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经济形态问题,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社会经济形态,也是正确认识我国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的起点和规律的重要方法。笔者在此仅就民主改革前我国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形态参差斑驳的原因,谈几点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民主改革三十周年和四川民族地区民主改革三十三周年。民主改革彻底结束了笼罩藏族地区千百年的黑夜。使广大藏族人民挣脱了封建农奴制度的锁链,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三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民族亲密团结和经济文化交流中,藏族地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取得了跨越历史阶段的进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历史的发展证明,民主改革开创了藏族社会发展的新纪元,对藏族地区的发展进步和藏民族的繁荣昌盛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方学术界常称希罗多德为历史学之父和民族学之父,我国学术界也称司马迁为中国历史学之父和中国民族学之父,从文献研究的角度考察,此类称呼未尝不可。有的民族学家还依据民族形式和发展的历史,提出了原始民族学、古代民族学、近代(或现代)民族学和社会主义民族学,或原始社会民族学、奴隶社会民族学、封建社会民族学、资产阶级民族学和马克思主义民族学。本文所谈的“中国民族学”仍按传统的定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的民族学、即旧中国的民族学和新中国的民族学两个部分。中国民族学的历史上限,暂订于一九二六年。  相似文献   

4.
学术简讯     
中国现代史学会在我校举办讲习班由中国现代史学会举办的“中国现代史讲习班”,于九月十三日已在我校开讲。预期三个月,讲授二百多学时。讲习班由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教授彭明主持,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魏宏运、《近代史研究》总编辑丁守和等二十多位教授、专家担任主讲。这期讲习班,拟定讲授的主要内容有:北洋军阀史,国民党新军阀史,汪精卫伪政权史,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大革命前后的江浙财阀,中国革命与共产国际,中国现代史料学,中国现代史若干问题研究等。另外,还将邀请西安地区的有关学者讲授陕西省的民主革命史,如“西安事变”、十七路军、陕甘宁边区等专题。讲习班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讲授和学术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反映中国现代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族学和人类学的西南研究,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会学者们围绕西南区域人类学发展史,边疆、民族与"他者"的文化历史构建,西南少数民族的社区、族群认同、文化传习和表达的政治,藏彝走廊研究和西南地区民主改革口述史等专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突出的成效。研讨会具有跨国、跨地区、跨族群、跨学科、跨学术史时段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围绕民族学/人类学的民族国家形态、民族学和中国的现代性、殖民主义和中国民族学等三个论题,结合中国民族学的发展史,对中国民族学知识的发展及其性质展开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反思。其中,对民族学知识中国形态的发展及其学术价值所作的细致分析,以及对现代性和殖民主义在中国民族学发展上的影响所给予的分析和评价,对理解中国民族学史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新颖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第一届国际蒙古学家大会召开30周年,国际蒙古学家协会于1989年8月9日至14日在乌兰巴托举办了首届国际青年蒙古学家夏季讲习班,为期一周。 18个国家的60多名青年学者参加了培训。讲习班分语言文学和历史文化、民族学两个小组。在为期3天的分组讨论会上共宣读了70余篇论文。我国著名蒙古学家、国际蒙古学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大学教授清格尔泰应邀担任了该  相似文献   

8.
文萃与信息     
中国民族学的基本特征 黄惠焜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著文认为,中国民族学具有以下八个特征:①它具有世界民族学的一般共性、一般理论和一般方法,是世界民族学的一部分;它并不是一门与世界民族学对立或脱离的特殊民族学。②它具有过去西方民族学家从来不具有的学科对象: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这一文化时间无比之长,空间无比之大,内涵无比之深,关系无比复杂,与西方民族学传统的个别性、零散性、小区域性的研究极不相似,更不等同。③它是中国国土上特定阶段的民族学,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未来高级阶段的民族学,亦即当代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民族学。④它特别重视民族关系、重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适应和心理协调,并以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为自  相似文献   

