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嘿儿喽蜜     
茅今道 《北京纪事》2016,(12):105-108
嘿儿喽蜜是老北京土话,这个词外地人读起来很难,"嘿儿"一定要用卷舌音,字典里没这个字,只好用"嘿儿"来替代了.什么叫嘿儿喽蜜呢?简单说,就是吃柿子.  相似文献   

2.
对"流动性陷阱"的分析应引入预期的因素,产生"流动性陷阱"的根源是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预期出现逆转而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当前,我国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可能性来自于公众对经济前景的不利预期,降低了当期的有效需求,削弱了积极货币政策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远离"流动性陷阱"的关键是深化改革以增强公众对未来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的乐观预期.  相似文献   

3.
丁品 《北京纪事》2016,(2):84-86
一 我的父母都是南方人,但我打小儿一直住在保姆家的大杂院里,所以幼时学会了一口"京腔".例如,出门见人是"不熟假充熟,见面就点头";打招呼是"吃了吗,您呐?上街打听道开口先说"请问";请别人让道要说"借光儿";回家叫"撒丫子颠家了";看叫"瞅瞅"或" ";傍晚叫"晚么晌儿";包出的饺子不好看,立不起来叫"仰巴饺子(仰面朝天式)"之类.墙旮旯逮的虫儿有"油葫芦""三尾儿大扎枪"或"土鳖",螳螂叫"挂大扁儿"之类.  相似文献   

4.
看到这个题目,一定有人以为我脑袋被硬器伤过,留下了后遗症。对小人,恨还来不及,你怎么还要感谢他?小人当面对你笑嘻嘻,背后向你下毒手。告黑状、挖陷阱、放暗箭、下绊马索,坑  相似文献   

5.
"兀儿"是佤族在丧葬仪式中使用的一种吹管乐器.在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念影响下,"兀儿"成了佤族死者生前显赫身份的一种象征符号.在日常生活中,佤族人对"兀儿"充满恐惧.但用"兀儿"演奏出来的丧葬音乐却具有抒情、欢快的音乐特征.这些音乐特征蕴涵了佤族人尊重自然、客观看待死亡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6.
"乡土中国"的文化困境——关于"乡土传统"的百年论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土中国"的论述涉及对中国传统及其文化根基的认知与评价.本文结合20世纪以来学界论争的主要观点加以阐发,提出如果不走出对于乡土中国在认识上的"文化困境"--即判定乡村世界是中国文明的根基和希望还是陷阱和泥潭,或简言之不摆脱认识农民世界"好得很"还是"糟得很"这样的二元对峙,政治解决和民生层面的相互协调就难以完满实现;而城乡之间日益猛烈的双向涌流或许还会进一步激化社会和价值的紊乱,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前景也还会因缺乏本土根基及其自身大、小传统的重新整合而流于漂茫.  相似文献   

7.
小燕见老虎来到一个坑前,往坑里的鸡看了看,正准备往下跳,急了:“老虎,下面的鸡是诱饵,坑是陷阱!”  相似文献   

8.
也释"去"     
本文从"去"的甲骨文初形出发,辅以"出"、"各"等甲骨文字形体为旁证,释"去"为从大从口的会意字,其上方部件"大"是正面人形,下方部件" "是坑坎或房坑,所表示的内容是人离开穴居之所或坑坎,本义为"离开".  相似文献   

9.
称代词"这个"不同于一般的回指词,在篇章中指称的对象不仅仅是词,还可以是短语、小句、句子甚至段落.在语篇中,"这个"经常充当宾语,其意义比较空泛,理解时离不开具体的语境.从功能的角度进行考察,可发现"这个"在某些情况下是个高可及性标示语,在有些情况下又是个中可及性标示语.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陷入"温饱陷阱"及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的问题.本文指出:在反哺"三农"的过程中,仅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增加对"三农"的补贴并不足以解决我国农村出现"温饱陷阱"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但是我国现有的以非户籍迁移为主要形式的劳动力转移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因此,反哺"三农"需要新的制度保障,即打破制度瓶颈的束缚,改变现行户籍制度,使农民获得市民待遇.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诸多种类的茶馆里,有一种叫做"茶酒馆"。这种茶馆很有意思,除了卖各种类型、价码儿不一的茶水以外,在迎门的柜台上还放有两个青花瓷的酒坛子。坛子口上扣有外面用红布包裹、里面蓄着棉花的木头盖子,坛子肚儿上各贴着一个写有黑毛笔字的红纸竖签儿,一个写的是"南路烧酒",另一个写"绍兴女贞",意思是这里代卖烧、黄二酒。 "绍兴女贞"指的就是黄酒里面最著名的"女贞陈绍",那么这烧酒为什么叫"南路烧酒"呢? 这个呀,同过去前清时期北京的制度  相似文献   

