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宗教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宗教特点刘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区别于法国大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披上了宗教外衣,即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斗争以宗教派别之争的形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且贯穿始终。宗教之争不仅反映在革命前的反封建启蒙运动中,而且还是革命的直接导火...  相似文献   

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的。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把斗争矛头首先指向国教会,并借用宗教改革思想——清教作为自己革命运动的旗帜。本文试图就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特点以及由此给英国革命所打上的保守性的印记,略陈管见就教于史学界。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中世纪反封建运动,德国农民战争以及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都有相似之处,即都是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这是绝非偶同的。人所共知,天主教是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罗马教皇是整个欧洲封建势力的总代表,教会僧侣是披着宗教  相似文献   

3.
一十八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通过反封建的启蒙运动,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哲学革命和思想解放运动,建立了机械唯物主义和战斗的无神论。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不仅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旗帜,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以前唯物主义哲学的高峰。拉·美特利(1709—1751)是法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最早的代表之一,他把当时在启蒙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十八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成就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4.
简析近代欧洲哲学发展线路与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契合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一种能体现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新世界观 ,并直接孕育了近代欧洲的科技文化 ;英国经验论为人们的认识和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促进英国成为了近代第二个世界科技中心 ;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启蒙运动 )使科学更加社会化 ;德国古典哲学 ,给各门具体科学的形而上学自然观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缺口 ,自然科学家摆脱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纷扰而复归到辩证的自然观 ,促进德国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5.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40年—1872年)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的一个法学家的家庭。他生活和活动的时代,德国正处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当时的德国在西欧虽然是一个政治上、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可是,自三十年代起,德国的工业开始迅速发展,並促进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成长和壮大;资产阶级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产生了激进的民主派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他们在1830年法国革命的影响下,提出了对德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进行资本主义的改革並实现德国民族统一的主张。正是在这种社会政治改革的风云之中,费尔巴哈成为德国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的思想代表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的历史上最杰出的唯物主义者。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关于我国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思想在中国条件下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还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号召无产阶级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以便德国工人能够立刻利用资产阶级统治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条件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以便在推翻德国的反动阶级之后立即开始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①两位导师把这两个革命之间的关系概括为:“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②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应该是‘不断革命’”。③由于欧洲在十九世纪  相似文献   

7.
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泛欧文化与思想解放运动。英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旨,符合启蒙的基本概念与精神实质。在启蒙时间的厘定上,十七世纪中期的英国就已经步入了明显而又深具自身特色的启蒙时代。这一历史现象得以生成,赖于英国此前业已形成的流动性社会分层结构、权力世俗化取向的政治传统、席卷欧洲的科学革命以及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等基本动因。  相似文献   

8.
一、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说明,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哲学的最重要方面 1789年,在西欧大陆的法国,当起义者们手执武器,攻打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的象征巴士底狱时,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国大革命便宣告开始了。就整个欧洲来说,这是比之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和17世纪英国“光荣革命”要彻底得多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三次起义”。它最终抛弃了宗教外衣,毫不掩饰地在政治战线上作战;和广大的工人农民结成联盟,使消灭贵族的斗争获得了完全的胜利。它标志着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牢固确立;震撼着当时的整个欧洲,影响着世界的发展进程。然而,考察18世纪法国这次革命的爆发,我们看到,它有着深刻的经济和政治的根源;并且在这之前,已有一大批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在掀起一场理性的启蒙运动,宣传唯物主义,反对宗教神学和17世纪的  相似文献   

9.
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最伟大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以理性的利剑刺向封建制度的心脏——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它以理性的法官审视过去的一切,它以理性的画笔,绘制了资产阶级的理想蓝图。它影响了思想文化,也影响了政治制度;它影响了欧洲,  相似文献   

10.
十八世纪末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其社会经济根源,也有其思想根源。从思想根源看,整个革命都是在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的先进思想影响和指导下进行的。在启蒙运动思想家中,让·雅克·卢梭是一位杰出的、急进的民主主义者。卢梭的学说曾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革命民主派的战斗旗帜,是雅各宾派革命民主专  相似文献   

