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5年5月与9月,北京大学女教师芦荻给时已病重且患眼疾的毛主席读书。在去年发表的《芦荻访谈录》中,芦荻叙说了毛主席谈魏晋南北朝的情况,“他要自己写一部魏晋南北朝史”等等。《新华文摘》以《毛泽东谈魏晋南北朝》改题摘登。本文对芦荻回忆不敢置信,寄语芦荻,献疑五点。  相似文献   

2.
选自《左传》鲁庄公十年的《曹刿论战》在写到曹刿问庄公“何以战”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  相似文献   

3.
于声树著名论文《释否定词“弗”“不”》(载《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1935)精细的论证了古代汉语“弗”“不”两字的区别。《马氏文通》“状字别义五”说:《论语·公冶长》正义云:“弗者,不之深也。”(指《论语·公冶长》“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宋代邢昺正义:“弗者,不之深也。”)由于《马氏文通》的引用,一般就认为是宋代邢昺最早说明“弗”“不”二字的意义区别的。其实,邢昺的解释是照袭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本书中有两处这种注释:  相似文献   

4.
十一月十六日下午,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赫曼·沃克(HermanWouk)应邀来我校作了“关于英、美文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的学术报告,受到热烈欢迎。沃克先生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犹太作家。他一直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已陆续发表了《法隐号起义》、《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等九部长篇小说及其他作品,其中《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经过翻译介绍到我国,深为广大读者熟悉和喜爱。在报告中,沃克先生回顾了几个世纪以来作为世界文学一个重要组成部份的英、美文学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他认为,十七世纪初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问世,标志着现代小说雏形的诞生。到十九世纪中、后期,现  相似文献   

5.
李力扬的诗集《玫瑰花》(Rose,1986)、《在我爱你的那座城市》(The City in Which I Love You,1990)及《我的夜晚篇》(Book of My Nights,2001)堪称抒情三部曲。爱与死亡是他诗歌创作的主题。而爱与死亡经常是交织在一起的。爱与死亡主要体现在李力扬对家人的回忆中,可以说他所有的作品都在回忆他的家人。李力扬以西方文化为主体,通过对家族的回忆,吸收中西文化来表达对现实的超越,实现灵魂精神的归家。  相似文献   

6.
关于瞿秋白到鲁迅家避难的史实,是反映鲁迅和中国共产党关系的一个重大方面,不仅是研究鲁迅、瞿秋白的生平中的重要课题,也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不可忽略的问题。鉴于当时处在白色恐怖之下,在这方面的史实,几乎都未见于鲁迅日记和书信的记载,现在所知道的情况主要是根据许广平、冯雪峰和杨之华的回忆,分别见于许广平的《鲁迅回忆录·瞿秋白与鲁迅》,冯雪峰的《回忆鲁迅·关于他和瞿秋白的友谊》和杨之华的《忆秋白》,国内所出版的五、六本鲁迅的传记和《鲁迅年谱》、《瞿秋白年谱》,几乎都采纳了这三位鲁迅亲友各自回忆。近年来在这方面有新的发现,研究也有新的进展。如《人民日报》重新发表了陈云同志以史平笔名发表于一九三六年十月三十日巴黎《救国时报》上的一篇记述瞿秋白到鲁迅家避难的回忆文章《一个深晚》,同时《光明日报》上又发表了  相似文献   

7.
《穷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第一部小说。 1861年,陀总妥耶夫斯基在一篇题为《用诗和散文描述的使得堡梦景》的文章里,回忆了他的青年时代,描述了他曾经与贫苦挨饿的小官吏比邻而居的那段生活。在谈到他当时的一些创作打算时,提到他准备写《穷人》的构想:“那时,另一件事情,历历浮现在眼前,在某个黑洞洞的角落里,跳动着一颗九等文官的心,一颗正直而纯洁、有道义而忠于上  相似文献   

8.
当革命导师弗·恩格斯160周年诞辰莅临的时候,重温他的不朽名著《保护关税制度和自由贸易》,感到分外亲切。第二次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总的来看,逐步走向贸易自由化。这同第二次大战前或两次大战期间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形成一个鲜明的对照。但贸易自由化,究竟是否象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是“自由贸易时代的返回”?是“现代帝国主义本性的改变标志”?是“为了在整个世界树立和平”?七十年代以来,保护贸易也在抬头。究竟这贸易自由化是什么?它和保护贸易各有那些特点?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向怎样?  相似文献   

9.
林迪(967——1028),有《和靖诗集》四卷,《宋史》入隐逸传。他在文学史人是占有席位的诗人。 诗坛对他的传统评论是:隐逸诗人,诗风平淡,“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 与他同时代稍后的梅尧臣,在他的《林和靖先生诗集序》中云:其顺物玩情之为诗,则平淡邃美,咏之令人忘百事也。其辞主平静正,不主乎刺讥,然后知其趣向博远,寄适于诗尔。 《四库提要》云:其诗澄澹高远,如其为人。 《辞海》亦云:其诗风格淡远,内容大都反映他的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  相似文献   

