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浙江产品频繁地受到国外的反倾销诉讼.不少浙江企业积极应诉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但仍有许多企业的应诉积极性不高.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这些企业面对反倾销选择不应诉的原因,并对进一步提高我省企业的应诉积极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国对我国企业的反倾销案件的迅速递增,我国于2001年12月实施新的《出口产品反倾销应诉规定》,期望促进出口企业的反倾销应诉。该《规定》在当今背景下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仍保持了"计划经济"思维、某些条文不现实、缺乏操作性等。  相似文献   

3.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遭受反倾销起诉越来越多。外国的反倾销使我国部分主要商品的出口市场不断萎缩,相应产业效益下滑,企业停产。这种势头如果不加以有效遏制,国外反倾销将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就加强中国反倾销应诉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反倾销属贸易救济措施,是WTO允许的维护国内产业安全主要手段。入世后,越来越多的中国涉案企业初次面临国外反倾销调查。本文主要通过对涉案企业参加反倾销应诉相关的企业发展战略、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调查国状况、律师费用等因素进行初步分析,为涉案企业应诉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以来,外国对华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日益激增,已成为中国出口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尚未建立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企业内部会计工作不规范、产品成本核算范围和方法存在差异、缺乏专业的反倾销会计人才等方面研究分析了中国出口企业目前在反倾销应诉过程中存在的会计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加入WTO,中国经济与世界全面接轨,这就使得我国企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2002年8月30日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CITT)做出最终裁定,来自中国的汽车玻璃在加拿大的销售对当地产业不构成侵害.作为中国加入WTO后首宗外国对我国提起的反倾销案,此次的胜诉不仅极大地鼓舞着我国优秀企业应对棘手的反倾销案件的勇气,并取得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同时也再一次使福耀集团乃至中国企业警醒应对反倾销,迫在眉睫!以福耀应诉反倾销这一事件为切入点,提出了福耀集团以及中国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目前国际上各国实施反倾销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持点,结合近几年我国商品在国际贸易中遭受他国反倾销制裁的状况及其原因,提出了进行反倾销应诉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反倾销诉讼中,掌握度的规则,抓住关节点,对提升会计应诉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会计应诉的实践要求来看,着重从两个方面把握住度的要求:一是把握会计应诉决策的度,使会计应诉决策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二是把握会计应诉各环节的度,提升会计应诉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应对国际反倾销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企业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反倾销,运用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多种手段加大国际协调力度,建立健全反倾销预警机制;同时要重视行业组织建设,加强政府同行业、行业与国外的协调,要切实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中坚作用,完善反倾销应诉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加入WTO后,15年内其他成员方在对华反倾销调查中仍可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继续采用"替代国"办法,这将直接导致高额反倾销税.但若中国被诉企业能够证明自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则其实际价格和生产成本将被采信为"正常价值",从而得到相对公平的待遇.本文结合两个案例,讨论在反倾销应诉中,中国企业应该如何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待遇,以及应诉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