9.
书讯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星全成副研究员和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藏学所马连龙副研究员撰写的《藏族社会制度研究》一书已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分 1 2章 ,1 8万字 ,定价 1 8元。作者运用民族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对民主改革前藏区政教合一、活佛转世以及藏族的司法、惩罚、部落组织、继承、婚姻、丧葬、土地、牧业区生产资料占有、差税、借贷等基本社会制度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并就其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作了深入考察 ,总结出特点和规律。该书是一部专门研究藏族社会制度的著作 ,对了解民主改革前藏族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振兴西藏经济是我国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笔者于1991年5月曾到西藏作过社会经济调查,兹就个人研究所得,以求教于方家。一、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唯一正确的历史选择。西藏自1951年和平解放以来的历史已经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西藏、发展西藏。西藏民主改革前还保持着最反动的封建农奴制度。这种制度严重地阻碍着西藏社会的进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80年代学界提出民族关系思想概念后,近30年来,国内一批专家学者对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民族关系思想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持续关注和深入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既有对中国古代或少数民族政权民族关系思想的宏观探讨,也有对某个朝代或民族的某个人物的民族关系思想的深入研究。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研究成果作一简要总结,既有助于专家学者全面了解研究概况,又有助于深化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的研究,更将有助于民族学和思想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族学的应用与中国民族地区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 ,中国民族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发挥民族学的应用性 ,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为此 ,民族学研究必须更紧密地与中国民族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中国民族的实际情况表现为历史形成的若干特点 ,由此形成中国民族学方法论上的特点和着重点。如何处理好各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与协调问题 ,以及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 ,是这一历史时期中国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上述方法论对有关问题的研究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学。本文就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学的几个问题: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进行论述,进一步阐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学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为推动汉民族与屯垦文化研究,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推进屯垦文化的繁荣和发展,6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研究所、中国民族学学会汉民族分会与石河子大学联合举办的汉民族学会年会暨屯垦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学术交流厅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专家和学者参  相似文献   

15.
简讯     
为了培训敦煌学研究人员,促进敦煌学研究,历史系于八月中旬举办了敦煌学讲习班。在讲习班讲课的除本系教师外,还有前来参加八月间在兰州召开的。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的八位省内外学者专家。讲课内容包括:①敦煌藏文遗书的研究;②敦煌遗书文学部分的研究概况;③欧洲研究敦煌遗书概况;④敦煌遗书中有关经济部分的研究概状;⑤吐鲁番遗书研究概况;⑥敦煌壁画中有关舞蹈艺术的研究;⑦敦煌壁画有关乐器  相似文献   

16.
历史民族学和民族历史学是分属于民族学和历史学的不同学科,它们有不同的学科发展背景。虽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等方面都有明显区别,但两个学科都是以民族社会作为研究的客体,在研究过程中又常常紧密联系、相互借鉴、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7.
国内学界把"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理解为狭义民族经济学,进而将其定义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民族学和经济学相互交叉形成民族经济学和经济民族学两个学科,前者归属于经济学科,后者归属于民族学科。笔者以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学科归属定位在中国经济民族学,可能具有更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更加符合国家现有学科分类的意图。  相似文献   

18.
加强民族学理研究完善《学科分类与代码》陈国强我国有56个民族,但民族学的理论研究却很不够。当前,我们需要加强民族学的理论研究。按过去划分,民族学与民族志其内容是不同的,前者属于共同的问题,带有归纳的理论问题;后者则是对每个民族的具体调查和著述,属于个...  相似文献   

19.
云南民族大学的民族学研究和教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自1956年至今,学校先后承担和完成了"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历史大辞典·民族卷》、"中外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比较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研究"、"世纪之交世界民族问题背景下的  相似文献   

20.
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座落在日本第二大城大阪市。它于1977年11月正式建成开馆,由文部省直接领导。它是日本最大的民族学研究中心,以搜集、保管世界各民族的有关资料,在供社会参观的同时开展世界一切地区的所有民族的调查研究为目的,在世界上已颇负盛名。民族学博物馆设有五个研究部,第1至第4研究部分地区设置22个研究室,其中有5个研究室是聘请兼职研究员组成。第5研究部按民族艺术、民族语言、电子计算机民族学等专题共设6个研究室。第1研究部共有研究人员15人,东亚第1室有多次来我国访问、研究我国中南地区少数民族问题的著名学者君岛久子和竹村卓二教授。该馆研究活动以个人研究为主。第1研究部第一批23个研究选题中,与我国有关的有:《华南地区的民族与民间传说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