10.
一在《韓非子》的《难一》和《难势》篇里,都介紹了楚人卖矛与盾的故事。《难一》篇說: “楚人有(?)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为什么“其人弗能应也”?韓非子在《难一》篇中評論說:“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这就是說,什么都穿不过的盾和什么都能穿得过的矛,这  相似文献   

11.
<正> 沈从文作品中使用了许多湘西方言,对此各家的看法不一.司马长风在所著《中国新文学史》中曾批评他“方言土腔难解”.自称湘西人的贺玉波,在《中国现代作家论》一书中对“在他的作品中,他总是用着他自己故乡的方言,或者苗族的方言,以及许多人难懂的成语,这也是我们所不满的”.美国人金介甫认为,“他早期在方言运用上或许分恣情,但抛弃这份遗产,等于是丢弃他家乡最可贵的贡献”(见《沈从文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地域色彩》,载1987年1月台湾《联合文学》沈从文专号).不过,过多的土语言方会妨碍作品与读者的沟通.我作为湘西人,在阅读他的作品时也因有不少方言看不懂,而不得不写信去问家乡的亲友.这份《注释》,就是根据我的回忆和家乡亲友的解答编写的,也许对其他阅读沈从文作品的人会有所帮助.由于年代久远,语言又有变化,回忆倘有不准确处,还希望得到家乡人的指正.  相似文献   

12.
加缪的《局外人》塑造了一个现世荒诞英雄的形象,主人公莫尔索是个活在现代的西西弗,他冷眼观望人类和世界之间不可调和的分裂现实,用一种冷漠的外表坚持把有限的生命活到最多。面对注定没有意义的人生,唯一的出路是与荒诞同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这就是荒诞人的反抗。  相似文献   

13.
<正>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现代史上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所以解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们能够在其中看到别样的“精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收录在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这篇文章描述了鲁迅童年时期在绍兴的百草园中的游戏和在三味书屋中的读书学习,  相似文献   

14.
“弗”字的先秦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是个否定性副词,它与“不”十分近似。但是细究起来,它们之间又有许多不同。对此,许多语法学者都曾从不同角度加以论述。下面把有代表性的一些看法摘录如下: 马建忠认为: “弗”者“不”之深也。与“不”字无异,唯较“不”字辞气更遽耳。《论》:“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极言其“不如”之甚,有不待思索急遽言之之状。 《马氏文通》 吕叔湘认为:  相似文献   

15.
《北方人》2008,(5)
电影《集结号》正在全国热映。"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是这部电影写在宣传海报上的主旨。影片讲述的故事是:一位老兵回忆当年没有听到他与团长约定以集结号作为撤退的军号吹响而战友们却全部牺牲,他又跟随队伍的步伐南征北战。  相似文献   

16.
时间之伤与个体存在的焦虑——试论白先勇的时间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存在主义时间观入手,讨论了白先勇小说的时间哲学:一种偏执的悲剧性的时间焦虑症。白先勇早期小说揭示了生命本能对时间喻示的非存在的抗拒与畏惧,成熟期的《台北人》、《纽约客》中,时间之伤渗透到对中国现代历史荒诞性和与此相关的个体命运的反思性叙述中,微观破碎的个体回忆性叙写形式隐含着私人化历史建构的倾向。存在主义的时间观念与民间佛教的人生无常感悟互相融摄,共同造就了他的诉说和纾解个体存在焦虑的时间哲学。  相似文献   

17.
荒诞体验中的现代人——解读《西西弗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西弗神话》的核心,是对“荒诞人”的论述。借助对唐璜、演员、征服者、西西弗等一系列形象的生动分析,加缪所直觉到的荒诞人与现代人的本质关联,是这部散文经典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作文》2009,(2):34-35
公元1145年出版的《奥托主教编年史》中这样记载:约翰是《圣经》中东方三圣人的后裔,他信奉基督教,用一只翡翠宝杖统治着亚洲大片土地。他曾在波斯大战穆斯林军队,获得全胜。当他挥师耶路撒冷的时候,因为底格里斯河水涨水且没有运输工具才停止了前进。  相似文献   

19.
1993年是浙江绍兴先贤许寿裳先生诞生110周年暨逝世45周年。许寿裳先生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字学家,而且同时也是一位颇负盛名的传记作家和鲁迅研究专家。他所撰写的包括《亡友鲁迅印象记》在内的诸多鲁迅回忆、研究文章,以其史实的珍贵与翔实,观点的鲜明与精确.  相似文献   

20.
冷雨暖人生     
曾读过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在他的笔下,雨是最富感性的女性,是一种单调耐听的音乐。雨还是一种回忆,仿佛世间最美的词藻都可以用在她的身上。雨滴仿佛不再冰冷,取而代之的则是阵阵清新,丝丝悦耳。在雨中我们可以回忆过去,也可以畅想未来,回忆快乐与感动,畅想成功与收获。作者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