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夏永丽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32-33
清末以来,保路运动此起彼伏。作为晚清史官的恽毓鼎,亦自发地将此运动与晚清王朝的命运紧密相连,予以密切关注,并将其对四川保路运动的诸多看法详实的记录在其所著《澄斋日记》中。对于四川保路运动的认识,恽毓鼎的认识经历了从最初的震惊、急切到失望,又希望,最终又转为失望的反复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那个特殊时代的封建士大夫对于家国天下的细微观察与深沉思考。 相似文献
2.
薛霞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5):6-9
四川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时期最突出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遇。从社会运动的视角剖析四川保路运动爆发的原因,主要有近代社会剧烈的社会变迁、清朝政府的结构及其行为方式、近代社会的社会结构及其社会行动者的结构性行为、在四川保路运动的进程中所产生的规范以及意识形态和文化等。其主要启示是:四川保路运动在现代化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在解决社会矛盾时不能采取强力,要注意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3.
陈文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50-53
罗纶领衔制订的<四川咨议局整理川汉铁路公司案>,代表了绅商们的意见和要求,使人们失去的信心得到恢复.他谋划、组织成立保路同志会,使保路运动在四川如火如荼的深入开展下去,对全国的革命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1911年清政府处理铁路国有事件的失误与失败——以四川为中心的保路运动历史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廷湘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00-109
对清政府将粤汉、川汉商办铁路收归国有而引发的保路风潮最终导致了清王朝的覆灭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过去的研究皆从绅商和人民保路与革命的角度加以研究。本文从政府应对社会性危机的角度研究这一事件,着重阐释清廷在处理路事过程中在哪些关键问题上作出了错误选择,从而导致事件向最严重的方向发展,以至于造成王朝倒塌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谢大欣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5):10-13
四川保路运动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爆发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遇。其中学生运动在四川保路运动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学生运动主体为留日学生和新式学堂学生,他们通过讨论时事、参加和发展革命政治团体、鼓动群众和直接参加革命斗争等行动,为四川保路运动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提出了政治主张,提供了革命骨干力量,推动保路运动向着历史和人民选择的方向快速前进。 相似文献
6.
川籍留日学生与四川保路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纯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103-107
1911年四川发生的保路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次伟大的群众运动。在这场伟大的运动中,川籍留日学生先是进行了持续的争路宣传,其后又领导和推动了运动从和平请愿抗争发展到武装起义,给腐朽的清政府以沉重的打击,加速了它的灭亡。 相似文献
7.
陈文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68-71
同盟会、哥老会加入保路同志会,使保路同志会成为各阶层人士大联合的组织。四川保路运动由文明争路发展成席卷全川的罢市、罢课风潮和抗粮抗捐的行动,表明革命形势已酝酿成熟。在这个过程中,罗纶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8.
保路舆论的形成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102-105
保路运动中,在全川范围内形成了“破约保路”的公共舆论,有力地促进了运动的开展。“破约保路”舆论的形成主要是以下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士绅阶层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大众媒介;二、报刊是形成“破约保路”舆论的重要媒介;三、公众的成见与从众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9.
四川保路运动:巴蜀文化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的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继和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5-21
四川保路运动是巴蜀文化性质发生裂变,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的标志,是百年来中华文化由古典时代进入现代化时代的标志。它突出地表现在城市化意识的加速与市民意识的转换、巴蜀文化对西方民主意识的吐纳与民族革命精神的突起、巴蜀古史的救国主义新解读与巴蜀生活习俗和文化心理的转型三大方面。它为百年来的民族文化觉醒与复兴开启了大幕,也为中国文化现代化将来的去向指示了路标。 相似文献
10.
鲜于浩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8-26
1911年的四川保路运动曾经呈现出和平争路的态势,其基本原因在于这场运动是近代中国首次群众性恃法抗争风暴。运动的领导者依据对借款合同的研究,提出了破约保路宗旨及相应的恃法抗争举措。他们交替使用合法与非法手段,既动员了四川各阶层民众,也在一段时间内争取了四川地方政府的同情。在与清朝中央政府反复进行说理斗争的同时,四川地方政府与清朝中央政府的对峙态势与近代中国首次群众性恃法抗争风暴随之形成。 相似文献
11.
