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0年11月18日,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的国庆十周年庆典大会上,阿曼国家元首卡布斯·本·赛义德苏丹宣布,将成立卡布斯苏丹大学。1982年11月18日,在阿曼国庆十二周年的庆祝活动中,卡布斯苏丹又亲自为这所大学奠基。目前,这项宏伟的工程项目正在实施之中。  相似文献   

2.
阿拉伯半岛东南端有个文明古国,旧称“马干”,含“铜山”之意,在历史上曾以炼钢和通商闻名遐迩,它就是现在的阿曼素丹国。1970年7月23日卡布斯·本·赛义德素丹执政后,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阿曼经济由复兴走向繁荣,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阿曼面积31.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1万(1993年12月普查),海岸线长1700公里,是阿拉伯海湾合作委员会中的第二大国。阿曼是个君主制国家,素丹享有最高权力,但行政事务统由内阁负责。国家重视立法与规划,使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序可循。由于阿曼合理使用资源,因而使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得以均衡发展,并取得良好效果。在海湾诸  相似文献   

3.
卡巴斯·本·赛义德是阿曼苏丹国的苏丹。他于1970年7月23日即位,并于8月9日,宣布把马斯喀特苏丹国改名为阿曼苏丹国,当时他还是一个不到30岁的青年。卡巴斯虔信伊斯兰教,热爱自己的国家,忠于阿拉伯的团结事业。他在当王太子时,曾周游阿拉伯和西欧的许多国  相似文献   

4.
1970年7月,29岁的卡布斯·本·赛义德登基执政,担任阿曼素丹兼首相.从此,他采取刚柔并济、适度开放的治国方略,使国内政局持续稳定,经济长期保持高、中速的发展势头.去年,因国际市场油价下跌,阿曼首次出现负增长,但在卡布斯素丹的领导下,阿曼推行了灵活务实的内外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国内安定,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阿曼原是一个封闭的国家,经济十分落后,但在近14年内,却在繁荣和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变化日新月异,人民迅速富裕起来。这与苏丹兼首相卡布斯·本·赛义德的领导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阿曼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全国面积31.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70万。阿曼国家虽小,但其经济发展速度惊人.成绩斐然。1970年,现任素丹兼首相卡布斯·本·赛义德结束其父亲的封建君主统治,接掌政权。此后,卡布斯立志振兴民族,富强国家,制订了一整套治国纲领,致力发展经济,全方位振兴工业,历经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阿曼已跻身于世界富国行列,成为海湾一颗璀璨的明珠,令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7.
阿曼苏丹国是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之一.海湾战争结束后,为实现军队的现代化,阿曼不断从英、法、美等国进口先进的武器装备.本文对阿曼的国家安全战略、军火贸易情况进行分析、阐述,认为未来阿曼军火市场前景仍然乐观.  相似文献   

8.
伊巴迪亚教派分布于阿曼、阿联酋和北非、东非一些国家,主要聚居地在阿曼。阿曼的伊巴迪亚派穆斯林一直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进入20世纪中叶,阿曼的政治、经济、社会都发生了急剧变化,但伊巴迪亚派穆斯林奇迹般地适应了这种变化,并对阿曼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本文考察的是阿曼伊巴迪亚派及其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 伊巴迪亚派是7世纪末8世纪初从哈瓦利吉派分支出来的。“伊巴迪”一词来源于该教派的创始人阿卜杜拉·伊本·伊巴迪。由于不同意哈瓦利吉派其他成员的偏激主张和做法,伊巴迪及其继承人扎比尔为该派确立了温和的教义,认为与穆斯林作战或俘虏穆斯林皆为不义的行为,主张接受非哈瓦利吉派的统治者的权威,允许本派与他派成员通婚,重视信仰、宽容行为。伊巴迪亚派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其精神和世俗领导人是根据候选人的宗教知识、道德品质和政治管理能力选举产生的。 8世纪初,为了摆脱倭马亚朝的统治,居住在巴士拉的伊巴迪亚穆斯林迁到阿曼,于8世纪中叶建立了伊巴迪国家。阿曼内地的大部落接受了伊巴迪亚教派教义,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伊巴迪亚教义逐步融入部落政治体系,成为部落民生活不可少的内容。伊巴迪亚教义已不仅是一种教律,而且是该派穆斯林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所崇  相似文献   

9.
1986年11月,在阿曼国庆十六周年之际,阿曼一所综合型大学——卡布斯苏丹大学正式落成开学.这所以阿曼苏丹卡布斯名字命名的大学是阿曼历史上第一所国立大学,它标志着阿曼的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由于历史、宗教、地理等原因,到本世纪六十年代阿曼石油开发前,阿曼被外界认为仍处于“中世纪时期”.阿曼人对外部世界的接触十分有限,经济和教育十分落后,长期习惯游牧生活的阿曼人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文盲比率很高.1970年,全国只有3所小学,20多名教师,学生不到1000人.即  相似文献   

