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鉴创新是大势所趋,品牌创新是首要因素,建立一个更适应读者群体的年鉴品牌势在必行。这是年鉴生存的需要,也是各年鉴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需要。《浦东生活年鉴》、《大连百姓年鉴》、《南京人手册》等一批新兴年鉴就是看准了市场先行一步,尽管面临困难,但毕竟勇于尝试,得到了一手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常德年鉴》执行主编齐绍正《年鉴打造品牌的几点浅见》一文认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必须要树立品牌意识,并根据目前年鉴编纂工作现状,提出应从加强Cl识别系统建设、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增强信息质量意识、不断调整栏目、抓好年鉴发行工作等5方面作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年鉴界一片创新声中,首卷《靖江年鉴》(2002)出版了。我们认为,首卷《靖江年鉴》之所以受到年鉴界同仁的好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该卷年鉴能着力突显地方特色,努力将其打造成靖江对外交往的“名片”。在这方面,编辑部的做法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四川交通年鉴》常务主编黄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地方专业年鉴事业创新发展》一文提出,要增强对地方专业年鉴强大生命力的认识,树立可持续创新发展、文化精品经营理念、群体整合营销理念,力争在地方专业年鉴编纂综合质量、整体实用性运作机制创新、文化品牌打造、年鉴理论研究等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5.
年鉴中的每一篇文章(条目),都是年鉴整体中有机结合的"细胞",只有"细胞"活,才会年鉴强,才会打造年鉴品牌。如何盘活"细胞",我认为应该做到"四要":一、要充分认识年鉴的"四分法"以2004年《红塔年鉴》为例,洋洋洒洒百  相似文献   

6.
一文认为,如何创造品牌年鉴,是新形势下促进年鉴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并结合《大连年鉴》的工作实践,着重介绍了在努力提高年鉴编纂质量,创造年鉴品牌方面所进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扬州市年鉴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开拓进取,以打造精品为己任,年鉴事业呈现出充满活力、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到2008年,全市共有年鉴21种,其中地方综合年鉴8种、专业年鉴9种、企事业年鉴4种,市及各县(市、区)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实现了“满堂红”。2000年,在江苏省第三次地方志系统优秀成果评选中,《扬州年鉴》获特别荣誉奖。  相似文献   

8.
《大连年鉴》执行主编孙颖《提高编校质量打造品牌年鉴》一文,以提高年鉴编校质量为主旨,从建立年鉴的识别系统、丰富年鉴的信息含量、确保年鉴资料的准确无误等3个方面,论述了打造品牌年鉴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年鉴事业也是一种文化产业,既然年鉴是一种文化产业,那么,就有一个培育与打造先进品牌的问题,而打造年鉴品牌的问题是关系到年鉴能否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图书市场中立足、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常州严谨办鉴、科学用鉴是年鉴事业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严谨办鉴要求我们地方年鉴工作者办好年鉴、打造精品。科学用鉴要求我们不仅要办好鉴,而且要将用鉴作为职责与任务,这是发挥年鉴作用,也是体现年鉴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一条有效途径。围绕严谨办鉴、科学用鉴,近年来我们作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求真务实,严谨办鉴常州市综合性地方年鉴编辑工作是从1988年开始的。当年10月,首部《武进年鉴》印成,为本市解放后第一部地方综合年鉴。1991年底,首部《常州年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出版,这是继南京、苏州后…  相似文献   

11.
年鉴创新是现实的要求,是年鉴的生命所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年鉴》常务副主编刘瑜《年鉴创新是现实的要求,是年鉴的生命所在》一文,紧密结合《南京年鉴》编纂工作的实战,介绍了通过不断调整框架结构,不断增加实用性内容,不断缩短出版周期,不断提高年鉴队伍的素养,在打造精品年鉴方面所进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咸阳年鉴》自2000年创刊以来,已连续出版了9卷。在全市年鉴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年鉴质量不断提高,越办越好,逐渐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城市品牌年鉴形象。《咸阳年鉴》2006年卷获得全国年鉴编校质量评比特等奖。《咸阳年鉴》2007年卷更以其丰富翔实的内容、浓郁的地域特色、高雅精美的装帧设计,使得全书图文并茂,浑然一体,受到了咸阳市领导和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3.
《上海经济年鉴》执行副主编张兆安《增强创新意识打造"精品"年鉴》一文,介绍了年鉴编辑部在建立严密的责任制度、构建有特色的框架结构、采用科学的组稿方式和保持超前的发展意识等4个方面,打造"精品"年鉴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油集团地球物理勘探局年鉴》编辑部周宏《加强企业年鉴编纂刍议》一文,分析了企业年鉴的编辑现状,并就企业年鉴编纂如何再上台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金湖年鉴》编辑部马国顺《加强综合年鉴社会保障内容记载的思考》一文,认为综合年鉴必须完整反映与传递社会保障信息,分析了目前综合年鉴在反映社会保障内容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综合年鉴加强社会保障信息收载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陶瓷之乡”美誉的大埔县,自1992年完成新编《大埔县志》的编纂出版至今,已出版了八卷《大埔年鉴》,既为大埔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编辑部自身赢得了荣誉。 《大埔年鉴》1994年卷和1995年卷荣获广东省新编年鉴优秀成果奖,1997年卷和1998年卷两卷获广东省市、县(区)综合年鉴成果奖。1999年卷《大埔年鉴》于当年9月出版发行,是  相似文献   

17.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9年第3~4期刊登了国存丰先生的文章《简析综合年鉴与部门年鉴之间的关系》(以下简称《简析》),提出了正确处理综合年鉴和部门年鉴关系的问题,并且以《浙江年鉴2008}和《浙江外事年鉴2008》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观点。笔者从事年鉴工作多年,并且非常凑巧,担任过这两部年鉴的编辑工作,既有编辑综合年鉴的经历,又有编辑行业(专业)年鉴的经历。  相似文献   

18.
当前发展年鉴事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突破一年只能编一种年鉴的老观念,努力增加年鉴园地的种类 在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年鉴种类繁多,涉及领域很广,甚至已有了《巧克力年鉴》、《酱油年鉴》。这在年鉴事业起步较晚的中国看来,近乎天方夜谭、不可思议,但往者可追。国内某些地区的年鉴编辑部门,已捷足先  相似文献   

19.
机械工业年鉴社李卫玲《<中国机械工业年鉴>系列品牌建设初探》一文,从建立统一对外的宣传体系和营销形象,对内严抓质量、规范产品风格,注重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以及决策层管理人员直接参与落实等方面,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中国机械工业年鉴社自1998年以来分行业年鉴系列品牌建设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20.
安徽年鉴社社长王守亚《地方综合性年鉴框架雷同的成因研究》一文分析了年鉴框架雷同现象产生的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进而提出应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适合本地情况和发展特点的年鉴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