任放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
两湖地区的矿业可以上溯远古,但是大规模、产业化的采矿业却在晚清形成.湖广总督张之洞大力举办近代实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两湖地区的工业格局,使矿业成为“湖北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湖北新政”对湖南的影响不大.湖南矿业的提振是在民国初年之后.因锑、铅、锌等矿的大规模开采,湖南一跃成为中国的矿业大省.然而,因缺乏优质的煤炭和铁矿,湖南的近代工业化严重“缺氧”,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12.
赣、湘、粤三省再就业工程城市类型划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视角对江西、广东、湖南三省城市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进行类型划分 ,阐述了各类城市在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中的特点和问题。 相似文献
13.
湖南与岭南互补性研究--浅论泛珠三角经济圈湘粤合作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粤的民情、风俗、经济、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以农耕文化为特征,以经世致用为灵魂的湖湘文化和以商业文化为特征,以开放创新为灵魂的岭南文化.岭南既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摇篮和资产阶级新思想的启蒙地;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根据地.改革开放以来,岭南又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前沿阵地.西方有的思想家认为,21世纪是中国文化主导世界的世纪,在这个过程中,湖湘文化和岭南文化的杂交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吕学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1):71-76
制定湘鄂渝黔民族地区农村经济政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充分注意这一地区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省际边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的特点,抓住中心, 把握全局, 实事求是, 立足现实, 预测未来, 制定保护性和扶持性政策, 以促进该地区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70-80
当前,农村老年人自我养老已经成为普遍事实。基于四代家庭结构,构建“整合性溢出”的分析框架,试图分析农村初代老年人自养秩序的形成机制。农村家庭面临的发展压力,是初代老年人与新三代家庭分隔的外在驱力。“新三代家庭”内部进行了资源、伦理和情感的三重整合,强化了其内在整合动力和代际间的下行支持力度;而初代老年人因有基础性收入保障和村庄熟人社会基础,降低了对子代家庭的代际反馈要求。在新三代家庭整合、初代溢出的双重作用下,农村养老反哺模式难以维系,初代老年人从农村家庭中“整合性溢出”,自养秩序得以生成。 相似文献
16.
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深受文化性格的影响。文化性格是人的内在的文化基因,它因各区域自然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性格,而一定的性格又往往会对人们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和该区域的文化特征产生作用。荆楚文化传统、自然社会环境和血缘因素铸就了晚清以来两湖地区士民最为核心的文化个性:刚劲尚勇、机智灵巧。历经长时间的风雨洗礼和明清移民的加入,逮至晚清、近代,两湖地区士民的这种文化性格特征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湘鄂赣交界山区社会动荡不安,人口流动频繁,地方官员为了平息动乱而增派的各种粮饷加剧了人口的逃亡。大量流动人口开发了有限的山区资源,但也加剧了土客民在经济领域的矛盾,导致当地民风渐趋刁悍.甚至影响到山区自然与社会环境变迁。 相似文献
18.
巫瑞书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4):6-12
湘鄂渝黔边界地区及"五溪"流域土家族地区世代传承的"摆手"活动集艺术文化、民俗文化、农业文化于一炉,又融诗、歌舞、"戏"于一体,含宗教文化、稻作文化于其内,是我国南方亘古以来"蛮夷"文化的瑰宝,具有重要的文化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湘鄂渝黔四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基本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信息技术的硬件、软件,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教育观念、方法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本研究为更好地建设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队伍,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素质,加快民族地区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建设和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江凌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6):93-98
清代两湖地区坊刻业的内容主要是传统经史文集、科举应试之书、童蒙读物、日常生活用书、民间文艺等。其在形制上注重版面、版式设计和装帧技术,为平民大众所喜好;政注疏合刊,重言重意,排版较密,节省板材,注重实用;采用套印技术,多附插图,图文并茂。其文化贡献主要体现在:顺应文化潮流,传承、传播和普及文化知识;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繁荣文艺创作,丰富人民的娱乐生活;注重实用,满足人民的生产和日常文化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