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如今的视网膜与大众传媒时代,随着精英艺术向大众艺术的转向,当代艺术已成为符号运作的场域.本文主要从符号学角度出发,结合符号学美学、艺术心理学、传播学及现象学等跨学科知识,探讨艺术符号与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对当代艺术的符号化的成因和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和梳理,对艺术的符号化特征进行归纳,对当代艺术符号化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对艺术家如何正确认识符号和运用符号、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并形成独立的艺术面貌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如今的视网膜与大众传媒时代,随着精英艺术向大众艺术的转向,当代艺术已成为符号运作的场域.本文主要从符号学角度出发,结合符号学美学、艺术心理学、传播学及现象学等跨学科知识,探讨艺术符号与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对当代艺术的符号化的成因和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和梳理,对艺术的符号化特征进行归纳,对当代艺术符号化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对艺术家如何正确认识符号和运用符号、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并形成独立的艺术面貌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学创造不同于其它艺术创造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一种语言的创造。语言不仅是文学创造的媒介、手段和工具,而且是文学作品的本体存在方式和价值符号载体,作家只能用语言媒体去把握主体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而“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支配思维并决定认识的方式,引导人们建造意识的大厦”,当作家运用一种语言时,也就是运用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式去序化自身的审美心理内容,创造艺术幻象世界。因而,文学的创造过程,就是作家以个性化的审美心理结构去感应现实生活,再运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去外化审美心理内容的语符化过程,语言能力运载着语符感性化了的审美对象,经历了由隐至显的  相似文献   

4.
罗靖  张倩 《船山学刊》2004,(4):131-134
在文学艺术中,美蕴含在内容与形式的和谐中,体现为情感的有效物态化;因而作品美是创作主体情感力量的形式化,文学解读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审美的精神超越。故从美学的视角来观照文学作品,确立文学作品的文化审美品格,意味着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文学作品,充分地看到它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完整性,从而更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5.
影像叙事和文学叙事是两种采用不同方式、不同语言媒介的叙事艺术。叙事艺术的普遍性特征是叙事时空感觉、叙事视点确定、叙事结构安排等。在艺术创造中,叙事手段是相通的。其实,叙事的过程既是运用意象符号传达思想,又是具有现实内容的表象。就叙事艺术本体认识,形式的作用不止局限于外在的躯壳,形式本身也体现出内容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6.
一部文艺作品,它的美学情趣,情感、思想、道德对欣赏者有着主要影响,表达它们的形式是以它们为转移的。因此,我们评判一部文艺作品是否成功主要应看它的内容是否对社会发生了有利的影响,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可是,我们对文艺作品的结构作理论性划分时,在“形式”这个名辞下很难给予一个适当的内涵。“形式”概念本身把一切作为“内容”的东西都放到了对立面的位置,事实上,作家的美学情趣、情感、思想等在被传达的时候,其中有一部分就直接体现在所谓“形式”之中。我们把艺术家在作品中表达的美学情趣、思想、情感等统称为审美体验,它们是艺术家创造的一股艺术信息,传达这股艺术信息的负载物,我们称之为艺术符号。在一部文艺作品中,艺术符号不但传达了艺术家欲表现的艺术信息,并且体现艺术家怎样表达这股艺术信息的艺术信息。照“内容”、“形式”的划分,后一种艺术信息就被归入到“形式”的范围中去了,我们认为对文艺作品合理的划分是把它分为艺术信息与艺术符号两部分。本文拟对文艺作品的艺术符号怎样表现艺术信息,有什么特点,作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7.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物态化了的艺术符号系统,通过这符号系统建构出的艺术意象,从而使读者的审美感觉系统相应活跃兴奋起来,产生活泼的生命形式的对象化体验,即通常所说的艺术感受。所以“文学是人学”的本体意义,不全在于研究人,或怎样再现以及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及心理潜意识。因为这些看似内容的  相似文献   

8.
文学自身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表现手法和感觉方式的更新。俄国形式主义者以“陌生化”来概括这一规律。语言的选择以及排列组合能使人产生新奇的感受效果,即陌生化效果,但是“陌生化”手法也应该在一定范围之内运用。总的说来,作家应以“童心”来看待世界和表现世界,由此形成的作品一定会最具陌生化效果。另外,文学接受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它所产生的审美效果应该在具有个体性的同时,还要具有普遍的共通性质。如果刻意追求语言或技巧等方面的奇特则会导致过分陌生。  相似文献   

9.
文学自身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表现手法和感觉方式的更新.俄国形式主义者以"陌生化"来概括这一规律.语言的选择以及排列组合能使人产生新奇的感受效果,即陌生化效果,但是"陌生化"手法也应该在一定范围之内运用.总的说来,作家应以"童心"来看待世界和表现世界,由此形成的作品一定会最具陌生化效果.另外,文学接受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它所产生的审美效果应该在具有个体性的同时.还要具有普遍的共通性质.如果刻意追求语言或技巧等方面的奇特则会导致过分陌生.  相似文献   

