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国家视角看,潮州是一个开发时间比较晚的地方。一直要到宋代,国家才开始真正有效地控制潮州。明初新政权加强潮州的海防建置,虽然有关御倭和对付方、张余党的国策,但更加直接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控制地方社会势力。对明初海防、海禁的研究,必须兼顾到国家政策、地方传统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方可以有更接近于事实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黄俊明 《学术研究》2007,(8):156-158
潮州文化自成体系,数千年来,已形成了本地域本民系的人文精神价值取向。潮州文化精神可以概括为:开拓拼搏的精神,勤劳自强的精神,开放兼容的精神,经世务实的精神,尚学崇教的精神。反映在饶宗颐身上的潮州文化精神可谓"集优于一身,传承于一世"。潮州从宋代就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称,人杰地灵,文化鼎盛。近代以后,潮人有才之士层出不穷,饶宗颐就是其中一位堪称国学大师的学者,是"功不在韩下"之"吾潮之光。"  相似文献   

3.
袁晓薇 《江淮论坛》2003,(1):137-141
宋代社会结构特点使宋代士人一方面受到社会伦理规范的制约,一方面又需要释放受压抑的心灵.为此,他们确立的时代典范是"诗圣"杜甫,李白虽然在宋代文学批评和学术研究中地位不高、颇受冷遇,却在文人雅士们的放言吟咏中受到热情的关注与赞美."谪仙"是唐人赋予李白的称号,其意义在宋代得到了深化和强化.宋代大量歌咏李白的诗歌赞序体现了宋人对"谪仙"精神价值的发现和强化.宋人对李白的微妙态度也成为宋之后历代论者评价李白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4.
论宋代诗学的"嫌贫爱富"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嫌贫爱富”是宋代诗学中一种普遍而又较为独特的倾向,它反映了宋人对历代诗学中不太受人欣赏的“富贵气”的重视。这种倾向的产生既与宋代的人的地位有关,也与宋代人的审美趣味有密切的关系。它与“嫌富爱贫”的倾向共存于宋代诗学中,一方面反映了宋人内心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表现了部分上层人物的趣味。由于“嫌贫爱富”是宋代较为独特的倾向,因而具有独特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诵诗"现象出现于先秦时代,当时其含义只是一种特殊的诵读方式.在宋代,"诵诗"作为一个特殊诗学话语,它的主要含义是一种特殊的阅读和传播方式.它不仅具有强化诗歌传播的作用,还有促进诗歌创作的作用.宋代"诵诗"作为一个诗学现象,不仅与宋代诗歌创作者与传播者身份合一有关,也标识着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的主体性的凸现.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宋代《清明上河图》中,在横跨汴水两岸的所有桥梁里,最突出最优美的便是那座形似彩虹的拱桥,据记载,它是用梁木穿插别压而成的拱桥,形似彩虹,故名虹桥。虹桥与河北赵县的安济桥,泉州万安桥,潮州海阳县的广济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7.
后妃参与政治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由此导致外戚干政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然而有宋一代不闻外戚把权,更未因此而造成严重的政治后果。相反,宋代后妃持政多有善举,政绩突出。宋代后妃参与政治基本成功,这种情形在中国历史上是少见的。解析宋代后妃与政的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宋代所奉行的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一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8.
信巫不信医作为一种医疗陋俗在中国古代社会由来已久。在宋代 ,它不但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而且遭到强有力的抵制。在宋代大力禁巫兴医的情况下 ,由于传统观念和医学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信巫不信医的现象禁而不止 ,广泛存在于宋代民间 ,给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谪仙"称谓缘自道教神仙观念,这一称谓因用于李白而具有了诗人意义.宋代文人广泛借用"谪仙"称谓,这与他们的道教信仰、诗才学识以及对李白的崇拜有关.狂傲、贬谪和诗才是宋代文人对"谪仙"概念基本内涵的确认."谪仙"因此也成为宋代诗学批评的术语之一.  相似文献   

