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北方言亲属称谓词有单音节词,有复音节词.复音节亲属称谓词构词理据丰富多样,有重叠构词,内部曲折,添加词缀,添加修饰成分及利用修辞手法等.经过这些构词理据组成的词语共同构成陕北方言的亲属词汇系统,使其在一个较封闭的词汇系统内完成语言交际任务.通过考察亲属称谓词构词理据发现,陕北方言亲属称谓词既有古语词、古音的沿用,又有方言中所具有的特色使用方式,同时还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制度和伦理观念,体现了词语语义内涵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吉林方言中的一些词法现象是有其特点的,是普通话和其他方言中少见或未见的.本文试就几个较为特殊的现象,做些初步分析,供研究吉林方言的同志一点儿参考。 一、关于复音的拟音词 复音拟音词有重叠式(如“哗哗”和非重叠式(如“咕冬”)两种。在吉林方言中,这种拟音词的前面均可加数词  相似文献   

3.
远古汉语的词义基本上都是用单音节来标示。“汉语构词法的发展是循着单音词到复音词的道路前进的。”汉语词汇从单音节词演变为以复音节词为主的原因,是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语音简化引起词汇复音化,吸收外语词汇引起词汇复音化的说法,很欠妥当却广为流行,前者还出现在近年出版的一些教科书中。郑文贞先生曾经指出:汉语词汇复音化是为了解决“新词大量增加而语音的音位、音节有限的矛盾”。但他没有专文充分论述这个观点。同时这个观点也还不够全面。唯物辩证法认为,…  相似文献   

4.
中学文言文中有这样两种类型的状态词;一是结构上具有迭音或部分迭音形式的复音单纯词;一是结构上由词干带附加语的附加式复音词。它们在词义上有的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有的描绘人或事物的情态。在句子中或作谓语,或作状语,有时也作定语,都能显示一定的情态,给人一种生动具体的形象感。历代语言学家对这两种类型的词的结构、词性及功能存在着不同看法。本文就中学文言文涉及到的这些词,举例谈谈浅见,供教学和研究参考。复音单纯词所谓复音单纯词,就是这样一类的词:(一)结构方面,只含一个语素,不存在内部  相似文献   

5.
词汇是方言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划分方言区域时,有时一两个最有代表性的词就能表现方言特征,将某一方言与其他方言区分出来,如闽语的“厝”(房屋)、“骸”(脚)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长汀话是闽西客方言的代表,与其他方言一样,也有其最富代表性的语词,这些典型的客语词,可作为客语识别的特征,对客方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长汀客语里几个最基本的词进行考释,实际上,这几个词通行于客家许多方言中,并不仅限于长汀客语(当然意  相似文献   

6.
汉语词汇复音化新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汉语词汇复音化新论杨琳一汉语词汇在音节方面从古到今的一个显著发展趋势是单音节词汇比重日趋下降,复音节(主要是双音节)词汇日渐上升,最终取得了绝对优势,这一演变现象通常称为词汇的复音化(为论述方便,下文也用“双音化”这一术语)。关于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大方向,关于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讨论也一直是语言研究中的热点话题。以往对复音化的判定多是以单复音词的数量为标准,我们认为这样的复音化判定标准值得再认识,词语的词次、词频、多义性、普遍度等语用特点也应该成为衡量复音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商君书〉复音实词研究》的基础上对《商君书》复音实词的词义特点、复音实词中的新词新义和同素异序词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商君书》中类似复音实词的单音词组合作了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9.
绍兴方言中自动词的后附成分“东、带、夯,即非衬音词(助词),亦非个词。经句型变换分析法证明和方言义引证,又据朱德熙先生对口语研究的结论指明,这些成分是至今还保留在绍兴方言中具有明确词汇义(指代义和定向义)的类虚语素。  相似文献   

10.
试谈广东诸方言倒序词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这里的“广东诸方言”,指广东省境内的粤方言、客方言和闽方言。文中所举的例子,实际上是取自广州话、梅县话和汕头话。“倒序词”指的是方言中词素顺序与普通话不同而词义相同的词。所谓“倒  相似文献   

