出,学术界对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中间势力,即游移于当权阶级、阶层与工农阶级之间的社会政治势力(主要由爱国人士、中间党派和地方实力派组成)在统一战线中的作用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和评价,一般认为中间势力只不过是作为争取的对象而存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伟大旗帜.本文从民族利益这个抗战大局、民主政治这个抗战目标以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对中国抗战的作用三个方面,介绍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抗战期间,天主教徒于斌指出中日战争的实质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一场非正义战争;他从天主教的正义观和爱国观出发,激励教徒应该积极参与抗战,以实际行动维护天主教正义;他还以一个教徒的身份数次出访欧美,协助国民政府开展邦交,争取外援,为抗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宗教和阶级立场的限制,他对蒋介石政权和罗马教廷表现得软弱无力,不敢抗争,从而使其在抗战中的作用受到限制,这也说明宗教是很难超越阶级和国家利益的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三六年春周恩来、张学良间的延安会谈,时当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了东北、华北,又准备吞并全中国,把全中国从各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变为日本的殖民地之际,“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各阶级、阶层、政党以及武装力量,重新改变了与正在改变着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民族革命战线与民族反革命战线是在重新改组中。”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国民党则通过某些渠道同中共建立了一定的联系,开始为抵抗日本侵略作准备。一些地方实力派也在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和出  相似文献   

17.
张群与抗战时期的川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张群在蒋介石的支持下,利用各种政治手腕夺取川政。张群主川期间,一方面秉承蒋介石的意旨,分化川康军阀,使川康实力派基本上被消灭。另一方面发展经济,稳定后方,调动川省人力物力为抗战服务,因而对于抗战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8.
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比较密切的合作。在山西,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在双方合作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山西特色的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正确的方针政策,使党能够利用这些合法组织,不断壮大抗日革命力量,争取和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进步势力,开创了山西抗战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时局转变的枢纽。它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影响下和全国人民抗日怒潮的推动下爆发的,是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义举。事变是张杨发动的,但一些地方实力派对事变的发动和解决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本文仅就地方实力派对西安事变所起的作用作一探讨。一地方实力派的领导成分多属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由于蒋介石历来执行吞并异己政策,因而地方实力派与蒋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他们为了求得生存,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实力,能在一定条件下联合起来,共同与蒋介石抗衡。同时,一部分地方实力派具有  相似文献   

20.
一、西南地方实力派与蒋介石的矛盾及其发展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以后,一方面继续进行清党反共;另一方面藉口实现孙中山“建国大纲”,提出要“统一军政”。他向地方实力派开刀,遭到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人反对,从而导致新军阀混战。在蒋、冯、阎中原大战期间,西南地方实力派刘湘、刘文辉、杨森、龙云等人,乘机扩张个人实力。蒋介石在击溃地方实力派后,实现了暂时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