12.
今年本命年又逢60大寿的王成强是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村里的老人儿,老王穿着红袜子,踩着千层底儿,每天在村里忙前跑后,被大伙儿称作"忙活人儿".他是村里的热心人,村里的老礼儿,老讲儿,老规矩,老王对这些都门儿清.村里无论是红、白事儿,还是小孩儿的满月、百天,很多都是老王张罗的.  相似文献   

13.
林鸣 《北京纪事》2018,(7):91-92
用"雪花飘飘"形容当今信息世界,并不过分.每天面对纷纷扬扬的"雪花",网民既欣喜又惶惑.对普通人群来说,他们似乎更愿意做个"信息吸尘器"——对什么"微波炉有害论""食品有毒论"或许多不着调儿的奇谈怪论深信不疑.可恨的是,覆盖大地和天空的网络时代,竟成了某些看不见身影的"二把刀"的乐园,这路人整天"跳蚤"似的发布疑似"坏消息",总是让职能部门、专家和"除虫剂"跟不上趟儿.  相似文献   

14.
暑假里的"绿色食品基地" 在我的记忆里,北京最完美的夏天,是在我十来岁的时候.那时候虽然已经住进了楼房,但还是没摆脱在四合院里养成的整天不着家的习惯.胡同里长大的孩子都是这样,没几个是能在家里坐得住的.只要是放暑假的日子,您就看吧,整个家属院都是四脖子汗流的小孩在疯玩疯跑.另外,孩子放假,家里大人却还得上班.两个多月的漫漫长假里,我们都得自己琢磨着解决吃食、安全等等问题.现在回头看看,这种"放养"的生存模式,给了我们这些疯孩子更多的欣赏北京夏天原生态风貌的机会,更让我们这代人从小就懂得了如何在群体中和睦相处,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自理的能力也比较强.  相似文献   

15.
土家族民歌"啰儿调"的民歌衬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古老社会遗留下来的原始信息库,本文联系当地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对"啰儿调"不同种类的衬词进行解读,破译这些源远流长的原始密码.  相似文献   

16.
泰语里的 t'i:41可以做结构助词,也可以作介词、连词,还可以作为构词成分;因为泰语里的结构助词 t'i:41和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因为语序的关系,"的"前后成分分别和 t'i:41后前成分相对应."的"和t'i:41可以连接的中心语和修饰语构成成分有异同,"的"字短语和 t'i:41字名词短语组成成分的异同"的"和t'i:41的隐现条件及由此造成的语义关系改变是两种语言在这个词上的不同接触点.  相似文献   

17.
延安时期反"客里空"的理论与实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新闻观和坚定不移的人民立场;建国后的头7年,新闻事业承续延安时期的传统,其主流是实事求是的,党和党的报刊对"客里空"十分警惕;1957年至1976年这20年的新闻则把"客里空"表现到极致,在这一阶段,"客里空"成了一种政治需要,一种整人的手段,一种愚民的宣传;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客里空"幽灵依旧在徘徊,但在这个历史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实事求是的,党对新闻的要求也是实事求是的,"客里空"在大的气候方面,没有大行其道、肆无忌惮、横行霸道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些儿"的语法功能是作定语、宾语、补语,其语法意义或表事物、动作不定的少量,或指示性状比较的轻微程度,还可表动作时间的短暂;"些"与"些儿"有同有异。"一些(儿)"可作主语、定语、宾语、状语,一般用于否定句,其语法意义是表极少量。在量的多少上,似形成"一些(儿)<些儿<些"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传统社会里"士阶级"完成两项功能一曰"清血针",政治上"以德干政"; 二曰"维持力",社会上"以德系群".他们手中唯一的法宝只是"极高度的修养"或曰"道德".现代社会之社会结构,要比传统社会复杂得多."士"所担负的使命得有根本的变化,"士阶级"本身也必得根本的改造.现代社会里政治之复杂性及社会之复杂性,恐远非简单的"以德干政"和"以德系群"所能解决.所以"士阶级"必须改变自己的努力方向,不再辅佐君主(现代社会之成立以君主之消亡为前提),而是辅佐整个儿的文化"代表理性主义",成为"理性"之代表;"代表道德主义",成为"道德"之代表.质言之,成为"文化"之代表,成为"文化"之"负担者"与传承者.此一使命超出传统使命之所在,在除了"道德"的使命以外,"士阶级"还须承担"知识之使命".  相似文献   

20.
在汉语里,我们经常见到副词"也"、"还"、"倒"的使用方法,在译成英语时我们要对这几个小品词予以重视,把其表达的语气翻译出来,以其适度的对应表达形式来迎合英语文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