11.
“汉语方言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应该以词汇、语法为重点。”本文在全面调查分析内蒙古汉语方言词汇的基础上,总结出内蒙古汉语方言词汇具有七大特点:一、沉积着奇特的析音词;二、产生了丰富的语缀词;三、镶嵌着多样的重叠词;四、点缀着新颖的异序词;五、创造了多彩的特色词;六、继承了诸多的古语词;七、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调查研究内蒙方言词汇,总结其特点和规律,不仅有助于汉语方言和普通话的对比研究,也有助于汉语史和民族史的深入研究,更有助于语文教学和普通话的推广。  相似文献   

12.
同素异序词是汉语词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它一方面反映了汉语复音化进程的某些特点,另一方面又反映出了汉语造词法的优越性.敦煌变文中共出现了196组同素异序词,首先对这些词的结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共时考察,揭示了同素异序词在这一时期呈现出的独特面貌;然后又历时地分析了这些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存亡情况,挖掘了同素异序词的发展演变轨迹;最后从汉语发展史的角度阐释了同素异序词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普通话词汇中,加词嵌(也称为“中缀”)的三音节词极为少见,加词嵌“得”的三音节词几乎见不到。任学良同志在《汉语造词法》一书中说:“什么叫词嵌?一个词的中加成分,就是词嵌(又叫中缀)……。加词嵌构成的词都是四个音节的‘四字格’,这算是结构上的特点……”。因此,任学良同志在“加词嵌”一节中,提出能作词嵌的只有“不”“里”“七八”“三四”等四例,所举的词例也都是四个音节的。如“黑不溜秋”“叽里咕噜”“乱七八糟”“低三下四”等,这种加词嵌的四个音节“四个格”词,在吉林方言口语  相似文献   

14.
古代汉语的同源词流传至今,往往在各地方言中留下它们的踪迹,考证同源词,征引古代训解与用例无疑是必要的,但举证现代方言─—活的语言同样应予重视。本文所考各组同源词,既首以古籍证其“声近义通”,又次之尽力以方言足证:把传统同源词考证与现代方言研究结合到一起。每组词中都有一个或几个词是方言中有的,故名曰“方言同源调”。论证仿章太炎《新方言》、杨树达《长沙方言考》、《长沙方言续考》,即先书证,后方言。  相似文献   

15.
《世说新语》作为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极为重要的语料,能很好地体现中古汉语的词汇使用状况。完整搜集该书中18个表示概念"哭"的动词词项,通过对各词项属性的穷尽式测查,探寻其表现的词汇复音化现象,以此来观察其在语义属性、组合属性和使用属性方面体现出的复音化特点,以及在语音方面形成复音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论安徽方言词汇词形与词义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域性变体。一般来说,共同语和方言,大都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就汉语的共同语和方言来看,差别最大的是语音,大方言区之间已经因语音差异而不能正常通话,如北方话与粤语、闽语之间。词汇方面,也是千差万别。即使在北方话内部,词汇也不完全统一。至于安徽方言,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属北方方言的江淮次方言,其余地带,有徽州方言,还有受吴语、赣语、湖北方言影响的地方语言,加上地理、历史的原因,安徽方言内部蕴藏着相当数量、极具地方特色的词语。这些词语形象、生动,别具一格。例如普通话“小孩儿”这个词,合肥人叫“霞们”“伢”,安庆人叫“小伢(nga)子”,桐城人叫“小伢积”,铜陵人叫“小伢立”,和  相似文献   

17.
重庆方言中的“倒”可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也可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也可表示动作的方式和结果,用法很多,是重庆方言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重庆方言的“倒”可和普通话中的“着”字作比较。  相似文献   

18.
汉语和藏语复音拟声词的结构形式非常丰富,汉语拟声词有AA、AB、AABB、A里BC、ABCD形式,藏语则有AA、AB、ABB、AABB、ABAB、A'BAB等形式。经比较分析,汉语和藏语复音拟声词的结构形式和语音造词手段极为相似,而衍生方式不同,词形上都存在一词多形现象,在造词功能、音节结构等方面也具有很强的共性,这些共性特征都有别于其他语系语言。  相似文献   

19.
陕北方言中的合音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方言中有为数不少的合音词,这成为它词汇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据调查,陕北方言中可录出十四个合音词,按合成情况分为四类。这些合音词在声、韵、调的组合等方面有共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濉溪方言“子尾词”同普通话“子尾词”相对照的方法,首先探究濉溪方言“子尾词”丰富性的原因,然后采用“子尾”和其它词缀的配合方式,来探究濉溪方言“子尾词”的内部结构,初步得出濉溪方言“子尾词”丰富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