10.
1970年,卡布斯任阿曼苏丹国国王后,国家开始重视智力开展,努力恢复伊斯兰民族文化。经过十二年的奋斗,阿曼不仅扫除了文盲,而且实现了免费教育。阿曼的教育事业之所以发展迅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卡布斯执政后的经济大发展阿曼地处阿拉伯半岛东南端,人口89万,面积30万平方公里,沙漠面积占80%以上。虽然于六十年代开始开采石油,1969年最高日产量达到36.6万桶,但整个经济十分落后。只是在卡布斯·本·赛义德1970年任苏丹后立志振兴民族经济,情况才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人权     
穆罕默德·努阿曼·贾拉勒先生是埃及资深外交家,现任埃及驻华大使,曾任阿拉伯联盟常驻代表,1997~1992年期间是联合国社会与人道主义委员会埃及代表团成员,其中1988年任该委员会副主席.《伊斯兰人权》是穆罕默德·努阿曼·贾拉勒先生所著《埃及和伊斯兰人权》一书的一个章节.在当今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对人权问题都有自己的理解,无论什么国家,若试图将自己的意志和价值观强加于人.都是徒劳的.本刊征得作者的同意,撷取其中的一部分,翻译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阿拉伯非洲的历史交往源远流长,特别是与苏丹的联系,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而且从那时起双方之间的往来一直延续不断。本文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和口传资料,着重考察了19世纪末苏丹商人穆罕默德·哈吉在广州首设商务办事处并开展苏(丹)中(国)贸易、加强双方社会联系的历史活动,揭示了苏中悠久关系史上鲜为人知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扎耶德     
扎耶德·本·苏丹·阿勒纳哈扬是1971年12月2日独立起来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任总统,1976年连选连任迄今。国内各部落称颂他是国家团结力量的支柱,国外有人赞誉他是个卓越的战略家。扎耶德于1918年出生在阿布扎比沙漠中狩猎区的篷帐里,自幼练就了打猎和驯鹰的特殊本领,因客观条件限制,学习机会不多。他父亲夏赫勃特.苏丹在1928年担任阿布扎比酋长,优越的景况,使青年时代的扎耶德养成了高傲习气  相似文献   

15.
30年代初,《复兴》与《曙光》两本杂志的问世,象征着苏丹文艺复兴的开端,一种思想与风格崭新的苏丹文学渐渐地成长起来.在此之前,苏丹诗歌一直墨守中世纪阿拉伯古典诗的陈规和传统,从内容到形式都无重大变化. 由埃及诗人马哈茂德·萨米·巴鲁迪开创的一个诗歌革新运动,在哈菲兹、邵基·穆巴拉克、阿卡德、塔哈·侯赛因、阿波罗诗社等诗人、文学家和文学组织的推动下进一步发展.苏丹与埃及有着密切联系,苏丹青年文学家向往埃及,深受埃及文坛的影  相似文献   

16.
中篇小说《移居北方的时期》是苏丹作家塔依布·萨利赫1966年发表的俸品,一度轰动阿拉伯文坛,受到文艺评论界的好评。小说作者塔依布·萨利赫1929年出生于苏丹的北方省,曾先后在戈登学院、喀土穆大学就学,后赴英国牛津大  相似文献   

17.
阿曼苏丹国与中国尽管相距遥远,但自古以来就有着友好关系,特别是两国人民的海上联系,在公元二三世纪时曾非常活跃.  相似文献   

18.
一、法国保护前后的摩洛哥教育自15世纪以来,摩洛哥先后遭受法国、西班牙等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和统治,经济落后,社会动荡,教育不发达.当时,除欧洲侨民学校外,在摩洛哥值得一提的是犹太人的教育.1864年,摩西·哈易姆·蒙提夫约尔作为世界犹太人协会的成员在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赫曼素丹那里为摩洛哥的犹太人争取到了一些权利.摩洛哥从此有了犹太人创办的法语学校和希伯来语学校.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犹太人的教育在摩洛哥一直是最先进的.1912年,摩洛哥沦为法国的“保护国”.1920年,法国教育部长海尔蒂先生来到摩洛哥,试图建立法式殖民教育体制.海尔蒂先生后来到摩洛哥的梅克内斯,对一群民事督察作指导,向他们传授工作方法,其中包括计划为贵族子弟建立学校.他提出,要建立初级教育和伊斯兰中等教育,为市民子女开办现代职业学校,在沙漠地区建立乡村学校,为沿海居民开设渔业和航海学校.他说:  相似文献   

19.
阿曼学者访开罗阿曼著名伊斯兰思想家拉西迪·福卡尔博士应埃及新闻部部长阿卜杜·阿齐兹·鲁瓦司的邀请,在从巴黎回国的途中.到开罗作短暂访问。访问期间,拉西迪博士作了若干次关于阿拉伯伊斯兰前景的讲座,并就埃及在阿拉伯现代思想中的作用,与文化界坦诚地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一、生平和著作伊本·巴哲的本名是艾布·伯克尔·穆罕默德·本·叶海亚·伊本·巴哲,巴哲是他的号,他的拉丁文名是Avenpace译为阿芬帕斯.他是中世纪安达卢西亚最著名的阿拉伯哲学家之一.安达卢西亚即现在西班牙南部地区,公元710年至1492年曾为阿拉伯人统治.我们手中关于伊本·巴哲的生平资料比较零散,不成章节,许多著作失传,所以对他的许多哲学观点了解也不甚详细.十一世纪末他出生在西班牙南部萨拉戈萨(Zaragza),712年至1119年该城曾为阿拉伯人所统治,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1118年伊本·巴哲来到塞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