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4-二甲氨基吡啶的一锅法绿色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吡啶、氯化亚砜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为主要原料,一锅法合成了4-二甲氨基吡啶.这是一种有效的绿色合成方法.产率高达88%,减少了三废排放,目标化合物通过IR、1H NMR,及MS确认.  相似文献   

2.
夏洋 《民族论坛》2009,(11):42-43
交际法已经出现30多年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语言教学手段,它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已经得到了一些应用。本文阐述了交际法的定义、学习原则和优点,立足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泛读教学的实际,分析教学现状,着重研究和探讨如何在泛读教学中运用交际法,以期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泛读教学产生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解释结构模型法这几种科学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依据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综合统计的结果得到了构成我区"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的素质、能力、知识结构的要素,并使用解释结构模型法通过计算得到了我区"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的素质、能力、知识多层递阶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乙酸异戊酯的合成进行了实验研究 ,提出了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吡啶作为溶剂的新的合成方法。实验证明了该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产率高的优点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用齐次平衡法将(2+1)维耗散长波方程化为简单的Burgers方程,并用指数展开法得到了耗散长波方程的五种行波解。  相似文献   

6.
人类学视野下的民间法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间法研究俨然成为一股热潮,来自法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领域的学者都对民间法给予了相当的关注.本文拟结合人类学的方法论特征及其对民间法研究的历史发展,对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人类学的角度对民同法所做的研究做一回顾和总结,以期把握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武陵山片区71个县(市、区)为分析单元,从经济总量、均量和增量三个方面选取了12个评价指标,利用2006、2011年统计数据运用加权合成法计算了各经济单元的综合经济实力,同时借助GIS软件对区域经济差异性进行了空间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武陵山片区71个县(市、区)划分为3大经济梯度区,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方磊  王文明 《民族论坛》2013,(4X):65-67
以武陵山片区71个县(市、区)为分析单元,从经济总量、均量和增量三个方面选取了12个评价指标,利用2006、2011年统计数据运用加权合成法计算了各经济单元的综合经济实力,同时借助GIS软件对区域经济差异性进行了空间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武陵山片区71个县(市、区)划分为3大经济梯度区,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袁凯铮 《中国藏学》2012,(3):175-185
藏族工匠制作铜佛像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沙范铸造法,而尼泊尔工匠中普遍采用的失蜡铸造法在西藏地区却极少发现.沙范铸造法和失蜡法铸造法,在实际运用时有各自的局限条件.这种局限反映在西藏、尼泊尔地区整体铸造铜佛像时存在尺寸上的限制.造成失蜡法在西藏未曾被普遍采用的原因不是原料供应的问题,而是失蜡法本身的生产效率低下和西藏地区缺乏炉窑加热条件所致.通过西藏地区传统铸造工艺的存在状况推测,中国历史上铸造工艺的进化有可能是沙范法、失蜡法、陶范法这样一种顺序.  相似文献   

10.
多元一体法文化:中华法系凝结少数民族的法律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的中华法系,是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它凝聚着少数民族的法律智慧,吸纳了少数民族优秀的法文化成果,是各民族的法律文化与法制经验相互交流与吸收的结果。各个少数民族在中华法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少数民族的习惯法与民间法,同样构成并丰富了中华法系的内涵。在统一多民族的古代中国,经过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推动,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法文化。  相似文献   