11.
18世纪,从英国看,是资本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的全盛时期;从整个西欧社会看,是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之间决战全面展开的世纪。活跃在这个时代的休谟到底属于哪个阵营呢? 一、反映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立场 在休谟生活的时代,英国资产阶级以刚取得的政治上的稳定为前提,生气勃勃地开展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措施使英国获得经济上的迅速发展,在变革社会生产关系,解放社会生产力方面甚至比后来堪称资产阶级革命楷模的法国大革命更为彻底。显  相似文献   

12.
十六世纪末爆发的尼德兰反西独立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的胜利,不仅在尼德兰北部建立了一个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也是欧洲、甚至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它揭开了世界历史上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标志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进程已经开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但是,苏联史学界和国内有关世界史的著作,一般都把尼德兰革命划入中世纪史,与叙述资本主义时代的近代史截然分割开来。实际上,也就是把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看做是中世  相似文献   

13.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通指发生于手工工场阶段的革命。本文就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德国的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以及先后赢得胜利的尼德兰革命、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十八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谈一谈这一时期革命的特点,并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尼德兰革命的世界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世纪末爆发的尼德兰反西独立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的胜利,不仅在尼德兰北部建立了一个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也是欧洲、甚至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它揭开了世界历史上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标志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进程已经开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但是,苏联史学界和国内有关世界史的著作,一般都把尼德兰革命划入中世纪史,与叙述资本主义时代的近代史截然分割开来。实际上,也就是把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看做是中世纪末期的一个地方性孤立事件,把它排斥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总进程之外。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有必要重新认识尼德兰革命在欧洲和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法国革命与英国革命不同的两个显著特点是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结成联盟与完全抛开了宗教外衣。这两个特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法国特殊的社会状况决定的。这两个特点对法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依法国革命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英国革命,成为近代史上较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16.
长时间以来,国内各种版本的《同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科书总是把英国的宪章运动、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的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合称为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认为它们是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主要标志,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等等。笔者认为,把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作为无产阶级独立政治运动开始的标志还有待商榷。 在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发生的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德国的社会发展要比英国和法国落后得多。当时英法两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早已被资产阶级革命所摧毁,工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完成,在法国也进入了它的最后阶段。两国都已经成为雄踞欧洲的资本主义强国。而德国却没有经历上述的社会改造过程,它当时被封建专制制度分裂成为三十八个帮国,容克地主是各帮国的统治者。封建专制制度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德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德国正面临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主要是在拿破仑统治时期发展起来的,直到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才开始进入工业革命时期,但此时它仍然是个农业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手工工场和小手工业在工业中占主导地位。德国工业的发展水平明显地落后于法同,更远远地落后于英国。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文艺的艺术方法,现在一般称为革命现实主义。我觉得这个称谓不十分确切,缺乏社会主义时代的规定性。也就是说,未能充分地体现我们这个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的色彩和特点。它不仅缺乏社会主义时代的规定性,而且具有概念上的广泛性。欧洲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文艺上的现实主义,未尝不可以叫做革命现实主义。这个革命,是指上升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亦叫做第三等级的革命。当时他们是以代表全民的姿态出现的。它的革命对象是封建皇权统治。例如法国的狄德罗,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最先进的思想家。他在《论戏剧艺术》中,就说过“剧本是为人民而写的。”他甚至呼吁作家艺术家  相似文献   

18.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十八世纪欧洲的一次声势浩大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是为推进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服务的,是为资产阶级夺取统治权作广泛舆论准备的。参与这一运动的思想家们为欧洲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他们被公认为是处于革命阶段的资产阶级的“响导”。然而,“四人帮”完全  相似文献   

19.
英国启蒙运动作为欧洲启蒙运动的先声具有其相应的历史必然性。除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兴起的基本历史条件外,英国分层而富于流动性的社会结构、独特的政治文化传统、科学革命和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都起了各自应有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 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运动,按其社会基础及其目的说来,是资产阶级的运动。它的代表人物,从理性和「人性」的观点出发,给予衰旧的、封建极权制度的基础以歼灭性的批判,准备了资产阶级革命,但是法国资产阶级在其反封建的斗争中并不是孤独的。生产力的发展与过时的生产关系之间的日益尖锐化的矛盾严重地反映在资产阶级的利益上;下层的人民卽乡村的贫民和城市平民大众无比强烈和痛苦地感到国家社会政治的落后性。在这种环境中,革命的情绪一直地高涨着。资产阶级作为整个「第三等级」利益的代表者,高举着反封建的旗帜。这个斗争对整个社会有巨大的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