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种族主义是纳粹意识形态的重要支柱,正是在这种意识形态的支配下,纳粹政权开始了疯狂的屠杀。这些被害者,仅仅因为他们是犹太人、吉普赛人、残疾人或身体有缺陷者而惨遭屠杀,这是纳粹政权邪恶本质的典型体现。纳粹的《绝育法》在纳粹种族政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纳粹种族理论的第一次实践。在纳粹《绝育法》实施过程中纳粹运用了种种手段来实施其种族计划。通过对纳粹《绝育法》的研究,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纳粹政权的邪恶性。  相似文献   

2.
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在布朗案判决中宣布公立教育中的种族隔离违宪,这是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二战后,随着法西斯主义的灭亡和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渐瓦解,种族平等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为种族关系的改善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南部人口的大量外迁,不仅导致了种族主义势力的减弱,也促进了黑人政治地位的提高.美国联邦政府的种族政策在此之前进行了诸多调整,为布朗案判决的出台做出了政策铺垫.  相似文献   

3.
欧盟国家长期以来都是比较纯粹的民族国家,20世纪90年代新的国际迁移浪潮打破了这一局面。在这一浪潮中有一股逆流,即反移民情绪和运动,其极端形式就是种族主义运动。这一逆流的思想基础是“新民族主义”,“新民族主义”发展到极端就演变成为种族主义。同时,欧盟也出现了反民族歧视的多元文化主义,这一思想已经成为反种族主义的最有力武器。当前欧盟的种族主义具有许多新特点更有组织性,更讲究战略,政治企图更明显,斗争更策略。认识这些特点对反种族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欧盟国家在对付这一逆流方面已经采取了一些较积极的措施,尽管不同国家和不同利益团体还没有达成一致,但是多元文化主义在与种族主义逆流的反复斗争中必将排除障碍,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纳粹人体实验数据能否应用的伦理问题,国际上的研究者分为赞成派和反对派.赞成派以科学需要为理由赞成使用纳粹人体实验数据;反对派以纳粹人体实验的历史事实为基础,以纳粹人体实验者的不人道的行为为依据,从伦理原则的角度强烈反对使用纳粹人体实验的数据.解决这个争议的关键在于深入理解伦理原则和科学行为事实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以伦理原则为基础,对纳粹人体实验行为事实本身进行伦理分析,就可以对该问题作出较为合理的解答.  相似文献   

5.
民族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缘起于反清革命,早期曾受到19世纪欧美流行的“种族主义”影响。随着中山先生中国革命实践的深化,他对民族主义的内容不断修正,最终扬弃了西方殖民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因素,将其升华为用以统合中华民族全体同胞的国族思想来建设现代中国。因开展反清革命宣传时曾借用欧美的话语、观念和理论,中山先生的国族思想至今仍被一些学者批评为“带有浓厚的种族主义色彩”。近年来,随着中国发展壮大,一些别有用心者更将其刻意曲解,企图通过抨击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和国族观念来解构“中华民族”和中国革命,进而“把中国去中心化”。因此,有必要依据新老史料正本清源,研讨孙中山反清革命时借用欧美理论和话语的动机与方式,以及他在后来的反殖民主义和反帝国主义斗争中通过建构“三民主义”国族思想对西方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形成的批判与升华。  相似文献   

6.
一、大学生组建台湾纳粹党 台湾东吴大学政治系一名许姓女学生自称对台湾政局恶斗不满,日前组建了一个崇拜希特勒的纳粹组织——“国家社会主义学会”,以崇拜残暴冷酷的德国纳粹领袖希特勒和纳粹精神作为学会中心思想,高喊“希特勒万岁”,并誓言要“夺下政权”。点击进入该组织网站。就会出现希特勒肖像,红色党徽上还有倒“硭”字符号。  相似文献   