10.
赵旭 《北方论丛》2004,(1):127-130
中华法系是一种把成文法与判例法有机结合的法制,二者相得益彰.当代学者对宋代判例法的性质和意义往往认识不足,宋代的法制中已经产生了成文的<断例>.北宋的历史情况清楚地说明了判例法在中国的传统渊源.宋代"例"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判例法及其实践步入成熟的关键时期,具有立法上的成文化和实践上的自觉因循之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筝音乐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古筝艺术流派纷呈,潮州筝是中国筝的一大流派。本文着重探讨潮州古筝的特色以及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12.
泰华文学诞生于上世纪初,它伴随着中国国内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以及移居泰国的中国文化人的文化活动而发生发展,伴随着泰国本土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而演变。在泰华作家中,潮人作家不仅人数众多,而且一直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无论是泰华报刊的创办和运作、文学社团的组织和活动、以及文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以及文学创作的实绩,潮人作家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潮人作家的文学活动和创作业绩进行总结梳理。  相似文献   

13.
清初迁海事件中的潮州宗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挺 《社会科学》2007,(3):139-151
清初迁海事件,一直为国史和地方史研究者所关注,已经有许多出色的研究成果。本文的旨趣,不在迁海事件本身,而以潮州为例,利用族谱、碑刻等地方文献资料,论述迁海与复界的过程,宗族作为一种自16世纪以后日益重要的地方社会力量,与执行国家权力的官府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哲学,就是关于“人的解放何以可能”的学说。在马克思看来,在以资本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交往扩大所造成的物化和中介化、资本的同一性逻辑的强制以及原有虚幻共产主义严重的制约着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因此,要实现人的解放,就必须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破解交往的物化和中介化,瓦解资本的同一性逻辑,摆脱虚幻共产主义的诱惑,在共产主义的现实运动中实现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15.
依法执政已写入十七大党章,这是我党进一步加强民主建设、惩治腐败的宣言。针对目前我国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只有采取以德治国的多种措施,才能实现以法治国。因为,加强以德治国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和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刘可可 《齐鲁学刊》2005,(5):104-106
寻报文学并没有完成其所希望的为民族文化寻根的历史使命,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寻根的作家们在思维方武和叙事范式上还局限于文革时期的话语霸权和思维惯性。参照叙事学理论对寻根文学话语霸权进行阐释有助于对新时期文学中的文革思维的反思与超越。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态度是首位的。有了“课比天大”的理念,才能有效地把握可比度:密度、速度、难度、强度、重点度、准确度、清晰度、激情度。可比度在不同课程、不同课时段交替呈现。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萨丕尔的语言沿流观入手,进而考察语言过去的历史,从而论证萨丕尔所指“语言沿流是有方向的,这个方向大体上可以从语言过去的历史推断出来”,得出语言过去的历史即为不断趋于简化的历史,进而推断出语言沿流是朝简化这一方向发展的。此外,对萨丕尔《语言论》中关于语言沿流的论述进行详细剖析,发现萨氏在论述英语三大沿流的表层背后,实则是在强烈暗示语言沿流之简化流向。这样,以语言过去简化的历史和萨氏在语言沿流论述中精心暗舍的关于语言简化的言语论据相互印证,所以,论断萨丕尔言及但未明确表明的语言沿流之总方向——简化。  相似文献   

19.
“平民小说”与“士人小说”概念的重新提出和定义,并用以宏观关照宋元以来的中国古代小说:《金瓶梅》以前的小说多是“平民小说”,明清之际小说主流转向“士人小说”,直至近代。以“四大奇书”为代表的明代小说的“平民小说”性质。清代“士人小说”的流变及特征。  相似文献   

20.
从2003年提出“故宫学”以来,就在思考“故宫学派”的问题。只要是治中国传统文化之学,采取文献与文物相结合、重实证不空谈、学风严谨、求真求是的治学路径的,都是“故宫学派”采用的治学路子;如果研究的又是关于故宫的学问的话.便是不折不扣的“故宫学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