11.
民族村寨文化是新一类文化遗产,民族村寨文化保护的法本位观大致可以归结为国家本位、集体本位和个体本位三种情形,法本位溯源中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显露出前立法阶段难以自洽的三大困局。以法本位进路考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更深层次的本质问题、权利位阶问题、法律定位问题,指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的公私权混合属性及公私权的平行关系,决定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的公私法混合式法律选择模式。最后基于集体本位的思维基点,呈现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公法和私法双向系统展开的法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12.
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具有传奇色彩的学术经历,由其所开创的现代法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逐渐得到后世学者的重视和呼应,但是很少人着墨去关注马氏人类学思想中的人格权平等观念,亦即用法人类学的维度来解读他本人及其经典著述.马林诺夫斯基对人性尊严的关注不仅体现了人类学研究的内在本旨,同时也诠释了平等之法律价值.据此,从所有人类属性之人格权平等视角来厘析马林诺夫斯基早期人类学中平等价值主题的哲学伦理,实乃为全球不断复苏的后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民粹主义以及相延伸的民族恐怖主义治理提供了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3.
神判是一种古老的人类学现象 ,也是一种古老的法文化现象。在原始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 ,神判与原始“公法”、“私法”两个方面的许多形式都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法人类学的角度出发 ,结合对原始宗教与习俗的理解 ,通过对神判与诸如原始献祭、放逐、杀戮、赔偿、仪式等早期习俗之间关系的研究 ,对神判中隐喻和凝聚着的早期法的原始含义进行了深入的解释 ,进一步从“公”与“私”两个方面揭示了早期原始法在历史演进中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4.
用中温水热法合成了含过渡元素钻的类水滑石[CdxMg6-xal2(OH)16][S·2H2O],并用XRD、FT-IR和EP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法对青海穆斯林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介绍了伊斯兰法在青海穆斯林社会的传播情况之后,深入分析了它对青海穆斯林个人生活、婚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三大领域的影响。最后认为,穆斯林传统法观念化了的伊斯兰法与社会主义法作为两种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的法律制度,在调整人类生活方面既有冲突,也有连接点。只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就能转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并为现实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6.
"私了"作为民间社会的解纷实践理性,源于民间对正义的自我解读以及作为解纷资源的可及性。在西部民族地区,"私了"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私了"被视作无可争议的民间理性而被交往共同体或利益共同体支持,"私了"的结果契合民间正义且与国家法无根本冲突而为官方容忍;另一种是因"私了"的程序与结果规避国家法,稽越了民间社会对正义应有的自治底线,而对国家法造成颠覆的情形。对"私了"问题的研究志趣在于肯定其价值合理性的同时,使其理性层面的价值不纠缠于理论争论与描述中,而是通过规范法学的技术,使"私了"这类民间规则从"经验合法性"上升至"规范合法性",为国家法与民间法的软性融通提供智识贡献。  相似文献   

17.
15—18世纪是格鲁派在康区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本文以寺院为中心,阐述了这一时期格鲁派在康区的势力扩展。认为,15—17世纪中期之间,格鲁派在康区的势力扩展并不顺利,这一时期其只是在昌都、理塘等地建立了少数传法据点。而17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康区政教格局的演变,格鲁派在康区的势力得到了飞速发展,其通过巩固原有、改宗以及新建等主要途径,使得格鲁派寺院扩展到了康区绝大部分重要地区,直至18世纪格鲁派在康区的势力布局已经大体定型。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政治势力的支持与否决定了格鲁派在康区势力扩展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18.
I=F%热情,欢快地垒0:坚盟盟业l垡2 2 2 2 2 7 0 l l l….=一I—一—1 1—1—7 7—6—6 1、2."T--'---~kTI业盟 ll 3 3 3 3 3 3 3=一1—●一——'==一一一2 2 2 2 2 7 O l I l 1 1 I 7 7 6 0 I 6 3 2 3 l 2 7 l l 6 6 3 3 6 6 3 3”—●I——==一一—产_『1.-一I■■一一~气一l—f●—■了—,●—fT二=====:=:: f/气 ll 、 1 I 3 3 6 6 3 3"6 7 1 2 3 4\2 1。3——————l 3 7 6 7 5 6 4 5·-·--·—一—--———-…I●.·-----… 】 l-·----_…·__·_--一】.逞堕盟阳光照大2.我们的目标全都一地,样,3.各族人民心遵 心,各族人民…  相似文献   

19.
瑶族民间法经历了从旧石牌制到新石牌制的变迁,两者都是适应解决纠纷,维护瑶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需要而产生,在内容上存在不少相似之处,但产生的社会背景各不相同,在内容形式上、实施手段和处罚措施上也存在差异.瑶族民间法的变迁启示我们,民间法是调整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规范之一;新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充分重视和引导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对接和沟通.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法人类学的起源与发展,认为法律多元是法人类学的基本立场.中国的法人类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包括:法律文化的比较研究、民族法学、法律的人类学研究.中国法人类学的发展需要:重视都市法人类学的研究;重视民族习惯法的研究、关注田野调查方法与处理纠纷的典型案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