7.
论犹太人铭记大屠杀的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粹屠犹”和“南京大屠杀”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两场浩劫。这两场浩劫程度之惨烈、手段之残忍、后果之空前应该说几乎没有二致,惟一的差别恐怕是,“纳粹屠犹”的对象是犹太人,发生在欧洲,而“南京大屠杀”针对的是中国人,发生在亚洲。然而,二战结束50年(截止1995年)后,不仅每一个犹太人都牢记住了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而且对“纳粹屠犹”的记念渗透到德国和欧洲社会的各个层面,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暴行为全世界所熟知的同时,像“纳粹屠犹”、“奥斯威辛”一类与这一历史浩劫联系在一起的词汇早就超越了字面的含义,已经成为20世纪种族灭绝主义的象征,成为人类暴行的代名词。在社会学、历史学、哲学、国际关系学、文学等诸多人文学科中,它们不仅仅是学术名词,更意味着人类对暴行、历史苦难和人性的重新认识。然而,“南京大屠杀”当时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却几乎鲜为人知。这样一种结果的出现应该说与犹太人在浩劫之后采取的铭记大屠杀的方式和努力是分不开的。本文将从这一思考出发,通过对犹太人在战后所采取的一系列铭记大屠杀方式的论述,以期借鉴,使我们对“南京大屠杀”的铭记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8.
严庆  徐鸥 《学术界》2023,(10):201-209
20世纪80年代沃伦抗议之后,美国环境种族主义问题公诸于世,随之爆发的环境正义运动得到全球响应和支持。环境种族主义同样发生在欧洲,相比非罗姆人,罗姆人更多生活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污染和退化地区。欧洲环境种族主义问题的受害群体为中东欧罗姆人,背后是“反吉普赛主义”的延续;该群体承受着被迫靠近污染区域、环境基础设施缺乏等多重迫害。环境种族主义损害适足住房权、健康权等基本人权,本质是在环境危害承担方面的种族歧视。在强调基本人权保护的当今国际社会,环境种族主义对罗姆人等少数族裔的迫害是欧洲各国保障罗姆人基本人权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二战期间,德国纳粹之所以大规模屠杀犹太人,是因为要满足其战争的需要。其假借“进化论”,在灭犹的同时,剥夺犹太人的财产,犯下种种罪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纳粹时期的德国文学,在肯定反法西斯文学主流的同时,着重对纳粹的官方文学,特别是“血与土的文学”进行了分析批判。文章殖举了诗歌、小说和戏剧方面的例子,剖析了纳粹时期“血与土的文学”的欺骗性和反动性,并从世界观的角度挖掘这种文学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1.
纳粹德国排犹政策的演变及根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粹德国从20世纪30年代上台以来一直执行着反犹和排犹政策。从排犹主义逐渐发展到种族灭绝,纳粹排犹政策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有着明显不同于其它阶段的特点,而且促使排犹政策变化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纳粹对犹太人实行的迫害和灭绝政策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既包含着历史传统、思想基础,也包含了社会心理和国际环境。正是这几股反犹的涓涓细流在当时德国的土壤上汇成了纳粹屠犹的滔滔恶浪。  相似文献   

12.
工业政策是德国法西斯政权整个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粹党的工业政策主要包括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工业独立、卡特尔化、国有化和总体战争经济体制等几个重要方面。德国纳粹的工业政策,是服从于纳粹法西斯发动对外战争与称霸世界的政治意图,反映了纳粹法西斯专政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我国从1983年开始的历次“严打”斗争,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然而,当前我国面临的犯罪高发态势并没有彻底缓解,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为此,本文拟从“严打”刑事政策的刑法法理基础、发展特点以及对“严打”过程中的法律关系的认识等三方面进行探讨,以促进我国刑事政策的科学化和刑事实践的高效化。  相似文献   

14.
论“一边倒”政策的历史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体系力量的分配、对比以及大国关系的战略态势是一个国家判断国家利益、制定外交政策的首要依据,而判定一项外交政策的正确与否只有一个标准,即其所追求的国家利益是否限定在国家力量所及的范围内,是否维护了国家利益,特别是国家的长期利益。从二战后的总体形势来看,中国奉行的"一边倒"政策并不符合中国长远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建立决策、执行、监督“权力三分”体制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探索。决策、执行、监督"权力三分"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有本质不同。推行"权力三分"改革是消除我国权力过分集中弊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国家权力配置科学化的必然要求。目前我们需要在宏观政治体制上、行政系统内和执政党内三个维度上思考和构建"权力三分"制约与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6.
"偃武修文"政策是北宋防范武人专权割据,维护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它贯穿于北宋的政治运作中,形成"文人主政"的局面."偃武修文"政策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繁荣了文教科技事业.但伴之而来的也有政治的不利,军事的失败,国力的不振和社会风气的颓靡."偃武修文"总体上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但北宋运用这一政策却使社会积贫积弱,对外妥协投降最终导致了"靖康之变",原因就在于矫枉过正.  相似文献   

17.
"新疆经验":建设"和谐社会"的初步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一位西方人士的论述引出"新疆经验"这个概念.其要点在于,"新疆经验"有助于中亚地区的稳定.最近20多年新疆经历了"三股势力"的严重挑战,在此期间,新疆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中为建设"和谐社会"不断探索,突出的有三件标志性工作一是三个"离不开"活动;二是"五观"教育;三是"高度认同"思想工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新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实践的总结,已写入中宣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中,成为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宝贵精神财富."五观"教育、"高度认同"思想工程,既是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初步探索,也可能为祖国统一大业和建设"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川盐入黔是贵州历史上食盐消费的主要方式。历史上贵州的盐业状况主要受制于以下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上贵州地质上缺乏盐产、交通闭塞;社会因素方面贵州地域处于中央集权体制下的边缘地区,以及经济落后、民众购买力低、政府的政策失误等。以赤水河流域仁岸为主体的川盐入黔,带动了赤水河流域经济、交通、文化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川盐入黔与赤水河流域社会互动的历史,反映了边缘化的贵州不断纳入中央治理范围的历史轨迹。探索这一盐运古道和盐运历史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候鸟式"移动是我国近年一段时间内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是一种我国特有的制度型、过渡型迁移现象.它在为农民、城市和整个社会带来很大的发展机遇的同时,由于不稳定的状态,也带来了诸多不良的影响.今天,从政策、户籍、法律上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合理解决"候鸟式"劳动力的就业、生活各方面的情况和问题,并尽快将"候鸟式"转化为"永久式"移动,是我国解决农村流动人口问题的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优胜劣汰”法则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效率优先”抑或是“优胜劣汰”,都不适用于文化。“较低文明被较高文明所征服”、“先进文化取代落后文化”是一个哲学层面的概念,与现阶段人类社会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努力并行不悖。具体到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目前还需要采取宽容态度,给予适当保护,使其与强势的文化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