10.
齐钢 《兰州学刊》2008,(5):191-194
中国新感觉派产生于唯美主义盛行的上海文坛,必然和唯美主义发生了联系。感官刺激与声色享乐的唯美主义,在人生观、文艺观以及偏重艺术形式上都影响了新感觉派。而这些影响又和文学作品的消费性有关,是新感觉派作家在文学的商业背景下的主动选择;此外新感觉派又大力吸收了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技巧,在增强了文学的商品性之时也丰富发展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艺术形式"陌生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丽 《中州学刊》2005,(4):244-246
"陌生化"是文学创造中制造心理距离、把距离推远的一种艺术处理,其核心是不断翻新文学语言和形式:利用修辞手段,使话语脱离实用的语言常规而变得新奇,造成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更新审美主体的经验;用完美的结构,反常的文学样式消解文本的前在形式与主体潜在的思维结构,让主体的审美知觉亢奋性唤醒,从而获得独特、陌生的文本经验和符号体验.  相似文献   

12.
艺术情感不是自然生成的东西,而是在具体的艺术创造过程中才孕育生成、逐渐成熟的“生成物”。从这一角度来说,创作就是艺术情感的塑造,是情感这种或那种艺术形式的经营和建立。当作家内心的艺术情感积累孕育成熟后,由于它只存在于艺术家的心中,尚未变成为一种具体可感的形式断以它只能供艺术家个人赏玩、体味,还不能成为一种具有确定面目和形式,能传达给大众,引起更多人共鸣的艺术情感。这也就表明,孕育生成的艺术情感还需要寻找某种形式的外化,才能最终脱胎而出,独立于世,把它充盈的甜蜜全部奉献,供人类认识和欣赏。艺术情感…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作家的创作呈现出面对当下人生碎片的写实色彩 ,注重书写自我的个人感受与体验 ,强调关注世俗生活本色的叙事方式 ,延续着先锋派作家对文学形式的关注与探索。个人化写作、对文学内容的关注、对文学形式探索等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 ,创作也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相似文献   

14.
阿来文学创作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文学观念的与众不同或特立独行。秉持文学的神圣使命与作家的知识分子价值立场,强调行走对文学创作的极端重要意义,主张超越文学的民族性,追求文学的世界性、人类性或普世价值,坚持寻求文学独特的言说方式、表达方式与艺术形式,体现出阿来重建新时期文学精神坐标的具体努力与文学观念的自觉,也是阿来对中国文学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建构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的物质媒介是人类无机自然、有机自然和社会三大存在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奠定了不同文学形态的指意实践。从内部研究而言,媒介与文学形式具有深刻关联,任何艺术形式都是在媒介中的形式,媒介依靠形式才能被觉察,媒介与形式构成整体并重新整合为进一步的艺术内容。从外部研究而言,媒介决定文学情境,新媒介文学情境中,文学活动通过文本建立艺术的想象空间和文化的衍生产业。如今媒介从物质媒介演变成文艺媒介,文艺媒介分为物质基础、指意符号和文化属性三个层面,这是沟通传统文学与新媒介文艺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6.
陌生化程序与语言的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陌生化程序与语言的张力吴培显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所指结构"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它本身的新创活力与新创形式是无穷尽的。语言自身这种美妙无限的张力效应的魅力,诱使作家从不懈怠地去求索,去创新,努力突破既成的表达准则和接受惯性,从而不断地形成文学语言...  相似文献   

17.
俄国形式主义者用“陌生化”理论总结了文学艺术发展的规律:面对一种文学史上新的艺术形式,接受者首先会因为其形式“陌生”而加以欣赏玩味;随后,该种艺术形式又会因为逐渐被熟悉而变得平庸习常,缺乏美感。在对美感的渴望中,一种更新的艺术形式又出现了。这样周而复始,艺术遵循着“陌生—熟悉—陌生”的形式规律推进。从现象描述来说,“陌生化”理论的概括是与西方文学发展相适应的。我们知道,公元前四世纪亚里土多德在《诗学》中曾指出,史诗、戏剧和抒情诗这三种摹仿的艺术存在三点差别,即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摹仿的对象不同,…  相似文献   

18.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但情感并不独立出现,它必须借助于特殊的物质手段(光线,色彩,形体,声音等)具体化为一定的形式.才可能被我们直接感觉和接受。正如卡西尔在《人论》中所说:“在艺术中我们是生活在纯粹的形式王国,而不是生活在对感性对象的分析解剖或对它们的效果进行研究的王国中。”①对艺术而言,内容是溶化在形式中的,如果离开了表现这种内容的有意味的感性形式,它也就无法被我们掌握。因此.在艺术情感与文字之间,还存在一个中介结构,即艺术情感的形式化。它通过发挥文字的直觉情感和想象功能建…  相似文献   

19.
文学的本源、本质和本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的本源、本质和本体张荣翼一每一个接触文学和文学理论的人,都可能提出一个关于文学的问题,就是“文学是什么”?即希望能够从各个具体的文学作品中抽象出一个普遍性的定义。但是这一提问由于其提问方式的共同性掩盖了追询的内在含义上的差异,因而就在回答的层次上...  相似文献   

20.
文学的象征思维及其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象征思维的确立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把文学视为一种象征形式。从总体形式上讲,文学是一种象征,象征构成了文学的总体存在方式。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精神活动的具象形式,它与人类精神的关系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述关系。文学形式的象征意义就在于通过象征活动,使作家隐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