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厘清生物进化论经由《新青年》期刊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轨迹,为探索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提供新证据。采用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法。对创刊于1915年的《新青年》1-9卷涉及进化论者的16篇(自然科学角度传播进化论的文章共7篇,人文社会科学角度的共9篇)文章进行分析,发现五四时期以《新青年》期刊为传播媒介,进化论成为贯穿新文化运动初期各个思想领域的主线。《新青年》传播的生物进化论,最初尚且接近其科学本质,但不久即在陈独秀等人的笔下异化为社会进化论,并成为试图变革中国社会的利器。于是,在1919年前后,掀起了进化论在近代中国传播的第三次高潮。  相似文献   

2.
《新青年》是我国五四时期传播唯物史观的主渠道之一,《新青年》对唯物史观的传播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唯物史观的内涵;二是唯物史观的价值;三是唯物史观的运用。《新青年》对唯物史观的传播,对于我国近现代历史观的革命以及对于中国革命实践的指导,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1915年创刊的《青年杂志》(1年后改名为《新青年》)曾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过重要作用。研究《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起点关系到如何划分《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阶段,如何理解《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内容结构、历史贡献等一系列问题。以传播主体、传播条件、传播目的为标准可以判定八卷一号是起点。  相似文献   

4.
1915年9月创刊的《新青年》,在其创刊之初,与《甲寅》月刊之间,在主编,撰稿人队伍,发刊宗旨,栏目设置,刊物风格等方面存在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清理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有助于更深入而全面地认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青年》在中国西部的传播--以川陕为考察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新青年》在西部的传播以间接方式为主。其传播特点也与先觉的东部有明显的差异,即整体的滞后与内在的不平衡,互动反馈不足而单向接受影响深远。《新青年》对西部社会、思想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对西部现代文学的生成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构成了《新青年》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作为《新青年》创始人,集大革命家、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大教师、大编辑多重身份于一身,以一个期刊推动了中 国思想史上一次空前的现代性最为厚重的伟大的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编辑史上最伟大的编辑,陈独秀对《新青年》编辑群的卓异组合,对"轰动效应"的期刊策划,作出了独树一帜的卓著贡献.  相似文献   

7.
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新文学的萌芽提供了契机 ,《新青年》成为新文学萌芽的最初土壤。在这块土壤里孕育了新文学最初的一批作品 ,这些作品虽然稚拙 ,但它们的开拓作用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指出传播和传播媒介具有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文章根据伊尼斯的时空偏向论,分析了《新青年》在媒介传播活动中的空间偏向和时间偏向问题,指出了它们的不同内涵、具体表现和文化价值,为更加深入理解《新青年》的媒介文化内涵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新青年》由 “普通刊物”发展为全国的“金字招牌”,与读者密不可分。《新青年》同人对“新青年”的营造,使其影响从上海、北京等中心场域扩展至全国,促进了《新青年》的大众化,引起了地方的再阐释与回响。通过《新青年》同人与读者之间构建的社会交往网络,《新青年》在读者的阅读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学革命”“反孔”“马克思主义”等概念在青年中的传播,促进了“青年”意识的觉醒,进而形成了一个新型的社会群体——“五四青年”。《新青年》与读者之间的社会交往建构了新型的“阅读大众”,构成时代的表征。  相似文献   

10.
《小说月报》的革新,被视为是新文学取得胜利的一个标志,但是从广告的角度来看,却是《新青年》等新文学杂志与早期《小说月报》广告博弈的结果。在这场广告硝烟中,《新青年》采取多种广告手法,特别是对古文大家林纾的批评,使《新青年》得到了"广而告之"的机会,最终赢得了读者市场,迫使《小说月报》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 70年代末期出现的知青小说开创了我国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先河。但是 ,今天重新审视知青小说 ,就会发现其创作上的某些局限性 ,诸如“自己写自己”、单薄的人物形象、雷同化的结局等等。  相似文献   

12.
经营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理念模式.经营城市的渠道主要包括分销渠道和融资渠道两方面,对这些渠道进行开拓创新,能提高经营城市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自1998年《尘埃落定》由人民文学社出版并获茅盾文学奖以来,阿来就成为当代文坛备受关注的少数民族作家。从部落历史到集体记忆再到民间精神,他不断地在汉藏文化的夹缝间、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在人性与神性之间寻找这一地带的文化之根,并形成了一种流散叙事的视角。作家以文化反思的眼光打量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及其影响,并力图从历史溯源、普世写作与语言沟通的维度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然而,他的藏汉混杂身份、他的流散叙事的双重视角似乎与他的寻根之旅造成了一种内在的矛盾,阻碍了其作品开掘的深度,从而不得不面对来自两种强大文化的质疑。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选择与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接受、发展、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吸收新营养、新见解和扬弃旧事物、旧思想的辩证否定过程,也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过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空间的拓展,新媒体的能量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并将更为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意识形态、政治格局、经济模式乃至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渠道。新媒体技术下传播功能的彰显、传播机制的优化以及传播模式的创新,赋予了新媒体实践下马克思主义传播新的取向选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借助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通过现代新媒体技术下传播的模式的建构,将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传播和普及。  相似文献   

15.
文章着重探讨了艺术传播与新历史主义之间的内在关联。艺术传播的过程也就是特定的文化、艺术的历史形成过程。而新历史主义也正是借用了艺术传播的一些论点和论据来完成自身理论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说明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风险 ,建立了风险管理系统的结构 ,并详细阐述了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组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决策、风险监控、风险管理总结等八个环节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新青年》在现代白话文运动的兴起、发展乃至胜利的全过程中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凭借自身的舆论传播力量,运用各种传播技巧,催生了现代白话文运动,并使之迅速扩大;它促进了白话文理论的讨论和建设,使现代白话文理论从笼统走向精细;它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文作品,使之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新青年》对现代白话文的宣传,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而使现代白话文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彻底取代了文言在书面语言中的正统地位。  相似文献   

18.
《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主要有:(1)指出男尊女卑观念的深层根源在于妇女经济不独立,断言社会经济生态的变迁及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必将带来妇女社会地位的改善;(2)指出实现妇女解放的最终途径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3)强调妇女解放最终要靠妇女自身的觉醒和参与。上述思想促成了五四运动后中国女权运动主体地位的转移和中国现代妇女解放运动政治方向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高校知识传播管理与教学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了高校知识传播管理的内容框架和管理措施,并且认为高校知识传播管理的核心在于知识创新以及在高校知识传播中要注意合乎情理、道德和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